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拉伸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7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供电组件和可伸缩式手持部,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与风扇主体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与风扇主体电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伸缩组件和手柄,所述伸缩组件与手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柄中,所述手柄另一端与风扇主体连接。通过供电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风扇主体的电能的提供,通过将手持部设置为收缩式,方便手持部的根据长短的需要进行拉伸,收缩后手持部整体长度变小,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拉伸风扇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拉伸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人们外出时难免会遇到没有风扇和空调的时刻,为了能够使人们外出时能够随时用到风扇,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便携式的手持风扇,然而这些便携式手持风扇往往不可折叠,所占据的空间较大,携带起来还是不太方便。在公告号为“CN206943037U”名称为“一种手持式折叠迷你风扇”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折叠迷你风扇,其结构包括可拆卸网罩、硅胶圈、风扇叶、风扇底罩、右手柄、转轴、防滑硅胶垫、开关按键、PCBA板、电池、手柄防滑硅胶套、左手柄,可拆卸网罩内部周边上设有的凸起通过硅胶圈与风扇底罩扣接在一起,硅胶圈的内部设有风扇叶,风扇底罩内部正中心通过螺杆与风扇叶垂直连接,PCBA板与电池均安装在右手柄的内部,开关按键的一端电连接在PCBA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左手柄与右手柄构成的一个手柄,可以180°无死角旋转;设有的硅胶圈可以自由变换组合,使风扇变为卡通风扇;且独特的风学设计,使风扇噪音小,风量大。以上专利中,通过转轴的设置实现了手柄与风扇底罩的灵活旋转,方便风扇的折叠收缩,但是以上专利中的风扇折叠后整体体积并未较小,反而增加了整个风扇的宽度,不便于携带,另外,该风扇独立设置,适配范围较窄,不便于推广使用,而且该风扇仅可手持,放置在桌面时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后体积较小、方便拆卸、可适配范围广、稳定性较好的一种手持拉伸风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高效、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更广的一种手持拉伸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供电组件和可伸缩式手持部,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与风扇主体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与风扇主体电连接。通过供电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风扇主体的电能的提供,通过将手持部设置为收缩式,方便手持部的根据长短的需要进行拉伸,收缩后手持部整体长度变小,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包括伸缩组件和手柄,所述伸缩组件与手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柄中,所述手柄另一端与风扇主体可拆卸式连接。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手持部的收缩功能,通过伸缩组件与手柄的可拆卸,方便将伸缩组件拆卸掉,便于该风扇的携带,同时拆卸掉伸缩组件后的手柄还可以与其他适配的被固件实现固定功能,方便该手持拉伸风扇的固定使用,避免仅能手持的尴尬。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组上壳、伸缩组下壳和伸缩组,所述伸缩组下壳固定在伸缩组下部,且所述伸缩组上壳一端固定在伸缩组的上部后在伸缩组中部形成拉伸空间,所述伸缩组上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伸缩组上壳通过连接槽与手柄可拆卸式连接。其中伸缩组上壳与伸缩组的固定方式以及伸缩组下壳与伸缩组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胶水密封,密封后避免伸缩组在拉伸后产生漏气等影响伸缩组件稳定性的情况。胶水密封的方式也保证了伸缩组件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伸缩组为可伸缩的褶皱体,类似于通用按压式的打气装置的按压部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上还设置有控压组件,所述控压组件与拉伸空间连通,当伸缩组伸缩时,所述控压组件用于控制拉伸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压力平衡。通过控压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伸缩组在拉伸或者收缩过程中拉伸空间的气压平衡,保证了该风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压组件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阵列式分布在伸缩组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底壳和手柄面壳,所述手柄底壳和手柄面壳围合后在中部形成供电容纳空间,在手柄底部形成连接柱,在手柄顶部形成连接扣,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供电容纳空间中,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大小适配,所述连接扣与风扇主体卡接。通过将供电组件设置在供电容纳空间中,实现了对供电组件的防护,连接柱的设置方便手柄与伸缩组件的连接,连接柱与连接槽大小适配,保证了手柄与伸缩组件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扣的设置方便手柄与风扇主体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的纵向横截面均为波浪形,所述伸缩组在波浪形的波峰和波谷处均可折叠,所述连接柱和连接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组,所述连接柱和连接槽通过螺纹组可拆卸式连接。伸缩组在波浪形的波峰和波谷处的可折叠实现了伸缩组的拉伸和收缩功能,连接柱和连接槽上相适配的螺纹组的设置在实现手柄与伸缩组件稳定连接的同时,又实现了手柄与伸缩组件的可拆卸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PCB、充电口和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手柄面壳正面上,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手柄面壳侧壁上,所述电池和PCB均设置在供电容纳空间中,且所述电池、按键和充电口均与PCB电连接,所述PCB与风扇主体电连接。通过供电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风扇主体电能的提供。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主体包括风扇底壳、风扇扇叶组件和风扇面壳,所述风扇面壳与风扇底壳可拆卸式连接后在中部形成扇叶容纳空间,所述风扇扇叶组件设置在扇叶容纳空间中,所述风扇底壳侧面向外延伸形成衔接管,所述风扇底壳通过衔接管与连接扣可拆卸式连接。衔接管的设置以及衔接管与连接扣的连接方便风扇主体与手柄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扣包括卡柱和卡槽,所述卡柱设置在手柄底壳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手柄面壳上,所述卡柱与卡槽相适配,所述衔接管呈筒状结构,所述衔接管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所述卡柱穿过定位环后与卡槽卡接。连接扣上卡柱与卡槽的设置实现了对定位环的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扣设置为两组,所述定位环设置为两个,两组连接扣分别与两个定位环位置相对。两组连接扣的设置以及两组连接扣与两个定位环的位置相对,保证了手柄与风扇主体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底壳中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风扇扇叶组件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柱与安装槽适配,所述风扇底壳上设置有导线板,所述导线板中设置有电线,所述PCB通过导线板中的电线与固定柱电连接,当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安装槽中后,所述固定柱与安装槽导电连通,所述安装槽与风扇扇叶组件电连接。固定柱与安装槽的设置实现了将风扇扇叶组件固定在风扇底壳上,导线板上电线的设置实现了供电组件对风扇扇叶组件的电能提供。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供电组件和可伸缩式手持部,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与风扇主体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与风扇主体电连接。通过供电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风扇主体的电能的提供,通过将手持部设置为收缩式,方便手持部的根据长短的需要进行拉伸,收缩后手持部整体长度变小,体积减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手持拉伸风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供电组件和可伸缩式手持部,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与风扇主体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与风扇主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供电组件和可伸缩式手持部,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手持部与风扇主体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与风扇主体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伸缩组件和手柄,所述伸缩组件与手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手柄中,所述手柄另一端与风扇主体可拆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组上壳、伸缩组下壳和伸缩组,所述伸缩组下壳固定在伸缩组下部,且所述伸缩组上壳一端固定在伸缩组的上部后在伸缩组中部形成拉伸空间,所述伸缩组上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伸缩组上壳通过连接槽与手柄可拆卸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底壳和手柄面壳,所述手柄底壳和手柄面壳围合后在中部形成供电容纳空间,在手柄底部形成连接柱,在手柄顶部形成连接扣,所述供电组件设置在供电容纳空间中,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大小适配,所述连接扣与风扇主体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的纵向横截面均为波浪形,所述伸缩组在波浪形的波峰和波谷处均可折叠,所述连接柱和连接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组,所述连接柱和连接槽通过螺纹组可拆卸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拉伸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