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59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机器人四肢,机器人头部,履带驱动结构,13个舵机,机器人主控模块,机器人语音模块和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其中,机器人躯干包括躯干骨架,躯干外壳和机器人内部电子件;机器人四肢包括机器人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所述机器人主控模块和机器人语音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器人躯干外壳内部;所述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防跌落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点读传感器;所述13个舵机连接13个关节自由度,实现机器人从立方体结构变形成人形;所述履带驱动结构包括履带驱动电机、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形机器人的种类较少,也限于结构和组合形态因素难以将多种机器人变形状态在同一个机器人上实现。同时限于机器人本身的设计空间限制,往往机器人的结构和动作都仅限于关节的单纯摆动以及外观造型上的变化,机器人在整体上缺乏趣味性,变化状态不多,变形的灵活性不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机器人也逐步成为研究应用的一个热点。另外现有的机器人通过设置的程序,能够实现模仿人类的动作。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通常为人形状态,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形态之间的变换,降低了机器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解决机器人在整体上缺乏趣味性,变化状态不多,变形的灵活性不强,增加机器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立方体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人形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关节标注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右前臂轴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右大臂爆炸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肩爆炸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右大腿爆炸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右小腿爆炸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脚轴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躯干爆炸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头部爆炸视图。其中:1、躯干2、右前臂3、右上臂4、右肩5、右大腿6、右小腿7、右脚8、左前臂9、左上臂10、左肩11、左大腿12、左小腿13、左脚14、头部15、右上臂外壳16、右上臂盖板17、右前端舵机18、右后端舵机19、右上臂骨架20、右肩外壳21、右扬声器22、右肩舵机23、右肩骨架24、肩膀滑环25、右肩装饰件26、右大腿前部外壳27、右大腿上部舵机28、右大腿上部骨架29、右大腿下部骨架30、右大腿下部舵机31、右大腿后部外壳32、红外防跌落传感器33、右大腿装饰件34、右小腿外壳35、履带36、右小腿骨架37、右小腿盖板38、履带轮39、履带驱动电机40、右脚外壳41、右脚舵机42、躯干后部外壳43、躯干外壳后盖44、按钮开关45、主控电路板46、充电接口47、右腿支撑件48、左腿支撑件49、躯干前部外壳50、躯干前部挡板51、下部框架52、上部悬梁53、左肩支撑件54、头部支撑件55、右肩支撑件56、头部连接件57、头部舵机固定件58、头部舵机59、头部点读模块60、摄像头模块61、表情屏幕模块62、摄像头模块63、表情屏盖板64、头部顶盖。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机器人四肢,机器人头部,履带驱动结构,13个舵机,机器人主控模块,机器人语音模块和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其中,机器人躯干1包括躯干骨架,躯干外壳和机器人内部电子件;机器人四肢包括机器人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所述机器人主控模块和机器人语音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器人躯干外壳内部;所述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防跌落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点读传感器;所述13个舵机连接13个关节自由度,实现机器人从立方体结构变形成人形;所述履带驱动结构包括履带驱动电机、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履带,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连接件56、头部舵机固定件57、头部顶盖64、表情屏盖板63、头部舵机58、头部点读模块59、点读笔头62、摄像头模块60、表情屏幕模块61;所述躯干骨架包括下部框架组件和上部悬梁组件;所述下部框架组件包括右腿支撑件47、左腿支撑件48和下部框架51;所述上部悬梁组件包括右肩支撑件55、左肩支撑件53、头部支撑件54和上部悬梁52;所述躯干外壳包括躯干前部外壳49,躯干后部外壳42,躯干外壳后盖43和躯干前部挡板50;所述机器人内部电子件包括机器人主控电路板45、语音控制板、充电接口46、语音互动接收器、电池组、按钮开关44。所述右上肢包括右前臂2、右上臂3、右肩4;所述右上臂3包括右上臂骨架19、右上臂外壳15和右上臂盖板16;所述右肩4包括右肩骨架23、右扬声器21、右肩外壳20和右肩装饰件25;所述右上臂骨架19固定一个右前端舵机17和一个右后端舵机18,右前端舵机与右前臂连接,右后端舵机与右肩连接,分别控制右前臂和右肩旋转;所述右上肢和所述左上肢互为镜像关系;所述左上肢包括左前臂8、左上臂9、左肩10;所述左上臂包括左上臂骨架、左上臂外壳和左上臂盖板;所述左肩包括左肩骨架、左扬声器、左肩外壳和左肩装饰件;所述左上臂固定一个左前端舵机和一个左后端舵机,左前端舵机与左前臂连接,左后端舵机与左肩连接,分别控制左前臂和左肩旋转;所述右下肢包括右大腿5、右小腿6、右脚7;所述右大腿包括右大腿上部骨架28、右大腿下部骨架29、右大腿上部舵机27、右大腿下部舵机30、右大腿前部外壳26、右大腿后部外壳31、右大腿装饰件33;所述右小腿6包括右小腿骨架36、右小腿外壳34、右小腿盖板37;所述履带驱动电机39、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38连接于所述右小腿骨架36上;所述右脚7包括右脚舵机41、右脚外壳40;所述右下肢和所述左下肢互为镜像关系;所述左下肢包括左大腿、左小腿、左脚;所述左大腿包括左大腿上部骨架、左大腿下部骨架、左大腿上部舵机、左大腿下部舵机、左大腿前部外壳、左大腿后部外壳、左大腿装饰件;所述左小腿包括左小腿骨架、左小腿外壳、左小腿盖板;所述履带驱动电机、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连接于所述左小腿骨架上;所述左脚包括左脚舵机、左脚外壳。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单元、通信模组、关节舵机驱动、电机驱动、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策略逻辑处理单元、存储器单元、运动控制单元;所述机器人语音模块包括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和语音唤醒模块;所述红外防跌落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右大腿后部外壳上;所述触摸传感器固定于躯干外壳后盖上;所述点读传感器固定于头部顶盖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机器人四肢,机器人头部,履带驱动结构,13个舵机,机器人主控模块,机器人语音模块和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其中,机器人躯干包括躯干骨架,躯干外壳和机器人内部电子件;机器人四肢包括机器人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所述机器人主控模块和机器人语音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器人躯干外壳内部;所述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防跌落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点读传感器;所述13个舵机连接13个关节自由度,实现机器人从立方体结构变形成人形;所述履带驱动结构包括履带驱动电机、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履带,实现机器人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机器人四肢,机器人头部,履带驱动结构,13个舵机,机器人主控模块,机器人语音模块和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其中,机器人躯干包括躯干骨架,躯干外壳和机器人内部电子件;机器人四肢包括机器人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所述机器人主控模块和机器人语音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器人躯干外壳内部;所述机器人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防跌落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点读传感器;所述13个舵机连接13个关节自由度,实现机器人从立方体结构变形成人形;所述履带驱动结构包括履带驱动电机、齿轮传动结构、履带轮、履带,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连接件、头部舵机固定件、头部顶盖、表情屏盖板、头部舵机、头部点读模块、摄像头模块、表情屏幕模块;所述躯干骨架包括下部框架组件和上部悬梁组件;所述下部框架组件包括右腿支撑件、左腿支撑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悬梁组件包括右肩支撑件、左肩支撑件、头部支撑件和上部悬梁;所述躯干外壳包括躯干前部外壳,躯干后部外壳,躯干外壳后盖和躯干前部挡板;所述机器人内部电子件包括机器人主控电路板、语音控制板、充电接口、语音互动接收器、电池组、按钮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立方体结构变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肢包括右前臂、右上臂、右肩;所述右上臂包括右上臂骨架、右上臂外壳和右上臂盖板;所述右肩包括右肩骨架、右扬声器、右肩外壳和右肩装饰件;所述右上臂骨架固定一个右前端舵机和一个右后端舵机,右前端舵机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姝颖胡彬田祥章王旭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福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