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38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包括有输入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以及基准电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基准电压模块电连接,解决传统硬件电阻电容控制开关机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和关机静音过程的竞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和后级功放开关机冲击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电学上的时序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音响的开关机时会产生“电流的冲击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会使用简单的电阻和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即开机时给电容慢速充电实现开机延时来实现静音,关机给电容快速放电实现立即静音从而防止开关机电流冲击声的出现。但是,现有的一些电阻和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问题1:在关机的时候电容通过电阻快速放电来实现快速静音,其实现原理是当电容的电压低于某个电压值,才能使电路静音,这样和关机掉电过程是一个竞争关系,存在一定几率的竞争失败情况。特别是对于有自动启停的汽车,由于电压下降次数多,随着竞争次数增加,也会在启动过程随机出现冲击声。而且竞争过程也无法顺序控制后级功放开关机,导致后级功放出现冲击是的情况增加。问题2:在电压波动的时候,特别是在汽车电器应用场合,会由于其他电器的工作导致12V电压不稳,延时控制会不准确,造成有时候开机声音出得慢,有时候声音出得快的不一致现象。问题3:针对电压不稳,延时控制会不准确的问题,某些DSP功放的做法是通过软件实现准确的时序控制,但是带来的问题是要求每个软件编程人员,要对音频系统开关时序有足够理解和重视,才能保证开发过程中其他代码不会对时序控制造成干扰。一旦代码编写过程不小心干涉了时许控制,也会出现开关机冲击声,而且后级功放没声音或者冲击声的出现,排查需要用到其他辅助仪器,降低软件功能开发效率。特别新旧老手交接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其电压稳定、延时控制精确;能有序地控制后级功放开关机,同时还具有时序控制程序简单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包括有输入模块1、控制模块2、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2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电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控制芯片U5的型号为运算放大器LM358。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有控制芯片U5、二极管D18、电阻R23、二极管D17和电阻R18,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控制芯片U5的引脚3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以及引脚5电连接,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正极与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负极电连接后接输入模块1,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8分别接正12V电压、电容C24的一端,所述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1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为HW_PW_LOCK端,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4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2接所述基准电压模块4,所述控制芯片U5引脚7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模块3的HW_nMute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6与所述基准电压模块4电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输入模块1包括有PW_ON输入端,所述PW_ON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6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6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后接地,所述三级管Q4的集电极接正5V电压,三极管Q3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电连接后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正极、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负极电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输出模块3包括有发光二极管D3、D25,电阻R1、R2、R4、R5、R56,电容C1,三极管Q1、Q2,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3正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56的一端为REMO信号的输出端,电阻R5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5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5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入HW_nMute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6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接正12V电压、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基极、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R4的另一端与三级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基准电压模块4包括有稳压二极管D110,所述稳压二极管D110的正极与电容C13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10的正极与电容C130之间的结点接地,稳压二极管D110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54的一端、电容C13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10的负极与电容C130之间的结点为+Pref端,所述+Pref端分别接入控制芯片U5的引脚2和引脚6,所述电阻R154的另一端电连接正12V电压。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传统硬件电阻电容控制开关机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和关机静音过程的竞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和后级功放开关机冲击声。2、编程人员无需再花时间去编写时序控制代码,且不存代码开发过程中的误操作问题,和在新旧人员交接过程由于不了解时序控制,导致增加后期工作量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代码的维护成本,提高代码的编写效率。3、硬件通过对该线路的建模,模块化设计减少了在时序控制线路上的重复劳动,提升硬件设计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原理示图;图2是输入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路图;图3是输出模块的电路图;图4是基准电压模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包括有输入模块1、控制模块2、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2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型号为运算放大器LM358。在本实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有控制芯片U5、二极管D18、电阻R23、二极管D17和电阻R18,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控制芯片U5的引脚3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以及引脚5电连接,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正极与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负极电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入模块(1)、控制模块(2)、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2)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入模块(1)、控制模块(2)、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2)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3)以及基准电压模块(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DSP功放上的纯硬件时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有控制芯片U5、二极管D18、电阻R23、二极管D17和电阻R18,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控制芯片U5的引脚3电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30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以及引脚5电连接,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另一端电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18和电阻R23并联后的正极与所述D17和电阻R18并联后的负极电连接后接输入模块(1),所述控制芯片U5的引脚8分别接正12V电压、电容C24的一端,所述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闻歌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