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34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括投放机构、行进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传送链板、驱动滚轮、填砂漏斗和支架;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履带轮和连接架;所述液压驱动机设置在支架或支撑底座上,并与驱动滚轮构成旋转驱动配合。行进过程,通过驱动履带轮运动;拋砂过程,通过液压驱动机带动驱动滚轮转动,驱动滚轮带动传送链板向前移动,使得传送链板上的砂袋落入填砂漏斗中,下落至悬空坑中。该填砂车可以在海底自由行进,沿裸露管线精确投放砂袋,投放效果好,安全性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管缆悬空填埋的的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浅海海上油田的不断开发,海底管缆和电缆已经成为重要的开发设施,由于浅海海域场区海洋动力、浅层工程地质、海底动力地貌条件十分复杂,在波流的反复冲刷下,海底软地基发生复杂变化,造成大量海底管道、海底管缆底部附近出现悬空现象。海底管缆的悬空、裸漏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在20米水深以内浅海软地基海域比较普遍。根据探摸资料不完全统计,埕岛油田,冀东油田,辽东东海上油田悬空管缆数量达到总管缆数量的50%,最大悬空长度达60m。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还在进一步加剧,严重危害到海上油田的产能建设及生产安全。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理,悬空引起的外力超过本体的应力强度而造成海管泄露或电缆断裂,将引起重大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因此油田各级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将悬空管段防护列入隐患治理项目,每年投入大量专项资金进行隐患治理。现有的回填模式是“水面人工投掷,潜水员二次整理方式”已经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机械化的精准投放一次成型是将来施工的必然的模式。所以急需研发一种可以实现机械化精准投砂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海底行进并沿裸露管线精确投放砂袋的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是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包括投放机构、行进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传送链板、驱动滚轮、填砂漏斗和支架,所述驱动滚轮至少为两组,两组驱动滚轮平行设置在支架上方,传送链板缠绕在驱动滚轮外并与驱动滚轮传动配合,填砂漏斗上方对口安装在传送链板下方;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履带轮和连接架,所述的履带轮为四个,均由液压马达驱动,四个履带轮分别通过连接架连接在支撑底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机设置在支架或支撑底座上,并与驱动滚轮构成旋转驱动配合。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架包括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支架和履带轮铰链的垂直支架,在垂直支架与水平支架或支撑底座之间连接有调平液压缸。所述履带式海底填砂车还包括液压控制机构,液压控制机构与履带轮液压马达、调平液压缸和液压驱动机连接。所述液压控制机构还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和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在支架外围设置有护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次履带式海底填砂车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步骤:a、将履带式海底填砂车下放至目标海域;b、通过远程控制到达悬空坑正上方;c、沿设定坐标进行拋砂作业;d、行进至下一悬空坑位置进行拋砂作业;e、完成整条管线填砂治理后,通过吊索收起填砂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采用海底填砂车方式,填砂车可以精准到达悬空坑正上方进行拋砂,保证了拋砂精度,并且保证填充物截面达到规范要求的梯形。2、填砂车行进和抛投均通过远程操作控制,实现了高度机械自动化,人工参与少,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拋砂效率。3、通过履带式行进方式,填砂车可以在水下不平坦海底自由行进,作业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履带式海底填砂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利用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填砂后效果示意图;图中:1-砂袋,2-传送链板,3-驱动滚轮,4-液压驱动机,5-支架,6-围栏,7-支撑底座,8-调平液压缸,9-填砂漏斗,10-履带轮,11-连接架,12-液压控制机构,13-悬空管线,14-悬空坑,15-填充物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包括投放机构、行进机构和液压驱动机4;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传送链板2、驱动滚轮3、填砂漏斗9和支架5,所述驱动滚轮3至少为两组,两组驱动滚轮3平行设置在支架5上方,传送链板2缠绕在驱动滚轮3外并与驱动滚轮3传动配合,填砂漏斗9上方对口安装在传送链板2下方;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7、履带轮10和连接架11,所述的履带轮10为四个,均由液压马达驱动,四个履带轮10分别通过连接架11连接在支撑底座7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机4设置在支架5或支撑底座7上,并与驱动滚轮3构成旋转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11包括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支架和履带轮10铰链的垂直支架,在垂直支架与水平支架或支撑底座7之间连接有调平液压缸8。所述履带式海底填砂车还包括液压控制机构12,液压控制机构12与履带轮10液压马达、调平液压缸8和液压驱动机4连接并实施控制。所述液压控制机构12还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和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均可采用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和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在支架5外围设置有护栏6。实施例2:参照附图4,基于上述履带式海底填砂车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履带式海底填砂车下放至目标海域;b、通过远程控制到达悬空坑14正上方;c、沿设定坐标进行拋砂作业;d、行进至下一悬空坑14位置进行拋砂作业;e、完成整条管线填砂治理后,通过吊索收起填砂车。进一步,所述的步骤a和e中,履带式海底填砂车通过吊索和专用设备下放和收起。进一步,所述的步骤b、c和d中,履带式海底填砂车行进和拋砂过程均通过远程操作系统操控。进一步,所述的步骤c和d中,履带式海底填砂车通过给定悬空坑14坐标进行精准抛投。进一步,所述的步骤c和d中,填砂车通过专用传送设备进行补砂。进一步,所述的步骤b、c和d中,填砂车行进过程通过调平液压缸8保持平衡。行进过程,通过远程操作系统通过液压控制机构12控制并驱动履带轮10运动,通过调平液压缸8保持支撑底座7平衡。拋砂过程,通过滚轮液压4带动驱动滚轮3转动,驱动滚轮3带动传送链板2向前移动,使得传送链板2上的砂袋1落入填砂漏斗9中,下落至悬空坑14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履带行进方式,可在海底沿管线轨迹行进,在悬空坑上方精准投掷砂袋,对裸露管线进行掩埋,达到预期效果后继续进行其他悬空治理作业,整个过程通过远程控制,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投入少,安全高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机构、行进机构和液压驱动机(4);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传送链板(2)、驱动滚轮(3)、填砂漏斗(9)和支架(5),所述驱动滚轮(3)至少为两组,两组驱动滚轮(3)平行设置在支架(5)上方,传送链板(2)缠绕在驱动滚轮(3)外并与驱动滚轮(3)传动配合,填砂漏斗(9)上方对口安装在传送链板(2)下方;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7)、履带轮(10)和连接架(11),所述的履带轮(10)为四个,均由液压马达驱动,四个履带轮(10)分别通过连接架(11)连接在支撑底座(7)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机(4)设置在支架(5)或支撑底座(7)上,并与驱动滚轮(3)构成旋转驱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机构、行进机构和液压驱动机(4);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传送链板(2)、驱动滚轮(3)、填砂漏斗(9)和支架(5),所述驱动滚轮(3)至少为两组,两组驱动滚轮(3)平行设置在支架(5)上方,传送链板(2)缠绕在驱动滚轮(3)外并与驱动滚轮(3)传动配合,填砂漏斗(9)上方对口安装在传送链板(2)下方;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7)、履带轮(10)和连接架(11),所述的履带轮(10)为四个,均由液压马达驱动,四个履带轮(10)分别通过连接架(11)连接在支撑底座(7)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机(4)设置在支架(5)或支撑底座(7)上,并与驱动滚轮(3)构成旋转驱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海底填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包括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支架和履带轮(10)铰链的垂直支架,在垂直支架与水平支架或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华史永晋任红伟李明朝李森于丽萍徐增强郭强尹慧敏初新杰田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