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钩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762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脱钩吊具。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纵向连有拉块,拉块下边均有吊钩和卸扣,吊钩与卸扣间有系绳。所述支架含有两个纵梁,纵梁同端间均有第一横撑。所述拉块含有内、外块,内、外块上边均与相应纵梁固定在一起。纵梁之下均有连杆,连杆纵向均布有转轴,转轴分别位于内外块之间。内外块下边的两头之间分别有钩轴和扣轴。所述吊钩含有直杆段和与其一端连为一体的U型段。直杆段外端铰接在转轴上,里端铰接在钩轴上。所述卸扣两端固定在扣轴上。两个连杆间连有第二横撑,第二横撑一侧有带动连杆前后伸缩的推拉机构。采用这种吊具,可提高卸货效率,消除安全隐患。适用于码头、港口等场合需要转运吨包的场合。

Automatic uncoupling sp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脱钩吊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具。具体说,是用来同时起吊多个吨包并能自动脱钩的吊具。适用于码头、港口等场合需要转运吨包的场合。
技术介绍
目前,在码头、港口等场合的起重设备上,大都配备有用来转运吨包之类货物的吊具。其中的吊具含有呈水平布置的支架,支架纵向连有拉块,拉块下边均连有吊钩。起吊之前,需借助手工将吨包上的绳套套在吊钩上。将吨包吊至卸货位置后,又需借助手工将吨包上的绳套从吊钩上取下。由于卸货时,需借助手工将吨包上的绳套从吊钩上取下,卸货效率低。又由于采用手工将吨包上的绳套从吊钩上取下,操作者需来到吊具下方,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脱钩吊具。采用这种吊具,可提高卸货效率,消除安全隐患。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自动脱钩吊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水平布置,其纵向连有拉块,拉块下边均有吊钩。其特点是:拉块下边还有卸扣,同一拉块上的吊钩与卸扣间有系绳。系绳两端均有绳环,其一端穿过卸扣后再对折使其两端的绳环一起套在吊钩上。所述支架含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两个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脱钩吊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水平布置,其纵向连有拉块,拉块下边均有吊钩(10);其特征在于:拉块下边还有卸扣(9),同一拉块上的吊钩(10)与卸扣(9)间有系绳(25);系绳(25)两端均有绳环,其一端穿过卸扣(9)后再对折使其两端的绳环一起套在吊钩(10)上;所述支架含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4),两个纵梁(4)的同端间均有第一横撑(16);纵梁(4)上侧均有两个相应的绳座(6),所述绳座(6)间有钢丝绳(7);两个纵梁(4)上均有数量相同且对应的拉块;所述拉块含有内块(15)和外块(3),内外块的上边均与相应纵梁(4)固定在一起;纵梁(4)之下均有连杆(5),连杆(5)的纵向均布有...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脱钩吊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水平布置,其纵向连有拉块,拉块下边均有吊钩(10);其特征在于:拉块下边还有卸扣(9),同一拉块上的吊钩(10)与卸扣(9)间有系绳(25);系绳(25)两端均有绳环,其一端穿过卸扣(9)后再对折使其两端的绳环一起套在吊钩(10)上;所述支架含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4),两个纵梁(4)的同端间均有第一横撑(16);纵梁(4)上侧均有两个相应的绳座(6),所述绳座(6)间有钢丝绳(7);两个纵梁(4)上均有数量相同且对应的拉块;所述拉块含有内块(15)和外块(3),内外块的上边均与相应纵梁(4)固定在一起;纵梁(4)之下均有连杆(5),连杆(5)的纵向均布有转轴(23),转轴(23)的数量与拉块数量相等,且分别位于相应拉块的内外块之间;内外块下边的两头之间分别有钩轴(12)和扣轴(11);所述吊钩(10)含有直杆段,直杆段下端有与其连为一体的U型段,且直杆段与U形段的竖部垂直;所述直杆段外端铰接在转轴(23)上,直杆段里端呈活动状铰接在钩轴(12)上,且使吊钩(10)的钩口均朝向远离卸扣(9)的一侧;所述卸扣(9)为U形,其两端固定在扣轴(11)上;两个连杆(5)间连有第二横撑(24),第二横撑(24)一侧有带动连杆(5)前后伸缩的推拉机构(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严俊花丽君郑安国王昱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