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2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包括设置在水源井旁侧的水源井控制柜和设置在水源井控制柜内的水源井控制单元,水源井控制单元包括水源井控制器和用于变频控制电潜泵工作的变频器,水源井控制器上连接有水源井通信模块以及均与三相电参采集模块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放空管上的放空电磁阀预先排出管内空气,避免水源井井口回压较大,启动电潜泵时启动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潜泵存在无法启动的问题,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潜泵,省电节能,利用倾斜的连接水管和止回阀配合积攒水流,排挤管内空气,降低管内压力,利用三相电参采集模块检测电潜泵故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
本技术属于油田水源井与供注水站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
技术介绍
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以保持油层压力,这个过程称为油田注水,油田注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向地层补充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注水井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决定着油田开发寿命的长短,注水井的水源来自地面上的供注水站,而供注水站的水源由一个水源井或多个水源井提供,现有的油田水源井与供注水站管理不规范,修井现场监督不到位,修井作业对水源井控制和通讯设备损坏较严重,发现问题需人工到现场排查,注水井供水供应不上,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多,且油田占地面积大,部分水源井位置偏远,通讯条件差,油田水源井与供注水站控制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设计新颖合理,利用放空管上的放空电磁阀预先排出管内空气,避免水源井井口回压较大,启动电潜泵时启动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潜泵存在无法启动的问题,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潜泵,省电节能,利用倾斜的连接水管和止回阀配合积攒水流,排挤管内空气,降低管内压力,利用三相电参采集模块检测电潜泵故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井旁侧的水源井控制柜和设置在水源井控制柜内的水源井控制单元,所述水源井控制单元包括水源井控制器和用于变频控制电潜泵工作的变频器,水源井控制器上连接有与远程监控主机通信的水源井通信模块以及用于采集电潜泵工作参数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三相电参采集模块与水源井控制器连接,电潜泵设置在水源井内,电潜泵的输出端通过水源井引水管与地面上的连接水管连通,连接水管依次通过输水管和限位管与储水罐进水管连通,水源井引水管伸出水源井的管段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连接水管和限位管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管靠近储水罐进水管的一端高于输水管与连接水管连接的一端,输水管与连接水管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水管和水源井引水管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连接水管上止回阀靠近水源井引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放空管,所述连接水管上止回阀远离水源井引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电磁流量计,放空管上安装有放空电磁阀,放空管上靠近连接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和水流传感器均与水源井控制器连接,放空电磁阀由水源井控制器控制。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与供电电源之间的供电线路上安装有电气开关,电气开关由水源井控制器控制。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井控制柜的顶部安装有防雨帽,所述水源井控制柜的底部安装有地脚支架。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与放空管的距离不大于20cm。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上位于放空电磁阀靠近连接水管的一侧安装有手动开关,所述放空管上位于放空电磁阀和手动开关之间的管壁上安装有感光传感器。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主机为SCADA远程监控系统,所述水源井控制器为PLC控制模块。上述的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井通信模块为光纤通信模块,所述光纤通信模块通过光纤与SCADA远程监控系统通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利用放空管上的放空电磁阀预先排出水源井引水管和连接水管的管内空气,避免水源井井口回压较大,启动电潜泵时启动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潜泵存在无法启动的问题,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潜泵,省电节能,同时水源井控制单元工作之前预先使止回阀至限位管末端的管内充满水排挤掉止回阀至限位管末端的管内空气,减少电潜泵驱动压力,功耗低,便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连接水管和限位管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管靠近储水罐进水管的一端高于输水管与连接水管连接的一端,输水管与连接水管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水管和水源井引水管连接的一端,利用倾斜的连接水管和止回阀配合积攒水流,排挤连接水管和输水管的管内空气,降低整个管路的管内压力,同时止回阀防止电潜泵停机后,水管中液体回流,水源井控制单元只有初次使用时需要预先使止回阀至限位管末端的管内充满水,水源井控制单元再次使用时,前一次停机时止回阀有效阻拦止回阀至限位管末端的管内水回流,高效稳定,使用效果好。3、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利用三相电参采集模块检测电潜泵故障,实现电潜泵启动、卡泵、干抽、过载、缺相、短路、欠压、过压、卸载九项保护功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利用放空管上的放空电磁阀预先排出管内空气,避免水源井井口回压较大,启动电潜泵时启动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潜泵存在无法启动的问题,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潜泵,省电节能,利用倾斜的连接水管和止回阀配合积攒水流,排挤管内空气,降低管内压力,利用三相电参采集模块检测电潜泵故障,效率高,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水源井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4—水源井控制器;5—电气开关;6—变频器;7—电潜泵;8—电流互感器;9—电压互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三相电参采集模块;12—压力传感器;13—电磁流量计;14—放空电磁阀;15—感光传感器;16—水流传感器;17—水源井通信模块;18—储水罐;19—储水罐进水管;21—水源井;22—水源井引水管;23—连接水管;24—输水管;25—水源井控制柜;26—防雨帽;27—地脚支架;28—放空管;29—手动开关;30—止回阀;31—供电电源;32—限位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水源井21旁侧的水源井控制柜25和设置在水源井控制柜25内的水源井控制单元,所述水源井控制单元包括水源井控制器4和用于变频控制电潜泵7工作的变频器6,水源井控制器4上连接有与远程监控主机通信的水源井通信模块17以及用于采集电潜泵7工作参数的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均通过三相电参采集模块11与水源井控制器4连接,电潜泵7设置在水源井21内,电潜泵7的输出端通过水源井引水管22与地面上的连接水管23连通,连接水管23依次通过输水管24和限位管32与储水罐进水管19连通,水源井引水管22伸出水源井21的管段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井(21)旁侧的水源井控制柜(25)和设置在水源井控制柜(25)内的水源井控制单元,所述水源井控制单元包括水源井控制器(4)和用于变频控制电潜泵(7)工作的变频器(6),水源井控制器(4)上连接有与远程监控主机通信的水源井通信模块(17)以及用于采集电潜泵(7)工作参数的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均通过三相电参采集模块(11)与水源井控制器(4)连接,电潜泵(7)设置在水源井(21)内,电潜泵(7)的输出端通过水源井引水管(22)与地面上的连接水管(23)连通,连接水管(23)依次通过输水管(24)和限位管(32)与储水罐进水管(19)连通,水源井引水管(22)伸出水源井(21)的管段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连接水管(23)和限位管(32)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管(32)靠近储水罐进水管(19)的一端高于输水管(24)与连接水管(23)连接的一端,输水管(24)与连接水管(23)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水管(23)和水源井引水管(22)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水管(23)上安装有止回阀(30),所述连接水管(23)上止回阀(30)靠近水源井引水管(22)的一侧设置有放空管(28),所述连接水管(23)上止回阀(30)远离水源井引水管(22)的一侧安装有电磁流量计(13),放空管(28)上安装有放空电磁阀(14),放空管(28)上靠近连接水管(23)的一端设置有水流传感器(16);/n压力传感器(12)、电磁流量计(13)和水流传感器(16)均与水源井控制器(4)连接,放空电磁阀(14)由水源井控制器(4)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井一体化智能综合控制保护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井(21)旁侧的水源井控制柜(25)和设置在水源井控制柜(25)内的水源井控制单元,所述水源井控制单元包括水源井控制器(4)和用于变频控制电潜泵(7)工作的变频器(6),水源井控制器(4)上连接有与远程监控主机通信的水源井通信模块(17)以及用于采集电潜泵(7)工作参数的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电流互感器(8)、电压互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均通过三相电参采集模块(11)与水源井控制器(4)连接,电潜泵(7)设置在水源井(21)内,电潜泵(7)的输出端通过水源井引水管(22)与地面上的连接水管(23)连通,连接水管(23)依次通过输水管(24)和限位管(32)与储水罐进水管(19)连通,水源井引水管(22)伸出水源井(21)的管段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连接水管(23)和限位管(32)均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管(32)靠近储水罐进水管(19)的一端高于输水管(24)与连接水管(23)连接的一端,输水管(24)与连接水管(23)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水管(23)和水源井引水管(22)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水管(23)上安装有止回阀(30),所述连接水管(23)上止回阀(30)靠近水源井引水管(22)的一侧设置有放空管(28),所述连接水管(23)上止回阀(30)远离水源井引水管(22)的一侧安装有电磁流量计(13),放空管(28)上安装有放空电磁阀(14),放空管(28)上靠近连接水管(23)的一端设置有水流传感器(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兴陈云魏建红卢刚刘勇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嘉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