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装置主体一表面有收集箱、生物箱和吸附箱,生物箱内设置有第一集尘箱,吸附箱上设置有抽水管道、第二集尘箱和流通管,装置主体另一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一滑槽、插销和插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集箱、生物箱、吸附箱和臭氧发生器,解决了传统废水处理装置只能单一处理问题,使得废水可以进行多极化处理,使得废水净化的更彻底,提高了废水净化的高效性,通过设置凹槽、第一滑槽、插销、插销孔和限位块,解决了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法移动的问题,方便了装置主体的移动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传统的废水处理设备只能进行单一处理,无法彻底净化废水,处理之后不合格的废水通常需要再次进行处理,费力且效率不高,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法移动,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收集箱、生物箱、吸附箱和臭氧发生器,解决了传统废水处理装置只能单一处理问题,使得废水可以进行多极化处理,使得废水净化的更彻底,提高了废水净化的高效性,通过设置凹槽、第一滑槽、插销、插销孔和限位块,解决了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法移动的问题,方便了装置主体的移动和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收集箱、生物箱、吸附箱、挡板、送料柱、第一控制面板、抽水泵、臭氧发生器、第二控制面板、水质检测器、流通管盖、第一过滤箱、推杆、转动轴、限位块、滑轮、分离管道和第二过滤箱,所述装置主体一表面有收集箱、生物箱和吸附箱,将化学废水分为三级处理,一级处理利用自然沉淀法处理,在收集箱内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体物、浮油或重油等,二级处理利用生物法处理,在生物箱中加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来净化废水,三级处理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处理,在吸附箱中加入活性炭吸附生物法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性无机污染物,所述收集箱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和第一过滤箱固定连接,当弹簧被压至分离管道和收集箱之间,说明第二过滤箱中淤泥过多,通过提拉限位环将第二过滤箱取出,方便第二过滤箱的更换或清洗,所述收集箱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和分离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管道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过滤箱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和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滤箱内有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箱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限位环,方便提拉取出第二过滤箱,所述收集箱一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生物箱固定连接,将在收集箱中进行第一步处理之后的液体流进生物箱中,所述生物箱内部设置有第一集尘箱,收集生物箱中净化废水分离出来的污染物,所述吸附箱内部设置有第二集尘箱,收集吸附箱中净化废水分离出来的污染物,所述吸附箱一表面设置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一表面有抽水泵,将生物箱处理之后的废水抽入到吸附箱中进行下一步处理,所述抽水管道与生物箱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箱另一表面设置有流通管,将吸附箱处理之后的废水排出,所述流通管一表面设置有阀门,控制废水流出,所述流通管一表面有流通管盖,所述流通管和流通管盖卡装配合;所述装置主体一表面有送料柱,所述送料柱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所述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送料器一表面设置有送料管,第一送料器通过送料管向生物箱中加入微生物,第二送料器通过送料管向吸附箱中加入活性炭,所述生物箱和吸附箱均与送料管相互配合,所述装置主体一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有推杆,所述转动轴完全贯穿连接块和推杆,所述推杆和连接块转动配合,在不需要使用推杆时,将推杆收至和装置主体一表面贴合,避免占用不必要的空间,所述推杆一表面设置有把手,方便推动装置主体移动,所述转动轴相对两表面设置有轴帽,防止转动轴脱落,所述装置主体另一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一滑槽、插销和插销孔,所述插销和插销孔相互配合,所述插销和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插销一表面设置有凸起,方便推拉插销,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凹槽内,将插销通过第一滑槽从插销孔内拉出,放下限位块将滑轮卡住,从而将装置主体固定在地面。进一步地,所述流通管外表面有水质检测器,检测处理之后的废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将检测不合格的废水收集重新处理,水质检测器包括检测器本体和PP棉,PP棉在检测器本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箱内有挡板,将通过抽水管道送进来的废水隔离在吸附箱上层进行处理,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方便推拉挡板,所述挡板和吸附箱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柱一表面有第一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均与第一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对生物箱和吸附箱中进行送料。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器和第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和将产出的臭氧送入到吸附箱中,所述臭氧发生器一表面设置有送氧管,所述送氧管和吸附箱固定连接,将臭氧发生器中产出的臭氧送入到吸附箱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尘箱、第二集尘箱和第一过滤箱均为多孔箱体结构,过滤废水的同时收集产生的污染物。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一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生物箱固定连接,将在收集箱中进行第一步处理之后的液体流进生物箱中。进一步地,装置主体一表面有若干滑轮,方便装置主体移动,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一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置高于收集箱。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集箱、生物箱、吸附箱和臭氧发生器,解决了传统废水处理装置只能单一处理问题,使得废水可以进行多极化处理,使得废水净化的更彻底,提高了废水净化的高效性,通过设置凹槽、第一滑槽、插销、插销孔和限位块,解决了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法移动的问题,方便了装置主体的移动和固定。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的下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的正视图;图7为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的上视图;图8为第一过滤箱、分离管道和第二过滤箱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装置主体,2-收集箱,3-生物箱,4-吸附箱,5-挡板,6-送料柱,7-第一控制面板,8-抽水泵,9-臭氧发生器,10-第二控制面板,11-水质检测器,12-流通管盖,13-第一过滤箱,14-推杆,15-转动轴,16-限位块,17-滑轮,18-分离管道,19-第二过滤箱,101-进水管,102-凹槽,103-第一滑槽,104-插销,1041-凸起,105-插销孔,106-连接块,201-连接管,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收集箱(2)、生物箱(3)、吸附箱(4)、挡板(5)、送料柱(6)、第一控制面板(7)、抽水泵(8)、臭氧发生器(9)、第二控制面板(10)、水质检测器(11)、流通管盖(12)、第一过滤箱(13)、推杆(14)、转动轴(15)、限位块(16)、滑轮(17)、分离管道(18)和第二过滤箱(1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有收集箱(2)、生物箱(3)和吸附箱(4),所述收集箱(2)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弹簧(202),所述弹簧(202)和第一过滤箱(13)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2)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03),所述支撑柱(203)和分离管道(18)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管道(18)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滑槽(1801),所述第一过滤箱(13)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滑块(1301),所述滑块(1301)和第二滑槽(18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滤箱(13)内有第二过滤箱(19),所述第二过滤箱(19)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限位环(1901),所述收集箱(2)一表面设置有连接管(201),所述连接管(201)与生物箱(3)固定连接,所述生物箱(3)内部设置有第一集尘箱(301),所述吸附箱(4)内部设置有第二集尘箱(401),所述吸附箱(4)一表面设置有抽水管道(402),所述抽水管道(402)一表面有抽水泵(8),所述抽水管道(402)与生物箱(3)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箱(4)另一表面设置有流通管(403),所述流通管(403)一表面设置有阀门(4032),所述流通管(403)一表面有流通管盖(12),所述流通管(403)和流通管盖(12)卡装配合;/n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有送料柱(6),所述送料柱(6)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器(601)和第二送料器(602),所述第一送料器(601)和第二送料器(60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送料器(601)一表面设置有送料管(6011),所述生物箱(3)和吸附箱(4)均与送料管(6011)相互配合,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06),所述连接块(106)内有推杆(14),所述转动轴(15)完全贯穿连接块(106)和推杆(14),所述推杆(14)和连接块(106)转动配合,所述推杆(14)一表面设置有把手(1401),所述转动轴(15)相对两表面设置有轴帽(1501),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表面设置有凹槽(102)、第一滑槽(103)、插销(104)和插销孔(105),所述插销(104)和插销孔(105)相互配合,所述插销(104)和第一滑槽(103)滑动配合,所述插销(104)一表面设置有凸起(1041),所述限位块(16)固定在凹槽(10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收集箱(2)、生物箱(3)、吸附箱(4)、挡板(5)、送料柱(6)、第一控制面板(7)、抽水泵(8)、臭氧发生器(9)、第二控制面板(10)、水质检测器(11)、流通管盖(12)、第一过滤箱(13)、推杆(14)、转动轴(15)、限位块(16)、滑轮(17)、分离管道(18)和第二过滤箱(1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有收集箱(2)、生物箱(3)和吸附箱(4),所述收集箱(2)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弹簧(202),所述弹簧(202)和第一过滤箱(13)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2)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03),所述支撑柱(203)和分离管道(18)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管道(18)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滑槽(1801),所述第一过滤箱(13)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滑块(1301),所述滑块(1301)和第二滑槽(18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滤箱(13)内有第二过滤箱(19),所述第二过滤箱(19)两相对表面均设置有限位环(1901),所述收集箱(2)一表面设置有连接管(201),所述连接管(201)与生物箱(3)固定连接,所述生物箱(3)内部设置有第一集尘箱(301),所述吸附箱(4)内部设置有第二集尘箱(401),所述吸附箱(4)一表面设置有抽水管道(402),所述抽水管道(402)一表面有抽水泵(8),所述抽水管道(402)与生物箱(3)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箱(4)另一表面设置有流通管(403),所述流通管(403)一表面设置有阀门(4032),所述流通管(403)一表面有流通管盖(12),所述流通管(403)和流通管盖(12)卡装配合;
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有送料柱(6),所述送料柱(6)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器(601)和第二送料器(602),所述第一送料器(601)和第二送料器(60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送料器(601)一表面设置有送料管(6011),所述生物箱(3)和吸附箱(4)均与送料管(6011)相互配合,所述装置主体(1)一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06),所述连接块(106)内有推杆(14),所述转动轴(15)完全贯穿连接块(106)和推杆(14),所述推杆(14)和连接块(106)转动配合,所述推杆(14)一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盛瓯机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