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79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包括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管内部吸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位于所述风管内部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升降机构活动连接的送风机构。通过设置的吸风机构能够输送风,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起到稳定吸风机构,升降机构能够起到调节缓冲机构的位置,能够为吸风机构与输送缓冲机构进行调节位置,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和吸风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缓冲机构对吸风机构进行减震。支板能够使得风机发生小范围幅度的晃动,从而降低了风机对风管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
本技术属于抗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风机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震动,当风机在高速转动的时候不但会产生震动还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影响到风机的使用寿命,而且目前的风机在减震的方面一般均是采用直接在风机的底部固定弹簧,直接固定的弹簧虽然能够给风机减震,但是不能够消除风机在运行时候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而且弹簧的连接不稳定,在高速转动的时候风机晃动的非常明显,风机会带动输风的管道一起晃动,这样就会使得风机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具有抗震稳定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包括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管内部吸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位于所述风管内部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升降机构活动连接的送风机构。通过设置的吸风机构能够输送风,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起到稳定吸风机构,升降机构能够起到调节缓冲机构的位置,能够为吸风机构与输送缓冲机构进行调节位置,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和吸风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缓冲机构对吸风机构进行减震。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风管内侧壁的支板,设置在支板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内部的限位槽,贯穿所述连接板内部与所述支板固定的连接销。通过设置的支板固定在风管的内壁,从而起到稳定支板的功能,支板上方的连接板能够起到稳定连接风机的功能,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得风机发生小范围幅度的晃动,从而降低了风机对风管的影响。优选的,所述吸风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机构支撑的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顶部的上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上传动杆侧壁的第一风叶,所述风机与连接板固定。通过设置的传动杆能够将风机的动能传递给第一扇叶,第一扇叶进行吹风。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固定机构内部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底部且与所述限位杆相互垂直的抵板,设置在所述抵板内部的两个第一弹簧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槽内部的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槽内部的且与所述第一弹簧相连接的挤压块,设置在所述挤压块一端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所述第一弹簧槽内部的另一所述第一弹簧通过挤压块连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槽相适配,所述抵板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起到对风机产生震动的时候进行减震,由于风机的底部与弧形杆相抵触,由于弧形杆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很好的起到缓冲减震的功能,风机在发生震动的时候会挤压弧形杆,弧形杆的两端会推动挤压块对第一弹簧挤压,第一弹簧会被压缩,抵板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从而使得缓冲机构进行升降,调节缓冲机构和风机的冲击距离,由于有两个缓冲机构在对风机进行减震的时候较为稳定,第一弹簧会抵压弧形杆让风机复位,通过设置的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能够保证限位杆在竖直移动的时候对升降机构进行竖直升降。优选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风机底部且与所述风机连接的下传动杆,风机是双向传动的风机,风机转动能够带动传动杆同步转动,设置在所述下传动杆上的第二风叶。通过设置的第二风叶,能够帮助吸风机构快速吸风,第二风叶和第一风叶均是采用螺旋叶,并且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的螺旋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下传动杆上的外螺纹,套设在所述下传动杆上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套,设置在所述螺纹套侧壁的两个缓冲筒,设置在所述缓冲筒内部的第二弹簧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槽内部的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顶部且位于所述缓冲筒内部的压板,设置在所述压板顶部并穿过所述缓冲筒内部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机构内的抵板固定。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能够起到调节缓冲机构进行升降,通过设置的螺纹套和下传动杆表面的外螺纹的配合,由于下传动杆的转动,会使得螺纹套跟随下传动杆转动,但是由于限位杆的存在,在下传动杆转动的时候,螺纹套会实现上升或者下降,从而起到调节缓冲机构的升降,螺纹套的升降会带动顶杆升降,顶杆升降带动抵板升降,抵板带动限位杆升降,从而实现缓冲机构能够对升降机构进行限定,从而使得升降机构只能进行上升和下降,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能够带动缓冲机构进行上升和下降。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下传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10-20毫米的外螺纹23。通过设置的外螺纹23能够起到对螺纹套22的距离移动进行限制,使得升降机构的调节距离合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吸风机构将风输送,通过设置的送风机构能够起到辅助送风的功能,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实现缓冲机构能够对升降机构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从而使得升降机构只能进行上升和下降,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能够带动缓冲机构进行上升和下降。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的俯视图;图中:1、风机;2、第一风叶;3、上传动杆;4、第二风叶;5、下传动杆;6、风管;7、连接销;8、连接板;9、支板;10、抵板;11、第一弹簧槽;12、第一弹簧;13、挤压块;14、弧形杆;15、限位杆;16、限位槽;17、顶杆;18、压板;19、第二弹簧槽;20、缓冲筒;21、第二弹簧;22、螺纹套;23、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包括风管6,设置在所述风管6内部吸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位于所述风管6内部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升降机构活动连接的送风机构。通过设置的吸风机构能够输送风,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起到稳定吸风机构,升降机构能够起到调节缓冲机构的位置,能够为吸风机构与输送缓冲机构进行调节位置,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和吸风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缓冲机构对吸风机构进行减震。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风管6内侧壁的支板9,通过设置的支板9固定在风管6的内壁,从而起到稳定支板9的功能,支板9上方的连接板8能够起到稳定连接风机1的功能,设置在支板9上的连接板8,设置在连接板8内部的限位槽16,贯穿所述连接板8内部与所述支板9固定的连接销7。支板9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得风机1发生小范围幅度的晃动,从而降低了风机1对风管6的影响。所述吸风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机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管内部吸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位于所述风管内部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升降机构活动连接的送风机构;/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风管内侧壁的支板,设置在支板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内部的限位槽,贯穿所述连接板内部与所述支板固定的连接销;/n所述吸风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机构支撑的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顶部的上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上传动杆侧壁的第一风叶,所述风机与连接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管内部吸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位于所述风管内部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风机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升降机构活动连接的送风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风管内侧壁的支板,设置在支板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内部的限位槽,贯穿所述连接板内部与所述支板固定的连接销;
所述吸风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机构支撑的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顶部的上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上传动杆侧壁的第一风叶,所述风机与连接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机抗震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固定机构内部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底部且与所述限位杆相互垂直的抵板,设置在所述抵板内部的两个第一弹簧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槽内部的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槽内部的且与所述第一弹簧相连接的挤压块,设置在所述挤压块一端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军王一龙马彩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恒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