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及方法,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包括箱体、用于监测车库室内外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送风腔、集风腔、功能腔和混风腔,所述送风腔内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腔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功能腔包括直流腔和除湿腔,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分别通过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均与所述混风腔连通,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相当于传统送风机使用,直接向地下车库送风,当室外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可开启除湿功能,使补风先除湿处理后再送入车壳内,且可根据相差露点温度的多少调节除湿量,使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库通风机除湿
,尤其涉及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车库需要日常通风,去除车库内尾气及其他有害气体。日常也通过通风方式来降低车库的湿度。但在黄梅季或室外空气湿度大时,通风已不能起到除湿效果,这时通风只会加剧车库潮湿现象,但如果关闭通风,则有害气体聚集,对车库空气品质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车库的除湿通常采用移动除湿机的形式进行除湿。移动除湿机一次控制的范围比较有限,通风效果并不佳,且移动除湿机直接暴露在车库中,易受车辆及行人影响,有安全隐患,电线直接裸露在外,排水也不畅,存在种种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方便使用的除湿设备方便车库内的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及方法,满足车库除湿补风需要,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包括箱体、用于监测车库室内外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送风腔、集风腔、功能腔和混风腔,所述送风腔内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腔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功能腔包括直流腔和除湿腔,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分别通过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均与所述混风腔连通,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分别与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集风腔内,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外。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为机械风阀,所述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包括与所述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两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积水盘和与所述积水盘连通设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输出端穿出所述箱体的侧壁。可选地,所述混风腔的腔壁上设有多孔消音棉。以及,一种车库补风除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述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将所述车库补风除湿装置的送风腔通过送风管与地下送风井连接,所述车库补风除湿装置的混风腔通过送风管与地下车库送风管网连接;通过温湿度监测装置测定车库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将所述监测数据传输至集中控制器中进行计算室内露点温度和室外露点温度,比较所述室外露点温度和所述室内露点温度,并进行判定是否需要除湿;若所述室外露点温度高于所述室内露点温度,判定不需要除湿,打开第一风阀、关闭第二风阀;若所述室外露点温度低于所述室内露点温度,判定需要除湿,通过集中控制器调节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的开启角度,控制所述除湿装置运行。可选地,当判定需要除湿,通过以下步骤调节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的开启角度,包括:若所述室外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1℃以内时,调节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至所述第一风阀开启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若室外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在1℃-3℃之间时,调节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至所述第一风阀开启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若室外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3℃以上时,关闭所述第一风阀、开启所述第二风阀。可选地,在所述控制除湿装置运行的步骤中,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风阀的开启角度变频控制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室外露点温度高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可相当于传统送风机使用,直接向地下车库送风,当室外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可开启除湿功能,使补风先除湿处理后再送入车壳内,且可根据相差露点温度的多少调节除湿量,使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库补风除湿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安装于地下车库送风管40上,送风管40的输入端连接地下送风井50、输出端连接于地下车库送风管网,使空气可由地下送风井50流经送风管40进入本装置再由送风管40流经地下车库送风管网进入车库,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可落地式设置也可吊挂安装,如图2所示,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包括镀锌钢板制成的箱体10、用于监测车库室内外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位于箱体10内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送风腔、集风腔14、功能腔和混风腔15,送风腔内设有送风机11,送风腔与集风腔14连通,通过送风机11向集风腔14内注入空气,功能腔包括直流腔和除湿腔30,其中直流腔和除湿腔30可上下层设置也可左右设置(图2中所示为上下层设置),直流腔和除湿腔30分别通过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与集风腔14连通,直流腔和除湿腔30均与混风腔15连通,除湿腔30内设有除湿装置,温湿度监测装置、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分别与集中控制器20电性连接。温湿度监测装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集中控制器20,由集中控制器20进行计算判断所需的除湿量。当无需除湿时,第一风阀12打开、第二风阀13关闭时,此时空气由直流腔流入车库,此时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可当正常的车库补送风机11使用,保证日常通风。当需要除湿且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都处于开启状态时,可对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进行除湿,再由混风腔15进行混合均匀后排入车库内,并根据除湿量调节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的开启角度。更优的,送风机11可与集中控制器20电性连接,使送风机11工作状态可根据车库日常排风补风量和消防排烟补风量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1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1位于集风腔14内,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2位于箱体10外,通过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1监测流入集风腔14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通过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2监测车库室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并将数据经过信号线传输至集中控制器20。基于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第一风阀12和第二风阀13为机械风阀,集中控制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监测车库室内外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送风腔、集风腔、功能腔和混风腔,所述送风腔内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腔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功能腔包括直流腔和除湿腔,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分别通过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均与所述混风腔连通,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分别与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监测车库室内外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送风腔、集风腔、功能腔和混风腔,所述送风腔内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腔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功能腔包括直流腔和除湿腔,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分别通过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与所述集风腔连通,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除湿腔均与所述混风腔连通,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分别与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集风腔内,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为机械风阀,所述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开启角度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与所述集中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两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积水盘和与所述积水盘连通设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输出端穿出所述箱体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补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腔的腔壁上设有多孔消音棉。
6.一种车库补风除湿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曲荣硕,高义峰,殷晶晶,宋沿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