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76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包括: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变形缝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变形缝的宽度;填充于变形缝内的填缝层;填充于凹槽内且覆盖于填缝层的填槽层;两端开口且内部贯通的多个注浆管和检测管,间隔插设于凹槽内且外端和墙体内侧面齐平;通过注浆管注入凹槽内直到检测管冒浆时停止注入的注浆层;涂设于墙体内侧面且覆盖填槽层的防水砂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浆管向凹槽内注浆,以渗透到凹槽内可能存在的缝隙内,填充连接填槽层和凹槽的内壁,加强凹槽内的密实度。防水砂浆层加强对变形缝的封堵防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群体建筑小区都是带地下人防或汽车库,在车库与高层的位置都会有一个连通口相接。由于工程水文地质、结构刚度和温度变形变化,结构设计时,墙体上一般设置有变形缝。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下室埋置深度、土层性质、动水压力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结构的变形变化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连通口变形缝渗漏现象多有发生,堵漏难度很大。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变形缝内设置橡胶止水板实现防水封堵,但是墙体的对应于变形缝的表面没有防护仍然存在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变形缝内设置橡胶止水板实现防水封堵,但是墙体的对应于变形缝的表面没有防护仍然存在渗漏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包括: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所述变形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所述变形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n填充于所述变形缝内的填缝层;/n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填缝层的填槽层;/n两端开口且内部贯通的多个注浆管和检测管,间隔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外端和所述墙体内侧面齐平;/n通过所述注浆管注入所述凹槽内直到所述检测管冒浆时停止注入的注浆层;以及/n涂设于所述墙体内侧面且覆盖所述填槽层的防水砂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所述变形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
填充于所述变形缝内的填缝层;
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填缝层的填槽层;
两端开口且内部贯通的多个注浆管和检测管,间隔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外端和所述墙体内侧面齐平;
通过所述注浆管注入所述凹槽内直到所述检测管冒浆时停止注入的注浆层;以及
涂设于所述墙体内侧面且覆盖所述填槽层的防水砂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为凿毛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法周世松毛春浩杨英豪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