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85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本体、吊笼、装卸机构、运输车以及缓冲机构;电梯本体包括安装平台、置料平台与若干楼层板;安装平台上端固定有外笼;外笼内竖直固定有井架;吊笼套设在井架外;井架上设置有提升机构;外笼两侧中部、吊笼两侧中部敞开;吊笼上固定有水平的中间梁;中间梁外滑动套设一固定座;固定座通过中部运输机构在中间梁上滑动;装卸机构包括横梁、竖直固定在横梁一端的竖梁、滑动套设在竖梁上的竖向运输机构以及固定在竖向运输机构下部的叉体;横梁滑动套设在固定座下部;横梁通过一横向运输机构在固定座上滑动;电控箱分别与提升机构、中部运输机构、竖向运输机构与横向运输机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施工电梯又称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人、货运输,具有非常可靠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系统,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垂直运输设备,可进行自行安装和拆卸,并可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人、物料的运送速度要求很高,一般需要配置施工电梯。施工电梯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运行对建筑施工而言至关重要。现有的施工电梯,主要由钢结构、传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安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而钢结构主要由吊笼、外笼、标准节、对重、附墙架等部件组成。吊笼是升降机的核心部件,为焊接钢结构体,周围有钢丝防护网,前后分别安装单、双开吊笼门,顶上安装护身拉杆。吊笼的立柱上有传动机构和限速器底板安装孔,导向滑轮组也安装在立柱上。外笼主要由底盘、防护围杆及一节基础标准节等组成。外笼入口处有外笼门并装有自动开门机构,当吊笼上升时,外笼自动关闭。吊笼着地时,外笼门能自动打开。底盘装有缓冲弹簧,以保证吊笼着地时能柔性接触。标准节由无缝钢管和角钢等焊接而成。标准节上安装齿条,多节标准节用螺栓相接组成导轨架,通过附墙架和建筑物固定,作为吊笼上下运行的导轨。对重用以平衡吊笼的自重,从而提高电动机功率利用率和吊笼载重,并可改善结构受力情况。附墙架用来使导轨架与建筑物附着连接,以保证导轨架的稳定性。传动系统由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和安装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齿轮等组成,采用双电机驱动,使齿轮齿条受力均匀。传动系统安装在吊笼内,通过齿轮与导轨架上的齿条相啮合,使吊笼上、下运行。施工升降机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但是考虑安装场地受限以及成本问题,施工升降机安装数量有限,运输货物繁多,所以施工升降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需求极高。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梯笼使用空间对提高电梯提升效率至关重要。施工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等待装卸材料和上下运行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并且装卸的材料一般重量重,仅靠人力装卸,也耗费大量时间。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现有的施工电梯垂直运输压力大,货物到达指定楼层时,工人需要手动将货物搬至楼层,卸货时间长,导致电梯停滞时间长、施工效率及其低下,耽误建筑施工工期,这也成为制约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该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能够提高搬运施工电梯搬运效率,从而提高施工电梯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本体、吊笼、装卸机构、运输车以及缓冲机构;所述电梯本体包括安装平台、分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两侧的置料平台与若干楼层板;所述安装平台上端固定有外笼;所述外笼内竖直固定有井架;所述吊笼套设在所述井架外,位于所述外笼内;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所述吊笼下方;所述外笼外固定有电控箱;所述井架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吊笼的提升机构;所述外笼两侧中部、所述吊笼两侧中部对应敞开设置;所述吊笼敞开端滑动设置有笼门;所述吊笼上部内侧固定有水平的中间梁;所述中间梁外滑动套设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一中部运输机构在所述中间梁上滑动;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水平的横梁、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梁一端的竖梁、滑动套设在所述竖梁上的竖向运输机构以及固定在所述竖向运输机构下部的叉体;所述横梁正对所述笼门;所述横梁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座下部;所述横梁与所述中间梁垂直;所述横梁通过一横向运输机构在所述固定座上滑动;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中部运输机构、所述竖向运输机构与所述横向运输机构电连接;运输车放置在置料平台上,操作电控箱,装卸机构能够将叉体移动至运输车下方,将运输车叉进吊笼,并最终放置在楼层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吊笼上的提升电机、与所述提升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的提升齿轮以及竖直固定在所述井架外的提升齿条;所述提升电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提升齿轮与所述提升齿条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提升电机工作带动吊笼在井架上升降。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运输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中部电机、与所述中部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的中部齿轮以及水平固定在所述中间梁上的中部齿条;所述中部电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中部齿轮与所述中部齿条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中部电机工作带动固定座在中间梁上前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运输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竖梁外的基座、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竖向电机、与所述竖向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的竖向齿轮以及竖直固定在所述竖梁外的竖向齿条;所述叉体固定在所述基座下端;所述竖向电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竖向齿轮与所述竖向齿条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竖向电机工作带动叉体在竖梁上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运输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横向电机、与所述横向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的横向齿轮以及水平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横向齿条;所述横向电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横向齿轮与所述横向齿条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横向电机工作带动横梁在固定座上前后进出。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固定在所述置料平台上的前钢轨和两两相互配合固定在所述楼层板上的后钢轨;两所述前钢轨与两所述后钢轨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运输车下部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辊轮;所述辊轮能够在所述前钢轨上滑动;所述辊轮能够在所述后钢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竖梁外还固定有竖直的竖向导轨;所述基座内固定有与所述竖向导轨配合的竖向滑座。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外还固定有水平的横向导轨;所述固定座内固定有与所述横向导轨配合的横向滑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板、若干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的弹簧以及固定在所述弹簧上端的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吊笼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井架通过若干附墙机构于所述楼层板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通过吊笼内附属的物料转运装置,能够提高搬运施工电梯搬运效率,从而提高施工电梯的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转运的效率。2、横梁、中间梁和竖梁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根轴线,横向运输机构使横梁在固定座上进出,中部运输机构使固定座在中间梁上横移,竖向运输机构使叉体在竖梁上升降,使得叉体能够进行全方位的移动,以便移动运输车,极大提高了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1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装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电梯本体;11、安装平台;12、置料平台;13、楼层板;14、附墙机构;15、井架;16、外笼;17、电控箱;18、提升机构;181、提升电机;182、提升齿轮;183、提升齿条;2、吊笼;21、笼门;22、中间梁;23、固定座;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本体(1)、吊笼(2)、装卸机构(3)、运输车(4)以及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1)包括安装平台(11)、分置于所述安装平台(11)两侧的置料平台(12)与若干楼层板(13);所述安装平台(11)上端固定有外笼(16);所述外笼(16)内竖直固定有井架(15);所述吊笼(2)套设在所述井架(15)外,位于所述外笼(16)内;所述缓冲机构(5)位于所述吊笼(2)下方;所述外笼(16)外固定有电控箱(17);所述井架(15)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吊笼(2)的提升机构(18);所述外笼(16)两侧中部、所述吊笼(2)两侧中部对应敞开设置;所述吊笼(2)敞开端滑动设置有笼门(21);所述吊笼(2)上部内侧固定有水平的中间梁(22);所述中间梁(22)外滑动套设一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通过一中部运输机构(24)在所述中间梁(22)上滑动;所述装卸机构(3)包括水平的横梁(31)、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梁(31)一端的竖梁(32)、滑动套设在所述竖梁(32)上的竖向运输机构(34)以及固定在所述竖向运输机构(34)下部的叉体(33);所述横梁(31)正对所述笼门(21);所述横梁(31)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座(23)下部;所述横梁(31)与所述中间梁(22)垂直;所述横梁(31)通过一横向运输机构(35)在所述固定座(23)上滑动;所述电控箱(17)分别与所述提升机构(18)、所述中部运输机构(24)、所述竖向运输机构(34)与所述横向运输机构(35)电连接;运输车(4)放置在置料平台(12)上,操作电控箱(17),装卸机构(3)能够将叉体(33)移动至运输车(4)下方,将运输车(4)叉进吊笼(2),并最终放置在楼层板(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本体(1)、吊笼(2)、装卸机构(3)、运输车(4)以及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1)包括安装平台(11)、分置于所述安装平台(11)两侧的置料平台(12)与若干楼层板(13);所述安装平台(11)上端固定有外笼(16);所述外笼(16)内竖直固定有井架(15);所述吊笼(2)套设在所述井架(15)外,位于所述外笼(16)内;所述缓冲机构(5)位于所述吊笼(2)下方;所述外笼(16)外固定有电控箱(17);所述井架(15)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吊笼(2)的提升机构(18);所述外笼(16)两侧中部、所述吊笼(2)两侧中部对应敞开设置;所述吊笼(2)敞开端滑动设置有笼门(21);所述吊笼(2)上部内侧固定有水平的中间梁(22);所述中间梁(22)外滑动套设一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通过一中部运输机构(24)在所述中间梁(22)上滑动;所述装卸机构(3)包括水平的横梁(31)、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梁(31)一端的竖梁(32)、滑动套设在所述竖梁(32)上的竖向运输机构(34)以及固定在所述竖向运输机构(34)下部的叉体(33);所述横梁(31)正对所述笼门(21);所述横梁(31)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座(23)下部;所述横梁(31)与所述中间梁(22)垂直;所述横梁(31)通过一横向运输机构(35)在所述固定座(23)上滑动;所述电控箱(17)分别与所述提升机构(18)、所述中部运输机构(24)、所述竖向运输机构(34)与所述横向运输机构(35)电连接;运输车(4)放置在置料平台(12)上,操作电控箱(17),装卸机构(3)能够将叉体(33)移动至运输车(4)下方,将运输车(4)叉进吊笼(2),并最终放置在楼层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18)包括固定在所述吊笼(2)上的提升电机(181)、与所述提升电机(181)的转轴同轴固定的提升齿轮(182)以及竖直固定在所述井架(15)外的提升齿条(183);所述提升电机(181)与所述电控箱(17)电连接;所述提升齿轮(182)与所述提升齿条(183)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17),提升电机(181)工作带动吊笼(2)在井架(15)上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智能化单塔嵌套式双笼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运输机构(24)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3)上的中部电机(241)、与所述中部电机(241)的转轴同轴固定的中部齿轮(242)以及水平固定在所述中间梁(22)上的中部齿条(243);所述中部电机(241)与所述电控箱(17)电连接;所述中部齿轮(242)与所述中部齿条(243)相互啮合;操作电控箱(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鸿凌静秀吴选忠吴育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