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92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利用BTs物质不溶于水的特性,本工艺采用“重力沉降+中和沉淀+气浮”的预处理工艺,达到50%的COD去除率,同时由于BTs类物质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4,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生物吸附性,因此本工艺采用“活性污泥吸附沉淀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BTs物质,约20%‑40%的COD去除率,再通过“水解酸化+两级A/O”进行后处理,能够使废水达标进行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橡胶促进剂是橡胶加工过程不可缺少的助剂,对改善胶料的性能和提高加工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橡胶促进剂行业发展较快,增长迅速,目前国内橡胶促进剂的生产厂家近百家,但大都规模小、工艺技术较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橡胶促进剂产品的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可生化降解性差、并且含有大量的盐分,是世界公认的难处理废水。橡胶促进剂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苯并噻唑类有机物(BTs),苯并噻唑类化合物(BTs)指苯并噻唑(BT)及其衍生物,是结构中含有苯环与N、S杂环的一类多环物质,现有技术对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蒸发脱盐+厌氧/好氧处理(A/O处理)或树脂吸附等方法,但是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排放废水BTs含量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利用BTs物质不溶于水的特性,本工艺采用“重力沉降+中和沉淀+气浮”的预处理工艺,达到50%的COD去除率,同时由于BTs类物质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4,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生物吸附性,因此本工艺采用“活性污泥吸附沉淀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BTs物质,约20%-40%的COD去除率,再通过“水解酸化+两级A/O”进行后处理,能够使废水达标进行排放。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橡胶促进剂废水进行重力沉降,将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去除;S2:将S1处理后废水加入石灰乳进行中和沉淀,中和废水中的电荷,进一步进行沉降;S3:将S2处理后废水通入气浮装置,加入浮选剂,进行气浮处理,所加入的浮选剂中,絮凝剂选用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气浮处理后能够将废水中的大部分BTs物质去除,达到50%的COD去除率,大分子有机物可以选择离子度6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效果最佳;S4:将S3中气浮后的浮渣过滤,其余废水进行活性污泥吸附处理,由于BTs类物质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4,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生物吸附性,因此本工艺采用“活性污泥吸附沉淀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BTs物质,活性污泥的絮状结构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设计吸附停留时间为20-60min,污泥龄仅为0.3~0.5d,能够达到约20%-40%的COD去除率;废水在经过前端处理后,去除了绝大部分BTs类物质,COD约降低为10000mg/L,可以进行生化处理,本工艺设计采用“水解酸化+两级A/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S5:将S4处理后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和A/O处理,采用两级A/O工艺,一级A/O的O池采用生物膜处理工艺,二级A/O的A池通过额外投加碳源的方式保证反硝化的进行,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达标,其中,碳源通常选择甲醇或醋酸钠,其中甲醇的成本更低,但是在使用时需要进行防爆处理;S6:将S5处理后废水进行氧化后,进行排放,通常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的工艺,处理后废水可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1)直接采用橡胶促进剂生产中的排放废水,可直接从原水处理,对工艺进水水质没有特殊要求。(1)通过“重力沉降+中和沉淀+气浮”的预处理工艺有效去除BTs类物质,运行费用相对更低;(3)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有机结合,提高了污泥浓度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可以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更有效的处理BTs类废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预处理部分将橡胶促进剂生产的废水从排水系统直接通入初沉池,在初沉池中将BTs废水自然重力沉降,将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去除,接着通入中和沉降池,在中和沉降池中投入石灰乳,中和废水中的电荷,并进一步进行沉降。沉降完成后,经调节池对PH至进行调节后,通入气浮机进行气浮处理,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为离子度6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浮选剂,气浮结束后,过滤上浮絮体,将浮渣打入污泥浓缩池进行废弃,去除浮渣后的废水通入吸附池,预处理结束。本工艺利用BTs物质不溶于水的特性,采用“重力沉降+中和沉淀+气浮”的预处理工艺,达到50%的COD去除率。活性污泥吸附沉淀部分吸附池中进行活性污泥吸附处理,BTs类物质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4,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生物吸附性,因此本工艺采用“活性污泥吸附沉淀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BTs物质,约20%-40%的COD去除率。由于吸附池连续不断地从排水系统接受污水,同时也接种了在排水系统中存活的微生物种群,也就是排水系统起到了“微生物选择器”的作用。在这里不断地产生微生物种群的适应、淘汰、优选、增殖等过程。从而能够培育、驯化、诱导出与原污水适应的微生物种群。由于本工艺不设初沉池,所以吸附池能够充分利用经排水系统优选的微生物种群,从而使吸附池能够形成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吸附池负荷高,为增殖速度快的微生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吸附池能够成活的微生物种群,只能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原核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难于存活。吸附池污泥产率高,并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吸附池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污泥的吸附作用。这样,某些重金属和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以及氮、磷等物质,都能够通过吸附池而得到一定的去除,因而大大地减轻了后续好氧生化的负荷。吸附池对BOD去除率大致介于40%~70%,但经吸附池处理后的污水,其可生化性将有所改善,有利于后续好氧生化的生物降解。由于吸附池对污染物质的去除,主要是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导的吸附功能,因此,其对负荷、温度、PH以及毒性等作用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活性污泥的絮状结构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设计吸附池停留时间为20-60min,污泥龄仅为0.3~0.5d。在吸附池后设有沉淀池,将吸附池中的废水打入沉淀池,将吸附大量有机物的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将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截留并随污泥一起排出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废弃,沉淀池中的上层废水可以循环打回至吸附池吸附,直至充分吸附。后处理部分BTs废水在经过前端处理后,去除了绝大部分BTs类物质,COD约降低为10000mg/L,可以进行生化处理。本工艺设计采用“水解酸化+两级A/O”。将沉淀池中的废水继续打入水解酸化池,BTs类物质含有苯环、杂环等,水解酸化可有效的开环断链,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后打入一级A/O池,一级A/O的O池采用生物膜处理工艺,该技术在同一个生物处理单元中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有机结合,提高了污泥浓度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可以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更有效的处理BTs类废水。COD容积负荷可以达到1-3kgCOD/m3·d。同时一级A/O采用高比倍的回流,能有效降低高浓度废水对微生物的负荷冲击。一级A/O处理结束后,打入二级A/O池,二级A/O通过额外投加碳源的方式保证反硝化的进行,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达标,碳源通常选择甲醇或醋酸钠,其中甲醇的成本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橡胶促进剂废水进行重力沉降;/nS2:将S1处理后废水加入石灰乳进行中和沉淀;/nS3:将S2处理后废水通入气浮装置,加入浮选剂,进行气浮;/nS4:将S3中气浮后的浮渣过滤,其余废水进行活性污泥吸附处理;/nS5:将S4处理后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和A/O处理;/nS6:将S5处理后废水进行氧化后,进行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橡胶促进剂废水进行重力沉降;
S2:将S1处理后废水加入石灰乳进行中和沉淀;
S3:将S2处理后废水通入气浮装置,加入浮选剂,进行气浮;
S4:将S3中气浮后的浮渣过滤,其余废水进行活性污泥吸附处理;
S5:将S4处理后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和A/O处理;
S6:将S5处理后废水进行氧化后,进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浮选剂中的絮凝剂为大分子有机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有机物为离子度6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橡胶促进剂废水的处理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忠直姚广杨云飞张丽刘世忠吴琳琳阎宏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