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44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具,包括:座支撑件、背支撑架,在背支撑架上端形成支撑连接部,还包括背支撑件,以及腰支撑侧,该腰支撑侧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独立的背支撑架,且该背支撑架连接于背支撑件的中上部,相当于使背支撑件的连接位置上移,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背支撑件下部的受力,将就坐者施加的倚靠力更多的由背支撑件传递给背支撑架,由背支撑架来承担更多的倚靠力,这样可以利于背支撑件轻薄之设计;在使用者就座倚靠时,背支撑件中下部的两侧即腰支撑侧发生扭转并相互靠近,产生夹腰效果,对人体腰部两侧形成包拢,使倚靠感更为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具
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坐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座椅,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椅背的中下部与两扶手固定相连;具体的说,是在座椅的座板两侧对称设置闭环状的扶手,椅背中下部的两侧各自与两个扶手后侧固定相连。上述座椅的特点是:由于人体在就坐时,人体的背部在向后倚靠的过程中会先接触到座椅的椅背,则座椅的受力先是椅背中上部,然后再通过椅背往下传递到扶手位置处;椅背、扶手受到来自人体的压力大约各占一半,因此与扶手连接的椅背中下部部分需要加固、加厚,同时必要的还设置紧固件将二者固定连接。加厚的椅背虽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但是增加了座椅的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如图9、10所示的座椅一就是这样一种结构,椅背102的中下部与口字形的扶手101固定相连,具体的说,扶手101后侧沿着扶手101厚度方向延伸出的部分与椅背101中下部后端面相抵,扶手101与椅背102之间通过螺钉105紧固;由于椅背102的中下部与扶手101固定相连,因而椅背102的中下部造型已固定,但为了提高腰部支撑的舒适性,还需要额外配置腰靠103用来支撑人体的腰部。再例如图11、12所示的座椅二也是类似的结构,所述座椅椅背108的中下部被两个扶手107夹持在其中,并通过螺钉109固定连接。再进一步说,上述两种座椅共同的特点是:椅背中下方由于支撑的必要性需要用料更加坚实,尺寸较上半部分厚重,并且椅背中下部形状非常单一,其仅仅是为了固定连接之需要;这样的座椅通常椅背中下部造型不足以满足舒适的支撑人体腰部,所以一般会在椅背的腰靠位置处额外加装腰靠,这就又增加了工序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坐具,通过设置背支撑架,使得就坐者施加的倚靠力更多的由椅背传递给背支撑架,由背支撑架来承担更多的倚靠力,从而可以减少椅背的受力;最重要的是,它使得处于支撑连接部下方的框架侧部分形成腰支撑侧,此腰支撑侧为柔性的,因此可以变形,变得更加有弹性,使人体就座倚靠更为舒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坐具,包括:座支撑件,用于对就坐者进行支撑;背支撑架,所述的背支撑架是刚性的,且背支撑架下端与座支撑件直接或间接相连,背支撑架向上超出座支撑件,并在背支撑架上端形成至少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连接部;背支撑件,所述的背支撑件包括外部区域与中部区域;所述的外部区域为立式框架,其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框架侧,所述的框架侧与支撑连接部固定相连;处于支撑连接部下方且未与支撑连接部相连的框架侧部分形成腰支撑侧,所述的腰支撑侧为柔性的,该腰支撑侧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本技术设置了独立的背支撑架,因此改变了背支撑件的连接位置,相当于使背支撑件的连接位置上移,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背支撑件下部的受力,使得腾出并解放了背支撑件下部区域,同时,背支撑件下半部分可配置为柔性,以利于支撑人体腰背部时,变得更加有弹性,使用者倚靠更舒适。作为优选,两个框架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部横杆、底部横杆相连,两个腰支撑侧以及底部横杆为悬空设置。背支撑件为纵向设置的框架式结构,方便配备网布或其它柔性材料;通过两侧的框架侧与背支撑架的支撑连接部固定相连,顺其自然。再进一步说,两个腰支撑侧以及底部横杆为悬空设置,从狭义上是指腰支撑侧不与背支撑架或坐具扶手接触,但允许腰支撑侧与坐具扶手间有柔性填充物;从广义上是指腰支撑侧或底部横杆不与背支撑架或坐具扶手等发生刚性连接的情况,这样使得腰支撑侧或底部横杆变形不受阻碍。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部区域采用柔性织物或网丝材料,柔性织物或网丝材料的周缘附接至外部区域;腰支撑侧为向前突出的拱形形状,在中部区域受到向后作用力或响应使用者倚靠时,所述腰支撑侧发生变形并向中间靠拢。腰支撑侧的前拱设计使得在背支撑件配备网布等柔性织物时,可以对就坐者腰部进行有效支撑。在使用者就座倚靠时,如腰支撑侧设计为板状结构,则腰支撑侧发生扭转并相互靠近,产生夹腰效果,使倚靠感更为舒适;所述中间是指背支撑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作为优选,在中部区域受到向后作用力或响应使用者倚靠时,底部横向件同步产生弯曲变形。第二框架侧与底部横向件均为柔性的,在使用者倚靠时,底部横向件的形变辅助第二框架侧收拢,包拢使用者腰部;即底部横向件两端根据力大小产生较大或较小变化的相互靠拢。作为优选,支撑连接部与框架侧之间采用卡接、扣接或螺丝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任意两种的组合。便于拆装。作为优选,支撑连接部与框架侧之间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支撑架为Y形支架,它包括主干部以及由主干部上端朝两侧斜向上延伸的支叉部,主干部下端弯折后连接座支撑件,支撑连接部形成于支叉部的上端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支撑架为T形支架,它包括主干部及由主干部上端向左右两侧水平延伸的分叉部,分叉部具有连接主干部的根部端以及远离主干部的自由端,支撑连接部形成于分叉部的自由端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架侧还包括处于腰支撑侧上方的上支撑侧,上支撑侧高出分叉部的自由端,上支撑侧与腰支撑侧的交界处与支撑连接部固定相连。这样的连接位置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以及测试要求,上支撑侧与腰支撑侧的交界处基本上为人体背部正中位置,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使得框架侧受力分配更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支撑架为左右对称的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座支撑件相连接,支撑连接部形成于支撑杆的上端位置处。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腰支撑件,所述的腰支撑件连接于背支撑架上,腰支撑件的两端部斜向前延伸至腰支撑侧位置处,且腰支撑件的两端部分别与各自临近的腰支撑侧活动连接。所述的腰支撑件不仅可以避免背支撑件向后变形时撞到背支撑架,它还不会对背支撑件的变形造成妨碍。作为优选,腰支撑件的端部与各自临近的腰支撑侧活动连接是指:腰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长槽,腰支撑侧上设置有导销,所述导销穿设在长槽内;腰支撑侧发生变形时,导销与长槽产生相对滑动。作为优选,腰支撑件的端部与各自临近的腰支撑侧活动连接是指:腰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导销,腰支撑侧上设置有长槽,所述导销穿设在长槽内;腰支撑侧发生变形时,导销与长槽产生相对滑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独立的背支撑架,且该背支撑架连接于背支撑件的中上部,相当于使背支撑件的连接位置上移,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背支撑件下部的受力,将就坐者施加的倚靠力更多的由背支撑件传递给背支撑架,由背支撑架来承担更多的倚靠力,这样可以利于背支撑件轻薄之设计。再进一步说,这样的结构设计解放了背支撑件的中下部,使得背支撑件的中下部可以设计成一个前凸的腰靠,以支持人体腰部,而不用再单独增加或配置腰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具体而言,本技术将人体在就坐时椅背的受力点以及椅背的受力分配情况做了改变,使得在具体使用时,人体的倚靠力更多的由背支撑架来直接承担,而椅背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具,其特征是包括:/n座支撑件,用于对就坐者进行支撑;/n背支撑架,所述的背支撑架是刚性的,且背支撑架下端与座支撑件直接或间接相连,背支撑架向上超出座支撑件,并在背支撑架上端形成至少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连接部;/n背支撑件,所述的背支撑件包括外部区域与中部区域;所述的外部区域为立式框架,其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框架侧,所述的框架侧与支撑连接部固定相连;处于支撑连接部下方且未与支撑连接部相连的框架侧部分形成腰支撑侧,所述的腰支撑侧为柔性的,该腰支撑侧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恢复原来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具,其特征是包括:
座支撑件,用于对就坐者进行支撑;
背支撑架,所述的背支撑架是刚性的,且背支撑架下端与座支撑件直接或间接相连,背支撑架向上超出座支撑件,并在背支撑架上端形成至少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连接部;
背支撑件,所述的背支撑件包括外部区域与中部区域;所述的外部区域为立式框架,其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框架侧,所述的框架侧与支撑连接部固定相连;处于支撑连接部下方且未与支撑连接部相连的框架侧部分形成腰支撑侧,所述的腰支撑侧为柔性的,该腰支撑侧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框架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部横杆、底部横杆相连,两个腰支撑侧以及底部横杆为悬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区域采用柔性织物或网丝材料,柔性织物或网丝材料的周缘附接至外部区域;腰支撑侧为向前突出的拱形形状,在中部区域受到向后作用力或响应使用者倚靠时,所述腰支撑侧发生变形并向中间靠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在中部区域受到向后作用力或响应使用者倚靠时,底部横向件同步产生弯曲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部与框架侧之间采用卡接、扣接或螺丝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任意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部与框架侧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郑捷阮正富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