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37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管的底端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设置有漏斗,所述气管的底端位于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头,所述膨胀阀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多组散热管、膨胀阀与冷凝管,使得冷却液的温度能够及时的下降,便于在气管内将空气的热量吸收,能够有效的将冷凝管凝结的水,通过漏斗排出气管,减少冷凝水对气管的锈蚀,可以防止外界杂质通过漏斗进入气管,对气管造成污染,在通过超声波加湿头对定量的水进行雾化,能够精准的控制加湿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为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洁净区一般需要保持无尘,温度一定,湿度一定,需要对新风机通入的气流进行湿度的均匀调节,以保证洁净区内空气保持在一定的湿度,减少对试验、生产的影响,对湿度调节有一般为加湿除湿两种方式,加湿一般有震动、蒸汽、雾化等方式,除湿一般有烘干、冷凝、过滤等方式。如今市场上使用的新风机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除湿时一般采用过滤的方法,效率低下,且过滤的水分无法及时的排出气管内,易使气管锈蚀,降低使用寿命,且加湿一般采用蒸汽加湿,高温会影响洁净区的温度变化,且可控性差,无法精准的进行加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冷凝效果不高、冷凝水无法及时排除、无法精准的进行加湿的问题,提供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管的底端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设置有漏斗,所述气管的底端位于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头,所述超声波加湿头的外侧设置有聚水环,所述气管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气管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底端设置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优选地,所述漏斗贯穿气管的底端,所述漏斗位于冷凝管的正下方,所述漏斗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加湿头贯穿气管的底端,所述超声波加湿头位于进气口与漏斗之间,所述超声波加湿头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设置有多组,所述冷凝管对于散热管也设置有多组,所述冷凝管完全位于气管的内部。优选地,所述聚水环的高度大于超声波加湿头的高度,所述聚水环也贯穿气管的底端。优选地,所述冷凝管与散热管的材质都由紫铜构成,所述散热管的直径大于冷凝管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多组散热管、膨胀阀与冷凝管,能够使冷凝管内的冷却液,通过多组膨胀阀在散热管内进行散热,使得冷却液的温度能够及时的下降,便于在气管内将空气的热量吸收,且设置有多组冷凝管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有效解决了冷凝效果不高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漏斗与滤网,能够有效的将冷凝管凝结的水,通过漏斗排出气管,减少冷凝水对气管的锈蚀,且设置有滤网,可以防止外界杂质通过漏斗进入气管,对气管造成污染,有效解决了冷凝水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3.通过设置的聚水环与超声波加湿头,能够通过水管向聚水环通入定量的水,在通过超声波加湿头对定量的水进行雾化,能够精准的控制加湿的水量,有效解决了无法精准的进行加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冷凝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雾化系统示意图。图中:1、气管;2、进气口;3、水管;4、排水管;5、散热管;6、超声波加湿头;7、漏斗;8、冷凝管;9、压缩机;10、膨胀阀;11、聚水环;12、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压缩机(型号为:KVP04-1.1-12)的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4,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气管1,气管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气管1的底端设置有水管3,水管3的顶端设置有漏斗7,气管1的底端位于水管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头6,超声波加湿头6的外侧设置有聚水环11,气管1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气管1的散热管5,散热管5的底端设置有膨胀阀10,膨胀阀10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8,冷凝管8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9。请着重参阅图2,漏斗7贯穿气管1的底端,漏斗7位于冷凝管8的正下方,漏斗7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使得冷凝管8上凝结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漏斗7排出气管1内,减少冷凝水对气管1的锈蚀,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请着重参阅图2,超声波加湿头6贯穿气管1的底端,超声波加湿头6位于进气口2与漏斗7之间,超声波加湿头6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12,使得加湿处位于冷凝系统之前,在加湿过度时,能够通过冷凝系统对多余的水分进行冷凝,减少对洁净区湿度平衡的破坏。请着重参阅图3,散热管5设置有多组,冷凝管8对于散热管5也设置有多组,冷凝管8完全位于气管1的内部,多组散热管5与冷凝管8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冷凝的效率,提高空气中水分去除的速度,提高装置的示意效率。请着重参阅图4,聚水环11的高度大于超声波加湿头6的高度,聚水环11也贯穿气管1的底端,使得聚水环11内的水能够被超声波加湿头6雾化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减少水的残留或者进入气管1的几率,减少气管1或者聚水环11发生锈蚀的可能。请着重参阅图3,冷凝管8与散热管5的材质都由紫铜构成,散热管5的直径大于冷凝管8的直径,能够使冷却液在散热管5内充分的增加体积降低压强,提高冷却液的散热效率。工作原理:将装置与外界电源接通,使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首先,通过进气口2向气管1内通入空气,空气经过新风机的处理,当空气湿度小于标准湿度时,启动雾化系统,根据湿度的差距,水管3向聚水环11内不断加入适量的水,与此同时超声波加湿头6启动,将聚水环11内的水不断雾化蒸发,提高空气中的湿度,直至湿度到达标准湿度,如果湿度超过标准湿度,则启动冷凝系统,关闭雾化系统,启动压缩机9,冷凝管8内的冷却液压缩流动,高压高温的冷却液经过散热管5的处理,成为高压常温的冷却液,高压常温的冷却液随后进入膨胀阀10内,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却液并回到气管1内,冷却液在气管1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水,冷却液也形成常温常压的冷却液,冷却液回到压缩机9处,形成一次循环,提高了对空气冷凝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冷凝管8上滴下,进入漏斗7中,并从漏斗7中排出气管1内,防止冷凝水对气管1的锈蚀,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调节好湿度的空气通过气管1进入到洁净区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所述气管(1)的底端设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的顶端设置有漏斗(7),所述气管(1)的底端位于水管(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头(6),所述超声波加湿头(6)的外侧设置有聚水环(11),所述气管(1)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气管(1)的散热管(5),所述散热管(5)的底端设置有膨胀阀(10),所述膨胀阀(10)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所述气管(1)的底端设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的顶端设置有漏斗(7),所述气管(1)的底端位于水管(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超声波加湿头(6),所述超声波加湿头(6)的外侧设置有聚水环(11),所述气管(1)的顶端设置有贯穿气管(1)的散热管(5),所述散热管(5)的底端设置有膨胀阀(10),所述膨胀阀(10)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区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7)贯穿气管(1)的底端,所述漏斗(7)位于冷凝管(8)的正下方,所述漏斗(7)的内部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甘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长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