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玲专利>正文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62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涉及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配合完成,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于地面的底支撑板,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的侧支撑肋板,所述侧支撑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临近于底支撑板右侧,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成型模具盒,所述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凝固成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成型模具盒将加气混凝土砌块输送至输送带进行传送,输送过程中,输送带间歇性传动,输送带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烘干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广泛使用于高层框架结构建筑中。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并且具有环保等优点。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其它混凝土一样是由几种材料组成的。因此,需要在生产成型前对加气混凝土进行搅拌调配,以使多种材料的配合比在混合均匀,现有的,加气混凝土在生产加工时,由于加气混凝土在制成砌块时需要凝固成型,而由于混凝土表面凝固速度快,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型腔后,混凝土难以在型腔内填充密实,导致凝固成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空洞多,空洞气眼过大,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解决现有的,加气混凝土在生产加工时,由于加气混凝土在制成砌块时需要凝固成型,而由于混凝土表面凝固速度快,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型腔后,混凝土难以在型腔内填充密实,导致凝固成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空洞多,空洞气眼过大,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配合完成,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于地面的底支撑板,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的侧支撑肋板,所述侧支撑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临近于底支撑板右侧,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成型模具盒,所述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烘干箱;所述输送带的外壁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夹持装置,所述输送带的内圈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筒,每一个所述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滚筒机架上,所述滚筒机架的底端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其中一个所述滚筒的其中一端安装有槽轮,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临近于槽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顶端安装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外圆面设置有拨轮销杆,所述拨轮销杆与槽轮间歇啮合;所述成型模具盒包括开设于成型模具盒内的若干个型腔,每一个所述型腔均设置为方形腔,且每一个所述型腔的左侧向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壁贯通,相邻两个所述型腔在成型模具盒的内部等间距设置,其中,每一个所述型腔内安装有成型块,所述型腔的内壁底面设置有制热底板,所述型腔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让位槽,每一侧的所述让位槽在型腔的侧壁均临近于成型模具盒的左侧,两侧的所述让位槽内均铰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均通过铰支筒铰接于对应的让位槽内,位于型腔每一侧的所述挡板侧壁安装有弹簧,每一侧的所述弹簧顶端固定于对应的让位槽内;所述成型块在型腔内设置为U形块,每一个型腔内的所述成型块右侧固定于推杆上,所述推杆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穿过成型模具盒向右侧伸出,向成型模具盒右侧伸出的所述推杆顶端固定于同步块上,所述侧支撑肋板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向成型模具盒方向伸出有活塞杆,所述同步块的右端中部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顶端;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添加砌块生产原料:将搅拌好的加气混凝土添加入料斗内;S2、模具预热:通过制热底板产生热量,对成型模具盒内的型腔进行预先加热;S3、间歇给料:对步骤S1中放入在料斗内的加气混凝土向成型模具盒间歇性输送,通过料斗与成型模具盒连通,料斗对成型模具盒内部预热后的型腔进行间歇性给料;S4、凝固成型:对步骤S3中投入在型腔内的加气混凝土进行保温,使加气混凝土初步凝固成型;S5、砌块传送:对步骤S4中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进行转移输送,通过成型块推动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卡入在输送带的夹持装置上,通过输送带将卡入在夹持装置上砌块输送至烘干箱的下方;S6、烘干定型;通过烘干箱将输送带上的砌块烘干,使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烘干定型;S7、成品取出:将步骤S6中烘干定型的砌块从输送带的夹持装置上取出,完成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于输送带外壁上的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顶端的夹持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圆孔,所述底座的中部圆孔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夹持座的底端中部开设有圆孔结构的卡槽,所述顶杆的顶端通过卡接配合方式安装于夹持座的卡槽内,所述夹持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输送带的内圈中部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端设有导向斜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座包括开设于夹持座顶端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向夹持座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夹持口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夹持口的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活动块,两侧的所述活动块的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于对应的弹簧槽内,嵌入于弹簧槽内的所述活动块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两侧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斜边,两侧所述活动块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凸齿,所述凸齿在活动块的侧壁等间距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箱包括通风孔、电动机、第二输出轴、风扇叶、拨杆,所述烘干箱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烘干箱的底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烘干箱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于凹槽的通风孔,电动机设置于烘干箱的顶端中部,电动机的底端通过轴承向凹槽内伸出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底端安装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的中部底端等间距设有向下直立的拨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杆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拨杆在风扇叶的底端按圆周等间距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杆包括金属杆、橡胶杆,所述橡胶杆为圆柱杆,所述金属杆嵌入于橡胶杆内部,且金属杆固定于风扇叶的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将成型模具盒设置在料斗的底端,通过料斗为成型模具盒内部供料,通过成型模具盒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保温凝固成型,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凝固成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成型模具盒将加气混凝土砌块输送至输送带进行传送,输送过程中,输送带间歇性传动,输送带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烘干箱,安装在输送带上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烘干箱对凝固成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烘干,使凝固成型的砌块烘干定型,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加工方法,有利于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定型后的结构强度,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加工效率。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带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成型模具盒内开设有若干个型腔,每一个型腔内安装有U形结构的成型块,U形结构的成型块与挡板拼接后形成一个方孔结构的成型腔,通过料斗向每一个成型块与挡板拼接的成型腔内注入搅拌后的加气混凝土,通过型腔底部的制热底板对型腔内部进行提前预热,使注入的加气混凝土在成型块与挡板拼接的成型腔内具有一定的活性,有利于加气混凝土在成型块与挡板拼接的成型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配合完成,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于地面的底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的侧支撑肋板,所述侧支撑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临近于底支撑板右侧,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成型模具盒,所述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烘干箱;/n所述输送带的外壁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夹持装置,所述输送带的内圈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筒,每一个所述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滚筒机架上,所述滚筒机架的底端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其中一个所述滚筒的其中一端安装有槽轮,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临近于槽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顶端安装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外圆面设置有拨轮销杆,所述拨轮销杆与槽轮间歇啮合;/n所述成型模具盒包括开设于成型模具盒内的若干个型腔,每一个所述型腔均设置为方形腔,且每一个所述型腔的左侧向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壁贯通,相邻两个所述型腔在成型模具盒的内部等间距设置,其中,每一个所述型腔内安装有成型块,所述型腔的内壁底面设置有制热底板,所述型腔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让位槽,每一侧的所述让位槽在型腔的侧壁均临近于成型模具盒的左侧,两侧的所述让位槽内均铰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均通过铰支筒铰接于对应的让位槽内,位于型腔每一侧的所述挡板侧壁安装有弹簧,每一侧的所述弹簧顶端固定于对应的让位槽内;/n所述成型块在型腔内设置为U形块,每一个型腔内的所述成型块右侧固定于推杆上,所述推杆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穿过成型模具盒向右侧伸出,向成型模具盒右侧伸出的所述推杆顶端固定于同步块上,所述侧支撑肋板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向成型模具盒方向伸出有活塞杆,所述同步块的右端中部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顶端;/n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添加砌块生产原料:将搅拌好的加气混凝土添加入料斗内;/nS2、模具预热:通过制热底板产生热量,对成型模具盒内的型腔进行预先加热;/nS3、间歇给料:对步骤S1中放入在料斗内的加气混凝土向成型模具盒间歇性输送,通过料斗与成型模具盒连通,料斗对成型模具盒内部预热后的型腔进行间歇性给料;/nS4、凝固成型:对步骤S3中投入在型腔内的加气混凝土进行保温,使加气混凝土初步凝固成型;/nS5、砌块传送:对步骤S4中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进行转移输送,通过成型块推动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卡入在输送带的夹持装置上,通过输送带将卡入在夹持装置上砌块输送至烘干箱的下方;/nS6、烘干定型;通过烘干箱将输送带上的砌块烘干,使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烘干定型;/nS7、成品取出:将步骤S6中烘干定型的砌块从输送带的夹持装置上取出,完成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配合完成,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装置包括呈水平固定于地面的底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设有直立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的侧支撑肋板,所述侧支撑板在底支撑板的顶端临近于底支撑板右侧,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成型模具盒,所述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烘干箱;
所述输送带的外壁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夹持装置,所述输送带的内圈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筒,每一个所述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滚筒机架上,所述滚筒机架的底端固定于底支撑板顶端,其中一个所述滚筒的其中一端安装有槽轮,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临近于槽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顶端安装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外圆面设置有拨轮销杆,所述拨轮销杆与槽轮间歇啮合;
所述成型模具盒包括开设于成型模具盒内的若干个型腔,每一个所述型腔均设置为方形腔,且每一个所述型腔的左侧向成型模具盒的左侧壁贯通,相邻两个所述型腔在成型模具盒的内部等间距设置,其中,每一个所述型腔内安装有成型块,所述型腔的内壁底面设置有制热底板,所述型腔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让位槽,每一侧的所述让位槽在型腔的侧壁均临近于成型模具盒的左侧,两侧的所述让位槽内均铰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均通过铰支筒铰接于对应的让位槽内,位于型腔每一侧的所述挡板侧壁安装有弹簧,每一侧的所述弹簧顶端固定于对应的让位槽内;
所述成型块在型腔内设置为U形块,每一个型腔内的所述成型块右侧固定于推杆上,所述推杆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穿过成型模具盒向右侧伸出,向成型模具盒右侧伸出的所述推杆顶端固定于同步块上,所述侧支撑肋板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向成型模具盒方向伸出有活塞杆,所述同步块的右端中部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顶端;
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添加砌块生产原料:将搅拌好的加气混凝土添加入料斗内;
S2、模具预热:通过制热底板产生热量,对成型模具盒内的型腔进行预先加热;
S3、间歇给料:对步骤S1中放入在料斗内的加气混凝土向成型模具盒间歇性输送,通过料斗与成型模具盒连通,料斗对成型模具盒内部预热后的型腔进行间歇性给料;
S4、凝固成型:对步骤S3中投入在型腔内的加气混凝土进行保温,使加气混凝土初步凝固成型;
S5、砌块传送:对步骤S4中初步凝固成型的砌块进行转移输送,通过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叶秋晗
申请(专利权)人:李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