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青洁专利>正文

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71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体模型演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体模型不可以调节,从而导致不便于教学,不便于展示含胸驼背等一系列因肌肉无力或过紧引起体态不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的背部设有多个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上均连接有多根传力件,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传力件的松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力件模拟人体肌肉,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模型本体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模型本体的教学展示,也便于展示含胸驼背等一系列因肌肉无力或过紧引起体态不对的问题。

An adjustable mannequ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
本技术涉及人体模型演示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
技术介绍
人体模型是以人体参数为基础建立的,它可以用来准确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征,是研究、分析、设计、试验和评价人机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种辅助工具。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关于人体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按照形式分,人体模型可以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字仿真模型等;按照用途来分,可以分为设计用的人体模型,工作姿态用的人体模型,分析动作用的人体模型,以及匹配人机界面用的人体模型等。而在实验教学方面也会用到不少人体模型。现有技术中的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模型本体包括头部、脚部、手部和身部,通过对人体模型的展示,可以方便教学,方便人们对人体构造、筋骨、肌肉等的了解。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人体模型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不能很好的展示出人体驼背含胸的状态。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调节的人体模型,以更加方便的展示出人体驼背含胸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体模型不可以调节,从而导致不便于教学,不便于展示含胸驼背等一系列因肌肉无力或过紧引起体态不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传力件模拟人体肌肉,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模型本体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模型本体的教学展示,也便于展示含胸驼背等一系列因肌肉无力或过紧引起体态不对的问题。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的后侧设有多个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上均连接有多根传力件,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传力件的松紧。工作原理:当需要演示人体驼背、含胸、颈椎问题、腰间盘问题等形成原因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由传力件模拟人体肌肉,当调节机构使传力件张紧时,就如人体肌肉张紧,当调节机构使传力件松开时,就如人体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此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的调节可以模拟模型本体的弯曲程度、全身肌肉的松紧程度,从而方便对模型本体的教学展示,方便模仿矫正驼背、含胸、颈椎问题、腰间盘问题。另外,该调节机构可以设在模型本体的全身任何有助于教学展示的位置,该人体模型可以是骨骼模型,肌肉松弛模型本体的体态变化,会引起骨骼的变形,很常见的就是腰间盘突出,还有颈椎突出,坐久低头引起的部分肌肉无力等问题,也可以通过传力件对人体肌肉的模拟得以展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型本体内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可在其内旋转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调节孔间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所述传力件缠绕在调节杆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在调节孔内的内螺纹和调节杆外表面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与调节孔间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模型本体的背面还设有多个连接环,所述传力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传力件为皮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传力件模拟人体肌肉,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模型本体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模型本体的教学展示,也便于展示含胸驼背等一系列因肌肉无力或过紧引起体态不对的问题。(2)本技术中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型本体内的调节板,调节板上开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可在其内旋转的调节杆,调节杆与调节孔间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传力件缠绕在调节杆上。当调节杆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传力件会缠绕在调节杆上,传力件模拟肌肉会张紧;当调节杆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传力件会从调节杆上旋下来,传力件模拟肌肉会松弛。(3)本技术中固定机构包括设在调节孔内的内螺纹和调节杆外表面的外螺纹,调节杆与调节孔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的进给量较少,所以调节杆的调节精度高,且螺纹具有自锁性,调节杆可以随时停止旋转。(4)本技术中模型本体的背面还设有多个连接环,传力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通过连接环可以方便传力件连接模型本体上;传力件为皮筋,皮筋具有弹性,且便于缠绕在调节杆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含胸驼背时的侧面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非含胸驼背时的侧面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板与调节杆连接时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板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模型本体,2调节杆,21外螺纹,3传力件,4连接环,5调节板,51调节孔,52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模型本体1的后侧设有多个调节机构,每个调节机构上均连接有多根传力件3,调节机构可调节传力件3的松紧。工作原理:当需要演示人体驼背、含胸、颈椎问题、腰间盘问题等形成原因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3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由传力件3模拟人体肌肉,当调节机构使传力件3张紧时,就如人体肌肉张紧,当调节机构使传力件3松开时,就如人体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此通过调节机构对传力件3的调节可以模拟模型本体1的弯曲程度、全身肌肉的松紧程度,从而方便对模型本体1的教学展示,方便模仿矫正驼背、含胸、颈椎问题、腰间盘问题。另外,该调节机构可以设在模型本体1的全身任何有助于教学展示的位置,该人体模型可以是骨骼模型,肌肉松弛模型本体1的体态变化,会引起骨骼的变形,很常见的就是腰间盘突出,还有颈椎突出,坐久低头引起的部分肌肉无力等问题,也可以通过传力件3对人体肌肉的模拟得以展示。实施例2:如图1-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调节机构等的一种优选结构。即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型本体1内的调节板5,调节板5上开有调节孔51,调节孔51内设有可在其内旋转的调节杆2,调节杆2与调节孔51间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传力件3缠绕在调节杆2上。当调节杆2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传力件3会缠绕在调节杆2上,传力件3模拟肌肉会张紧;当调节杆2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传力件3会从调节杆2上旋下来,传力件3模拟肌肉会松弛。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设在调节孔51内的内螺纹52和调节杆2外表面的外螺纹21,调节杆2与调节孔51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的进给量较少,所以调节杆2的调节精度高,且螺纹具有自锁性,调节杆2可以随时停止旋转。优选的,模型本体1的背面还设有多个连接环4,传力件3的另一端与连接环4连接,通过连接环4可以方便传力件3连接模型本体1上;传力件3可以是皮筋,皮筋具有弹性,且便于缠绕在调节杆2上,同样的其他便于缠绕在调节杆2上,且便于模拟人体肌肉的物件也可作为传力件。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如上即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技术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的后侧设有多个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上均连接有多根传力件(3),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传力件(3)的松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的后侧设有多个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上均连接有多根传力件(3),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传力件(3)的松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型本体(1)内的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上开有调节孔(51),所述调节孔(51)内设有可在其内旋转的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2)与调节孔(51)间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所述传力件(3)缠绕在调节杆(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洁
申请(专利权)人:李青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