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穿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1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穿椅,包括底座、臀部支撑部以及上肢依靠部,底座为方形底座,臀部支撑部和上肢依靠部并列设置在底座的上部;臀部支撑部包括支撑台、支撑板以及第一衬垫,上肢依靠部包括导轨、工字形滑块、封盖、支撑座、电动推杆、横板、第二衬垫、丝杆以及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使用方便,不仅可以调节上肢依靠部的高度,还能够调节上肢依靠部与臀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好地满足身高不同的患者使用,以保证患者保持标准的姿势,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使用舒适性较好,结构比较稳定,设计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倾倒,可杜绝安全隐患,具有置物架,方便医生放置医疗器械,有利于医生开展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穿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胸穿椅。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时穿刺部位一般在胸背部肩胛下线第8、9肋间,医生站在患者背后操作,患者的标准姿势为:正常坐姿的基础上,上身直立略前倾,双上肢胸前合抱依靠固定物。这个姿势既有利于医生操作,又有利于患者能较长时间保持舒适的姿势。目前尚无专用的让患者保持胸穿姿势的医疗设备,通常方法是取一合适的椅子,患者面对椅背骑跨在椅子上,椅背的顶端放置一枕头,双上肢胸前合抱依靠在枕头上,患者上身的重量由椅面和椅背支撑,并由椅子来维持胸穿姿势。现有的椅子是适合人体正常坐姿,背靠椅背,臀部坐于椅面,双腿前方可任意角度张合。不同规格的椅子,椅面、椅背的高矮宽窄不一。胸穿时使用无固定规格的椅子,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因此,存在一些使用弊端,为此,现有申请号为CN2037241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胸穿椅,其具有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的优点,但是起咋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其调节时需要手动调节以及其在其在使用时不便于移动,导致其使用不方便;2)其上肢依靠面和椅面的高度都可以进行调节,但是上肢依靠面和椅面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由于人的身高不同,上身长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患者保持的标准姿势并不标准;3)其上肢依靠面上部的衬垫采用平面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导致其使用舒适性较差;4)其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倾倒,存在安全隐患;5)其没有置物架,导致医生放置医疗器械十分不便,影响医生开展工作。为此,提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胸穿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穿椅,便于移动,使用方便,不仅可以调节上肢依靠部的高度,还能够调节上肢依靠部与臀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好地满足身高不同的患者使用,以保证患者保持标准的姿势,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使用舒适性较好,结构比较稳定,设计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倾倒,可杜绝安全隐患,具有置物架,方便医生放置医疗器械,有利于医生开展工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穿椅,包括底座、臀部支撑部以及上肢依靠部,所述底座为方形底座,所述臀部支撑部和所述上肢依靠部并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臀部支撑部包括支撑台、支撑板以及第一衬垫,所述支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的上部,所述第一衬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上肢依靠部包括导轨、工字形滑块、封盖、支撑座、电动推杆、横板、第二衬垫、丝杆以及电机,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导轨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工字形滑块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封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一端端部,所述支撑座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工字形滑块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所述横板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端部,所述第二衬垫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的上部,所述丝杆螺接在所述工字形滑块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封盖上,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导轨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电机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肢依靠部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远离所述臀部支撑部的一侧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用于患者趴在第二衬垫的上部时握持所用,有利于患者较好地保持标准姿势,有利于医生的操作治疗。优选的,所述第二衬垫的上表面为半圆弧面,且所述第二衬垫完全覆盖在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衬垫的上表面设置为半圆弧面,且将第二衬垫完全覆盖在横板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得该该胸穿椅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保证该该胸穿椅使用舒适性较好。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万向轮使得该胸穿椅便于移动,将四个万向轮均设置为自锁式万向轮,便于在该胸穿椅不需要移动时锁止万向轮,以防止该胸穿椅自行移动产生意外损失。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部还设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撑部的一旁,且所述置物架包括支撑杆以及置物盒,所述支撑杆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置物盒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上部设有置物架,且置物架设置在臀部支撑部的一旁,方便医生放置医疗器械,有利于医生开展工作。优选的,所述置物盒背向所述上肢依靠部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动推杆串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机运转,从而实现调节上肢依靠部与臀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动推杆伸缩,从而实现调节上肢依靠部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导轨靠近所述臀部支撑部的一端两侧还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挡板靠近所述臀部支撑部的上部拐角均为倒圆角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板用于防护患者的双脚,可防止患者的双脚被支撑座挤到,从而使得该胸穿椅安全性能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电机和丝杆相配合调节上肢依靠部与臀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还采用电动推杆调节上肢依靠部的高度,实现电动调节,同时在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从而使得该胸穿椅便于移动,使用方便;2、本技术,不仅可以调节上肢依靠部的高度,还能够调节上肢依靠部与臀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好地满足身高不同的患者使用,以保证患者保持标准的姿势;3、本技术,将第二衬垫的上表面设置为半圆弧面,且将第二衬垫完全覆盖在横板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得该该胸穿椅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保证该该胸穿椅使用舒适性较好;4、本技术,将臀部支撑部以及上肢依靠部全部安装在底座的上部,从而使得该胸穿椅整体结构比较稳定,设计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倾倒,可杜绝安全隐患;5、本技术,在底座的上部设有置物架,且置物架设置在臀部支撑部的一旁,方便医生放置医疗器械,有利于医生开展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胸穿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胸穿椅拆卸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胸穿椅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胸穿椅上肢依靠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臀部支撑部;3、上肢依靠部;4、置物架;5、万向轮;6、支撑台;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臀部支撑部(2)以及上肢依靠部(3),所述底座(1)为方形底座,所述臀部支撑部(2)和所述上肢依靠部(3)并列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n所述臀部支撑部(2)包括支撑台(6)、支撑板(7)以及第一衬垫(8),所述支撑台(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6)的上部,所述第一衬垫(8)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7)的上部;/n所述上肢依靠部(3)包括导轨(9)、工字形滑块(15)、封盖(11)、支撑座(18)、电动推杆(19)、横板(20)、第二衬垫(21)、丝杆(16)以及电机(13),所述导轨(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所述导轨(9)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工字形滑块(15)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10)的内部,所述封盖(1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9)的一端端部,所述支撑座(18)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工字形滑块(15)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19)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8)的内部,所述横板(20)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19)的伸缩端端部,所述第二衬垫(21)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20)的上部,所述丝杆(16)螺接在所述工字形滑块(1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丝杆(16)的一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12)固定在所述封盖(11)上,且所述丝杆(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17)固定在所述导轨(9)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电机(1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所述电机(13)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14)与所述丝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臀部支撑部(2)以及上肢依靠部(3),所述底座(1)为方形底座,所述臀部支撑部(2)和所述上肢依靠部(3)并列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
所述臀部支撑部(2)包括支撑台(6)、支撑板(7)以及第一衬垫(8),所述支撑台(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6)的上部,所述第一衬垫(8)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7)的上部;
所述上肢依靠部(3)包括导轨(9)、工字形滑块(15)、封盖(11)、支撑座(18)、电动推杆(19)、横板(20)、第二衬垫(21)、丝杆(16)以及电机(13),所述导轨(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所述导轨(9)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工字形滑块(15)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10)的内部,所述封盖(1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9)的一端端部,所述支撑座(18)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工字形滑块(15)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19)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8)的内部,所述横板(20)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19)的伸缩端端部,所述第二衬垫(21)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20)的上部,所述丝杆(16)螺接在所述工字形滑块(1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丝杆(16)的一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12)固定在所述封盖(11)上,且所述丝杆(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17)固定在所述导轨(9)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电机(1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所述电机(13)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14)与所述丝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