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8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窗户,包括窗框本体和与窗框本体转动连接的窗扇,所述窗框本体在与窗扇转动连接处加设有控制窗扇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加设在窗框本体和窗扇转动连接处的转轴、加设在窗框本体上用于控制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轴与窗框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窗扇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开合功能,方便人们开合窗户的效果。

An automatic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窗户
本技术涉及窗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窗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户一般是需要手工控制开合的,但是有些窗户设置的位置比较高,如需开合窗户,必须要借助凳子或者梯子,开合窗户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窗户,其具有自动开合功能,方便人们开合窗户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窗户,包括窗框本体和与窗框本体转动连接的窗扇,所述窗框本体在与窗扇转动连接处加设有控制窗扇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加设在窗框本体和窗扇转动连接处的转轴、加设在窗框本体上用于控制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轴与窗框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窗扇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户闭合需要打开时,正向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窗扇向远离窗框本体的方向转动,直到打开角度符合人们需要为止,当窗户处于打开状态需要闭合时,反向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轴反向转动,转轴带动窗扇向靠近窗框本体的方向转动,直到两者完全抵触为止,通过加设控制机构,实现了窗户自动开合的功能,方便了人们开合窗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电机水平设置在窗框本体上,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在窗框本体上,所述转动电机与转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水平设置,转轴竖直竖直,通过连接组件实现由水平转动带动竖直转动,进而使该窗户适用于大多数的生活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转动电机同轴固结的蜗杆和与转轴固结并与蜗杆啮合使用的涡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将连接组件设置为蜗轮蜗杆,一是满足了水平转动转向竖直转动,二是蜗轮蜗杆带有自锁功能,三是,通过调节涡轮和蜗杆的齿条配合比例,进而方便人们实现任意角度开合窗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本体上开设有容纳转动电机和连接组件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转动电机和连接组件占用外部空间,进而达到整体结构整齐、美观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窗扇连接处加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窗扇固结的第一半圆环和与窗扇铰接的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组合成一个抱紧转轴的圆形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通过锁紧件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窗扇安装在转轴上时,先将锁紧件打开,将第二半圆环相远离第一半圆环的方向转动,直到转轴能放置进第一半圆环内为止,然后将第二半圆环相靠近第一半圆环的方向转动,直到第二半圆环抵触转轴为止,然后拧紧螺栓即可;当需要拆卸时,反向操作该步骤即可。通过加设固定组件,方便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更换窗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设置为穿过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松卸螺栓即可打开锁紧件,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固定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半圆环的第二半圆环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是减少固定组件的空间占用,而是对窗扇起到一个限制位置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和转轴三者之间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未穿透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定位杆在连接处均加设有磁铁,且两者通过磁吸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设定位杆,防止了窗扇在固定组件的连接下跟随转轴转动时,窗扇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影响自动开合窗户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加设有至少两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设多组固定组件,将转轴与窗扇的力均分成若干份,减少固定组件所收到的应力,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加设控制机构,实现了窗户自动开合的功能,方便了人们开合窗户;2.通过加设涡轮蜗杆,实现了窗户的自锁功能;3.通过加设固定组件,方便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更换窗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体现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体现控制机构与窗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体现固定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固定组件与转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本体;11、密封盖;2、窗扇;3、控制机构;31、转轴、32、转动电机;33、连接组件;331、涡轮;332、蜗杆;4、固定组件;41、第一半圆环、42、第二半圆环;43、锁紧件;431、螺栓;5、容纳槽;6、定位杆;61、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窗户,包括窗框本体1和窗扇2,结合图2和图3,窗框本体1与窗扇2之间设置有控制窗扇2转动的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包括转轴31和转动电机32,窗框本体1与窗扇2连接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转轴31的凹槽,转轴31放置在凹槽内,并与凹槽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窗框本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容纳转动电机32的凹槽,转动电机32水平固结在凹槽内,转动电机32凸出凹槽的位置加设有密封盖11,为了节省空间,转动电机32水平设置,转动电机32与转轴31通过连接组件33连接在一起,连接组件33包括涡轮331和蜗杆332,蜗杆332与转动电机32的转动轴同轴固结,涡轮331水平固结在转轴31正对蜗杆332的位置。当窗户处于闭合状态需要打开时,正向启动转动电机32,转动电机32带动蜗杆332转动,蜗杆332带动涡轮331转动,涡轮331带动转轴31转动,转轴31带动窗扇2向远离窗框本体1的方向转动,直到开合角度达到人们需要为止,关闭转动电机32;当窗户处于打开状态需要闭合时,反向启动转动电机32,转动电机32带动蜗杆332反向转动,蜗杆332带动涡轮331反向转动,涡轮331带动转轴31反向转动,转轴31带动窗扇2向靠近窗框本体1的方向转动,直到窗扇2与窗框本体1完全抵触为止,通过加设控制机构3,通过启动转动电机32可以实现窗扇2的自动开合状态,进而方便了开合窗户。如图5和图6所示,转轴31与窗扇2通过固定组件4可拆卸连接,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半圆环41和第二半圆环42,第一半圆环41的一端固结在窗扇2上,并与第二半圆环42铰接,第一半圆环41的另一端和第二半圆环42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43固定连接,锁紧件43设置为穿过第一半圆环41和第二半圆环42的螺栓431,第一半圆环41和第二半圆环42在螺栓431的固定下形成一个抱紧转轴31的圆形环。当需要将窗扇2安装在转轴31上时,先将固定组件4打开,松卸螺栓431,将第二半圆环42相远离第一半圆环41的方向转动,直到转轴31能放置进第一半圆环41内为止,然后将第二半圆环42相靠近第一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窗户,包括窗框本体(1)和与窗框本体(1)转动连接的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本体(1)在与窗扇(2)转动连接处加设有控制窗扇(2)开合的控制机构(3);/n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加设在窗框本体(1)和窗扇(2)转动连接处的转轴(31)、加设在窗框本体(1)上用于控制转轴(31)转动的转动电机(32);所述转轴(31)与窗框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1)与窗扇(2)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窗户,包括窗框本体(1)和与窗框本体(1)转动连接的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本体(1)在与窗扇(2)转动连接处加设有控制窗扇(2)开合的控制机构(3);
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加设在窗框本体(1)和窗扇(2)转动连接处的转轴(31)、加设在窗框本体(1)上用于控制转轴(31)转动的转动电机(32);所述转轴(31)与窗框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1)与窗扇(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32)水平设置在窗框本体(1)上,所述转轴(31)竖直设置在窗框本体(1)上,所述转动电机(32)与转轴(31)通过连接组件(3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3)包括与转动电机(32)同轴固结的蜗杆(332)和与转轴(31)固结并与蜗杆(332)啮合使用的涡轮(3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本体(1)上开设有容纳转动电机(32)和连接组件(33)的容纳槽(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都李林生汤中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兰天方圆铝塑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