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修复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修复膜。
技术介绍
牙齿拔除或缺失后,6个月内即发生迅速的骨吸收,并导致牙槽嵴63%的宽度丢失和22%的高度丢失,由此引起的牙槽骨量不足将影响后期活动义齿、牙种植等修复治疗效果。通过牙槽位点保存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骨再生可最大限度保护牙槽骨,同时避免后期组织增量处理,为获得理想修复效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槽位点保存方法为:生物屏障膜联合骨移植修复材料法。该技术利用生物屏障膜在骨面封闭骨缺损,配合骨移植物产生的支架作用以形成成骨空间。一方面由于骨移植物占据拔牙创空间,增加了拔牙窝感染的风险,其降解速度与牙槽窝骨修复速度不匹配,可能妨碍了后期的骨改建过程;另一方面,临床上常用胶原膜作为屏障膜,其降解速度快,缺乏足够支撑作用,且缺乏成骨诱导能力。有研究表明,在拔牙后的4个月,仅使用生物屏障膜封闭牙槽窝,相较于骨移植物配合生物屏障膜联合使用封闭的牙槽窝,有更多骨组织生成。这可能是由于,相比骨移植物的使用,牙槽窝内根方及中部血凝块作为天然骨形成基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膜本体,所述屏蔽膜本体的骨腔侧上分布有沟槽,所述屏蔽膜本体中分布有生物活性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膜本体,所述屏蔽膜本体的骨腔侧上分布有沟槽,所述屏蔽膜本体中分布有生物活性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本体为层体,所述屏蔽膜本体的厚度为100um~1mm,所述屏蔽膜本体的骨腔侧上设有创口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本体具有生物相容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本体拉伸强度为0.5~15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本体的材料为丝素蛋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杰,蒋欣泉,殷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