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田田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31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包覆件,包括放置部和连接在所述放置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可视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支撑件,与所述放置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包括支撑板和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均匀包裹在所述软质层的外部;扣接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包覆件上,主要包括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贯通的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部固定装置降低了手部长时间固定的不适感,节省胶带耗材的使用,方便了输液管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生病需要输液时,由于儿童本身活泼好动以及疾病造成的恐惧等因素,在输液过程中会哭闹不安,手掌及手腕无序移动,导致针头移位,局部药物外渗,引起肿胀,造成重复穿刺。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常使用的用于对儿童的手部进行束缚的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一个位于底部的硬质板体,在硬质板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固定带,使用固定带分别固定儿童的前端指部和后侧的腕部。但这种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存在以下使用缺陷:1、过度约束,现有技术的固定装置将儿童的木质以外的手指的所有关节均进行固定约束,长时间导致儿童手部酸痛、不适。2、无输液管固定功能,现有技术的固定装置使用时,在完成穿刺并对针头部分进行贴胶固定后,还需将输液管通过胶带分几段固定在儿童的手背或手臂上,造成耗材浪费的同时,在起胶带时,也会拉痛儿童的皮肤。3、舒适度较差,硬质的板体对手部挤压性较强;且在使用时漏在外部的针头会增加儿童的恐惧心理,更易哭闹不安。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的手部固定装置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包覆件,包括放置部和连接在所述放置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可视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支撑件,与所述放置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包括支撑板和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均匀包裹在所述软质层的外部;扣接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包覆件上,主要包括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贯通的线槽;所述可视口活动连接有遮挡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包覆件及所述遮挡部均采用弹性透气布料,所述遮挡部中部采用网孔布。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端设有皮革材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靠近外侧设有条形孔,所述扣接件胶接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外侧面上自下到上分别设有毛面和刺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一侧转动连接在一起,另一侧配合卡接固定,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的结合面共同形成所述线槽,所述线槽的内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硅胶凸起。更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层为记忆海绵体,所述记忆海绵体外部可拆卸包裹有包布,所述包布的底面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放置部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刺面。更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的一边与可视口的一边连接在一起,另一边通过第三魔术贴粘接在一起。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开口式的包覆件,以及匹配长度的支撑件,可以快速实现固定手掌及靠近手掌的第一关节,可以有效实现对手部主体部分的固定,防止出现针头移位的情况,同时其他手指的关节具有一定的程度的伸曲,降低了手部长时间固定的不适感。2、本技术通过利用在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可视口,并通过在第二连接部的外端固定有扣接件,通过扣接件的设计可以方便、稳定地对输液管进行固定,较现有技术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节省胶带耗材的使用,同时方便了输液管的固定操作,不会出现因胶带粘接皮肤,导致拉疼皮肤的现象。3、本产品支撑件的软质层及包覆件的近似“手套”的结构设计,较现有技术穿戴固定的舒适度更高,同时利用可视口处设计遮挡部,在保证穿刺操作空间的同时将,方便在扎针完成后将对针头进行隐藏,降低儿童看到针头的恐惧心理,提高输液的配合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包覆件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件端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扣接件在包覆件上固定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包覆件内固定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包覆件;2-支撑件;3-扣接件;4-遮挡部;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毛面;7-第二魔术贴刺面;8-第三魔术贴;11-放置部;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4-可视口;21-支撑板;22-软质层;23-包布;31-第一扣体;32-第二扣体;33-线槽;34-硅胶凸起;121-指孔;131-固定部;132-条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包覆件1,参照图1:用于并固定在手部的主体部位(手掌、手背和靠近手背的第一指关节):包括放置部11和连接在放置部1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2上设有指孔121,第二连接部13上设有可视口14,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中采用在第一连接部12的外端固定有第一魔术贴5,第一魔术贴5的外侧面上自下到上分别设有毛面和刺面;第二连接部13的外端设有皮革材质的固定部131,固定部131上靠近外侧设有条形孔132,使用时将第一魔术贴5穿过条形孔132,拉紧后通过翻转第一魔术贴5使其刺面粘接在其毛面上,完成包覆件1在手上的固定。支撑件2,参照图2、4:用于束缚手部主体部位,防止因儿童的多动导致出现针头移位的情况,其主要包括支撑板21和软质层22,软质层22均匀包裹在软质层22的外部,本实施中采用的软质层22为记忆海绵体,记忆海绵体外部可拆卸包裹有包布23,包布23的底面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毛面6,放置部11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刺面7。通过第二魔术贴的配合实现支撑件2在包覆件1放置处的可拆卸固定。使用时,支撑件2作用在手部的手掌的一侧,其长度前、后侧分别位于靠近手背的第一指关节和腕关节附近。可以有效实现对手部主体部分的固定,防止出现针头移位的情况,同时其他手指的关节具有一定的程度的伸曲,降低了手部长时间固定的不适感。同时支撑件2与包覆件1之间的可拆卸设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包覆件,包括放置部和连接在所述放置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可视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n支撑件,与所述放置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包括支撑板和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均匀包裹在所述软质层的外部;/n扣接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包覆件上,主要包括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贯通的线槽;/n所述可视口活动连接有遮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覆件,包括放置部和连接在所述放置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可视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支撑件,与所述放置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包括支撑板和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均匀包裹在所述软质层的外部;
扣接件,设有一个或多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包覆件上,主要包括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所述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贯通的线槽;
所述可视口活动连接有遮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及所述遮挡部均采用弹性透气布料,所述遮挡部中部采用网孔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专用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胡田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