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纵型电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纵型电解装置。本申请对在2018年11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15772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至此。
技术介绍
作为电解装置,已知有沿铅垂方向配置电解槽,即作为纵向配置以实现节省空间化的纵型电解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纵型电解装置在装置的组装时,通过将圆筒形状的外筒沿铅垂方向立起,从外筒的上方插入电极组件而形成。在该插入时,为了防止电极组件的损伤,利用电极支承框覆盖电极组件的周围来进行插入。而且,在该插入时,为了使电极组件在外筒的内侧不晃动,在电极支承框与外筒之间另行配置有加强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25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以往的纵型电解装置中,加强件由于是以防止电极组件的晃动为目的而设置的,因此散布在外筒的内壁与电极支承框之间。因此,外筒的内壁与电极支承框之间能够沿铅垂方向形成流路。其结果是,利用纵型电解装置进行电解的对象的液体不仅在电极组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型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纵型电解装置具有:/n圆筒形状的外筒;/n电极组件,其为收容于所述外筒的内部,并由多个电极板层叠而成的四棱柱形状的电极组件,所述层叠的方向配置为与所述外筒的中心轴垂直;/n一对第一支承框,它们在所述层叠的方向上夹着所述电极组件;以及/n一对第二支承框,它们在与所述层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夹着所述一对第一支承框并与所述第一支承框固定,/n所述第一支承框具备:/n矩形状的第一板部,其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上的长度对应;以及/n多个第一凸缘部,它们与所述第一板部一体形成,并沿所述轴向以规定间隔配置,/n所述第二支承框具备:/n矩形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16 JP 2018-2157721.一种纵型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型电解装置具有:
圆筒形状的外筒;
电极组件,其为收容于所述外筒的内部,并由多个电极板层叠而成的四棱柱形状的电极组件,所述层叠的方向配置为与所述外筒的中心轴垂直;
一对第一支承框,它们在所述层叠的方向上夹着所述电极组件;以及
一对第二支承框,它们在与所述层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夹着所述一对第一支承框并与所述第一支承框固定,
所述第一支承框具备:
矩形状的第一板部,其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上的长度对应;以及
多个第一凸缘部,它们与所述第一板部一体形成,并沿所述轴向以规定间隔配置,
所述第二支承框具备:
矩形状的第二板部,其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对应;以及
多个第二凸缘部,它们与所述第二板部一体形成,并沿所述轴向以所述规定间隔配置,
在进行所述固定时,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组合而形成圆形的凸缘部,所述圆形的凸缘部的直径与所述外筒的内径实质上相同且比所述外筒的内径稍小,
所述电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宏幸,那须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