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对机械加工的生产率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子产品及配件、精密机械零件、玻璃、液晶屏等涉及到的电子行业、玻璃加工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精密仪器量具行业等多种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上料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上料装置大都采用人工对工件进行上料,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同时在进行上料装置的时候,极易导致出现卡料的情况发生,从而不能更好的对物料进行上料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机械化,有效的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同时在使用上,通过双向电机的来回转动,可以更好的对物料进行上料处理,在使用上有效的防止了卡料的情况发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为空心结构,且长方体框架的前表面开设有方形口,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两侧内表壁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1)为空心结构,且长方体框架(1)的前表面开设有方形口(6),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两侧内表壁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转动杆(4),且位于底部的转动杆(4)的一端延伸至长方体框架(1)的外部;/n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焊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顶部安装有双向电机(14),所述双向电机(1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转轴与底部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杆(4)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套设有齿轮(3),所述齿轮(3)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1)为空心结构,且长方体框架(1)的前表面开设有方形口(6),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两侧内表壁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均沿圆周方向滑动嵌设有转动杆(4),且位于底部的转动杆(4)的一端延伸至长方体框架(1)的外部;
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焊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顶部安装有双向电机(14),所述双向电机(1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转轴与底部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杆(4)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套设有齿轮(3),所述齿轮(3)共设置有四个,且分为两组,每组两个齿轮(3)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链条(5)的前表面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焊接有长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1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美林,樊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林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