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和船舶套筒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72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和船舶套筒舵,涉及船舶检验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舵叶上的第一通孔、设置在舵杆套筒上的第二通孔和设置在衬套上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远离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三通孔的投影面小于等于第二通孔的投影面积;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投影均在第一通孔的投影内。进行水下检验时,打开密封结构,通过第一通孔观察第三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的位置,直接判断出舵杆套筒和衬套是否发生移位,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插入塞尺,检查轴套和衬套之间的间隙,确定磨损情况,检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和船舶套筒舵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水下检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和船舶套筒舵。
技术介绍
目前,船级社规范中对船舶的水下检验十分重视,因此,船舶的设计需要能够满足且方便地进行水下检验。如图4、图5所示,船舶套筒舵包括舵杆10’、舵杆套筒20’和舵叶30’,舵杆10’和舵杆套筒20’之间设置有轴套11’和衬套21’,轴套11’套设在舵杆10’的外壁周向上,衬套21’接过盈配合连接在舵杆套筒20’的内腔中’轴套11’和衬套21’可转动连接;舵叶30’套设在舵杆套筒20’的外侧。通常设计中我们会在舵杆套筒下方位置的舵叶上留有观察孔31’,并在舵杆套筒20’和衬套2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3’。水下检验项目中包含检查舵杆衬套的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检查轴套与衬套摩擦损耗的间隙,二是需要确认舵杆套筒和衬套是否有移位。从观察孔处放入塞尺22’,用于检查轴套与衬套之间的间隙;手从观察孔伸入舵杆套筒底部去触摸凹槽,以确认衬套的位置是否移位,因无法直接观察位移情况,仅仅是用手触摸,故检查衬套的移位不够精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和船舶套筒舵,以缓解了在套筒下方位置的舵叶上留有观察孔,需要手从观察孔伸入舵杆套筒底部去触摸凹槽,以确认衬套的位置是否移位,因无法直接观察位移情况,仅仅是用手触摸,故检查衬套的移位不够精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舵叶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舵杆套筒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衬套上;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面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均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螺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舵叶一端的内螺纹;所述螺塞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孔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塞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以使所述压盖能够密封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螺钉、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盖上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且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螺孔,所述螺钉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螺孔内,用于将所述压盖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为透明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为钢化玻璃或者耐压玻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套筒舵,包括所述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舵叶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舵杆套筒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衬套上;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面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均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内。在进行套筒舵的水下检验时,打开密封结构,通过第一通孔,观察第三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的位置,就能够直接判断出舵杆套筒和衬套是否发生移位,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插入塞尺,检查轴套和衬套之间的间隙,确定磨损情况,检测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套筒舵,包括所述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故所述的船舶套筒舵也具备所述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检查轴套与衬套间隙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检查舵杆套筒与衬套移动的示意图。图标:10’-舵杆;11’-轴套;20’-舵杆套筒;21’-衬套;22’-塞尺;23’-凹槽;30’-舵叶;31’-观察孔;10-舵杆;11-轴套;20-舵杆套筒;21-衬套;30-舵叶;100-第一通孔;110-压盖;111-安装孔;120-固定部;121-螺孔;200-第二通孔;210-螺塞;220-密封圈;300-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第一通孔100设置在舵叶30上,第二通孔200设置在舵杆套筒20上,第三通孔300设置在衬套21上;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同侧设置。第二通孔200远离衬套2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第一通孔100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三通孔300的投影面小于等于第二通孔200的投影面积;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的投影均在第一通孔100的投影内。使用时,进行套筒舵的水下检验时,打开密封结构,通过第一通孔100,观察第三通孔300相对于第二通孔200的位置,就能够直接判断出舵杆套筒20和衬套21是否发生移位,通过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插入塞尺,检查轴套11和衬套21之间的间隙,确定磨损情况,检测方便快捷。轴套11套设在舵杆10的外壁周向上,衬套21接过盈配合连接在舵杆套筒20的内腔中,轴套11和衬套21可转动连接。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矩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形,第二通孔200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三通孔300的面积,即从第二通孔200内观察,可以看到第三通孔300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直接能够判断出舵杆套筒20和衬套21之间是否发生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200和第三通孔300也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舵叶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舵杆套筒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衬套上;/n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n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面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均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舵叶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舵杆套筒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衬套上;
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面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投影均在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为圆孔;
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叶水下检验操作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螺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舵叶一端的内螺纹;所述螺塞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用于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宁沈威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