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74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上方通过侧板安装有线辊,且侧板焊接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侧板一侧设有支架,且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支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和曳引辊,且曳引辊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支架上方依次设置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将待加工纱线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其中设置的第一压纱辊和第二压纱辊分别与曳引辊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与曳引辊之间挤压有纱线,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的缠绕,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较强。

A kind of anti winding yarn roller with resil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技术介绍
纱线按纱线原料分为:纯纺纱、混纺纱。按纱线粗细分为:粗特纱、中特纱、细特纱、特细特纱。按纺纱系统分为:精纺纱、粗纺纱、废纺纱。按纺纱方法分为:环锭纱、自由端纱、气流纱、静电纱、涡流纱、尘笼纱、非自由端纱、自捻纱、喷气纱、包芯纱。目前的纱线辊结构较为单一,且对纱线一般不具有回弹力,在缠绕纱线过程中,无法实现紧定,当纱线的纱线张力偏小时,会造成芯纱线出现包覆不良的现象,当纱线张力偏大时,会出现可移动的大棉结,甚至出现缠绕现象,因而造成长丝包芯纱的纺织质量不稳定和成形质量差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上方通过侧板安装有线辊,且侧板焊接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侧板一侧设有支架,且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支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和曳引辊,且曳引辊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优选的,所述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通过纱线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所述第一压纱辊和第二压纱辊分别与曳引辊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与曳引辊之间挤压有纱线。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张力辊,且张力辊两端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底部通过调节气缸支撑连接,且调节座与调节气缸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张力调节机构是由张力辊、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组成。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分别设有两个,且关于张力辊竖直中线对称。优选的,所述侧板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电机,且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与线辊连接。优选的,所述曳引辊一端连接有牵引电机,且牵引电机安装在支架一侧表面。优选的,所述角度辊、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均通过支架上方表面焊接的立柱安装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支架上方依次设置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将待加工纱线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其中设置的第一压纱辊和第二压纱辊分别与曳引辊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与曳引辊之间挤压有纱线,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的缠绕,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较强。2、本技术中,设置的张力调节机构是由张力辊、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组成,其中张力辊两端安装有调节座,且调节座底部通过调节气缸支撑连接,并且调节座与调节气缸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调节气缸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上方表面的纱线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从而解决了纺织质量不稳定和成形质量差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侧板、3-线辊、4-纱线、5-角度辊、6-张力调节机构、7-第一压纱辊、8-第二压纱辊、9-曳引辊、10-支架、11-控制电机、12-驱动电机、13-张力辊、14-调节座、15-压力传感器、16-调节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3,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1和支架10,底座1上方通过侧板2安装有线辊3,且侧板2焊接在底座1上方表面,侧板2一侧设有支架10,且支架10安装在底座1上方表面,支架10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和曳引辊9,且曳引辊9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8。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通过纱线4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3,第一压纱辊7和第二压纱辊8分别与曳引辊9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与曳引辊9之间挤压有纱线4,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4的缠绕,张力调节机构6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张力辊13,且张力辊13两端安装有调节座14,调节座14底部通过调节气缸16支撑连接,且调节座14与调节气缸16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调节气缸16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5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13上方表面的纱线4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张力调节机构6是由张力辊13、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组成,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分别设有两个,且关于张力辊13竖直中线对称,侧板2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电机11,且控制电机11的输出端与线辊3连接,曳引辊9一端连接有牵引电机12,且牵引电机12安装在支架10一侧表面,角度辊5、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均通过支架10上方表面焊接的立柱安装固定。工作原理:在支架10上方依次设置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将待加工纱线4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3,其中设置的第一压纱辊7和第二压纱辊8分别与曳引辊9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与曳引辊9之间挤压有纱线4,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4的缠绕,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较强,设置的张力调节机构6是由张力辊13、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组成,其中张力辊13两端安装有调节座14,且调节座14底部通过调节气缸16支撑连接,并且调节座14与调节气缸16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调节气缸16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5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13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1)和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侧板(2)安装有线辊(3),且侧板(2)焊接在底座(1)上方表面,所述侧板(2)一侧设有支架(10),且支架(10)安装在底座(1)上方表面,所述支架(10)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和曳引辊(9),且曳引辊(9)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1)和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侧板(2)安装有线辊(3),且侧板(2)焊接在底座(1)上方表面,所述侧板(2)一侧设有支架(10),且支架(10)安装在底座(1)上方表面,所述支架(10)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和曳引辊(9),且曳引辊(9)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通过纱线(4)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3),所述第一压纱辊(7)和第二压纱辊(8)分别与曳引辊(9)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与曳引辊(9)之间挤压有纱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机构(6)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张力辊(13),且张力辊(13)两端安装有调节座(14),所述调节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琪煜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