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31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一种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施工方法包括获得钢梁及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将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钢梁且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形成拼接缝,将负弯矩区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正弯矩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且将正弯矩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固定于钢梁,将千斤顶安装于正弯矩区与负弯矩区另一侧交界处的第一拼接缝中并向负弯矩区单侧施加预压力并安装钢楔以维持预压力不变,去除千斤顶并连接该侧的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正负弯矩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钢梁分别连接;其有效缩短工期,能够规避桥面板后张法预应力摩擦损失问题,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桥梁公路网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广,桥梁作为大型民生工程对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由于负弯矩区构件承受负弯矩,该区域往往是预应力的施加区。传统的现浇桥面板通过张拉预留孔道中预应力束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每一跟预应力束两端都需要加设锚具,因为预应力束过短,预应力损失过大,在施工中还增加留孔、穿筋、灌浆和封锚等工序,施工工艺复杂,所需人力、物力较多,同时工期较长,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造成阻碍。不符合国家提倡快速施工和发展装配式工程的理念。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其包括:获得钢梁以及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每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沿钢梁的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口,钢梁设有与预留槽口对应的剪力连接件。架设钢梁,将每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钢梁且使剪力连接件伸入对应的预留槽口内,钢梁封闭预留槽口的下端,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分别形成拼接缝,将位于钢混组合桥梁的正弯矩区与负弯矩区的交界处的拼接缝作为第一拼接缝,其余的拼接缝作为第二拼接缝。对第二拼接缝以及位于负弯矩区第一侧的第一拼接缝浇筑UHPC且对正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将千斤顶安装于位于负弯矩区的第二侧的第一拼接缝中并向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然后在千斤顶所在的第一拼接缝中安装钢楔以维持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压力不变,去除千斤顶,对钢楔所在的第一拼接缝内浇筑UHPC且对位于负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采用单侧正弯矩区桥面板完成结合后作为负弯矩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固定侧,且施加预应力后再对负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不仅能够仅单侧设置千斤顶并完成单侧施加压应力的目的,且相比于双侧施加更为简单且施加预压力时候,负弯矩区桥面板可以顺桥滑移,使得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不至于在千斤顶作用下隆起,且通过上述方式以及钢楔配合,保证去除千斤顶后,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压力不变,然后通过无收缩灌浆料以及UHPC保证负弯矩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相邻的正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稳定连接,保证施工后负弯矩区桥面板的预应力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在新桥建设及旧桥改造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整体施工方法简单、工期较短,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形成第二拼接缝。也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限定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数量,即使负弯矩区具有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由于单侧施加预应力的方式,使得负弯矩区桥面板能够朝向另一侧正弯矩区产生滑移且不隆起。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拼接缝的间距为1-2cm,且形成钢楔所在的第一拼接缝的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端部均预留有缺口,两个缺口对接且形成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安装槽口。通过上述第一拼接缝的间距为1-2cm的设置方式,可有效避免对浇筑UHPC时漏浆,且同时设置安装槽口的方式也避免因第一拼接缝的间距小影响千斤顶的顶推。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千斤顶安装于第一拼接缝中至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的步骤包括:将千斤顶放置于安装槽口后,向安装槽口内侧嵌设锡铋合金层以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通过锡铋合金层紧密抵靠于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然后千斤顶对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其中,锡铋合金层设有用于加热使锡铋合金熔融的加热片。通过锡铋合金层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千斤顶安装于安装槽口以及便于从安装槽口拆卸,方便千斤顶施加压力,同时以锡铋合金层作为作用力分散介质,避免千斤顶直接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直接点对点钢性接触,增大千斤顶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接触面积,防止钢性接触损坏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表面,影响应力的施加以及后续连接的稳定性。可选地,在安装钢楔后,加热加热片使锡铋合金熔融以去除锡铋合金,再去除千斤顶。由于锡铋合金熔点低抗压强度高,因此,直接加热加热片使锡铋合金熔融,便可除去锡铋合金,留出足够的空隙拆卸千斤顶。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千斤顶安装于第一拼接缝至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前,调整千斤顶的高度使千斤顶的作用点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端面的中心重合。通过上述设置有效调整千斤顶作用位置,防止偏心挤压负弯矩区的混凝土预制板,使混凝土预制板隆起。可选地,调整千斤顶的高度的步骤包括:将高度调整垫板安装在对应第一拼接缝的钢梁的横隔板上并将千斤顶安装在高度调整垫板上。也即是,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安装高度调整垫板的部位,简化其结构,且通过设置在钢梁的横隔板上,也保证了高度调整垫板与钢梁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拼接缝以及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拼接缝在浇筑UHPC前,施工方法还包括:利用密封层填塞第一拼接缝的底端以及第二拼接缝的底端。通过上述设置,保证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浇筑UHPC时漏浆。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钢梁前,施工方法还包括:在钢梁对应预留槽口和/或拼接缝的位置设置垫条,以使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钢梁后,钢梁经垫条能够封闭预留槽口及拼接缝的下端。通过上述设置,有效防止浇筑UHPC和无收缩灌浆料时漏浆。进一步可选地,密封层与垫条的材质相同,减少因材质不同导致的应力堆积。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拼接缝内浇筑UHPC前,绑扎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位于拼接缝的外留钢筋。通过上述设置,保证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具有有效缩短新桥建造和旧桥改造的工期,能够规避桥面板后张法预应力摩擦损失问题,充分利用了UHPC的抗裂、抗拉性能,施工后得到的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结构耐久性好、在新桥建设及旧桥改造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工业化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得钢梁以及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沿钢梁的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口,所述钢梁设有与所述预留槽口对应的剪力连接件;/n架设所述钢梁,将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所述钢梁且使所述剪力连接件伸入对应的预留槽口内,所述钢梁封闭所述预留槽口的下端,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分别形成拼接缝,将位于所述钢混组合桥梁的正弯矩区与负弯矩区的交界处的拼接缝作为第一拼接缝,其余的拼接缝作为第二拼接缝;/n对所述第二拼接缝以及位于所述负弯矩区第一侧的第一拼接缝浇筑UHPC且对正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将千斤顶安装于位于所述负弯矩区的第二侧的第一拼接缝中并向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然后在所述千斤顶所在的所述第一拼接缝中安装钢楔以维持位于负弯矩区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压力不变,去除千斤顶,对钢楔所在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内浇筑UHPC且对位于负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钢梁以及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沿钢梁的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口,所述钢梁设有与所述预留槽口对应的剪力连接件;
架设所述钢梁,将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于所述钢梁且使所述剪力连接件伸入对应的预留槽口内,所述钢梁封闭所述预留槽口的下端,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分别形成拼接缝,将位于所述钢混组合桥梁的正弯矩区与负弯矩区的交界处的拼接缝作为第一拼接缝,其余的拼接缝作为第二拼接缝;
对所述第二拼接缝以及位于所述负弯矩区第一侧的第一拼接缝浇筑UHPC且对正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将千斤顶安装于位于所述负弯矩区的第二侧的第一拼接缝中并向位于负弯矩区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然后在所述千斤顶所在的所述第一拼接缝中安装钢楔以维持位于负弯矩区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压力不变,去除千斤顶,对钢楔所在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内浇筑UHPC且对位于负弯矩区的预留槽口浇筑无收缩灌浆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负弯矩区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拼接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缝的间距为1-2cm,且形成所述钢楔所在的所述第一拼接缝的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端部均预留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对接且形成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安装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千斤顶安装于所述第一拼接缝中至施加预压力至设计值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将段亚军安风明马芹纲陈多董佳霖林光毅张贤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