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37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该油墨池通过出油墨管向印刷机供应油墨;油墨池由第一隔板分隔出储料仓和补料仓;补料仓由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补料仓和第二补料仓;第一补料仓、第二补料仓内部分别设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其能过滤油墨,且清洗或更换滤材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需要配置油墨加料装置,申请号为20172109294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该油墨池通过出油墨管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出油墨管上依次设有油墨泵、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油墨泵将油墨池中的油墨泵送至印刷机中,过滤装置对油墨进行过滤,加热装置对油墨进行加热。但上述专利中的过滤装置是串联在出油墨管上,若过滤装置需要清洗或更换滤材,就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其能过滤油墨,且清洗或更换滤材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该油墨池通过出油墨管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出油墨管上设有油墨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油墨池内部设有竖置第一隔板,油墨池被第一隔板分隔出储料仓和补料仓;出油墨管伸至储料仓底部;所述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垂直,且补料仓被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补料仓和第二补料仓;第一隔板底端设有第一过液口和第二过液口,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分设于第二隔板两侧,第一补料仓通过第一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二补料仓通过第二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一过液口由第一插板阀封闭,第二过液口由第二插板阀封闭;所述第一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一隔板平行,第一补料仓被第一过滤板分隔出第一滤前仓和第一滤后仓,第一滤后仓位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第一滤后仓内部设有第一冲洗装置,第一冲洗装置朝向第一过滤板;第一滤前仓外接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一隔板平行,第二补料仓被第二过滤板分隔出第二滤前仓和第二滤后仓,第二滤后仓位于第二过滤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第二滤后仓内部设有第二冲洗装置,第二冲洗装置朝向第二过滤板;第二滤前仓外接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孔板过滤层、无纺布过滤层和铁杂质过滤层;且铁杂质过滤层朝向第一隔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补料仓、第二补料仓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冲洗装置、第二冲洗装置对称设置。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其能过滤油墨,且清洗或更换滤材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插板阀、第二插板阀的交替开闭,来实现第一补料仓、第二补料仓交替工作,交替向储料仓补充经过过滤的油墨;储料仓中经过过滤的油墨通过出油墨管供应印刷机。第一补料仓工作时,开启第一插板阀,关闭第二插板阀,油墨加入第一滤前仓,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再经过第一滤后仓进入储料仓;当第一过滤板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开启第二插板阀,关闭第一插板阀,油墨加入第二滤前仓,经过第二过滤板过滤,再经过第二滤后仓进入储料仓,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且第一冲洗装置可以对第一过滤板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由第一排污管排出。第二补料仓工作时,开启第二插板阀,关闭第一插板阀,油墨加入第二滤前仓,经过第二过滤板过滤,再经过第二滤后仓进入储料仓;当第二过滤板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开启第一插板阀,关闭第二插板阀,油墨加入第一滤前仓,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再经过第一滤后仓进入储料仓,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且第二冲洗装置可以对第二过滤板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由第二排污管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100,该油墨池100通过出油墨管200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出油墨管200上设有油墨泵300和加热装置;所述油墨池100内部设有竖置第一隔板11,油墨池100被第一隔板11分隔出储料仓110和补料仓;出油墨管200伸至储料仓110底部;所述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与第一隔板11垂直,且补料仓被第二隔板12分隔出第一补料仓121和第二补料仓122;第一隔板11底端设有第一过液口和第二过液口,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分设于第二隔板12两侧,第一补料仓121通过第一过液口与储料仓110连通,第二补料仓122通过第二过液口与储料仓110连通;第一过液口由第一插板阀131封闭,第二过液口由第二插板阀132封闭;所述第一补料仓121内部设有竖置第一过滤板141,第一过滤板141与第一隔板11平行,第一补料仓121被第一过滤板141分隔出第一滤前仓151和第一滤后仓161,第一滤后仓161位于第一过滤板141和第一隔板11之间;第一滤后仓161内部设有第一冲洗装置171,第一冲洗装置171朝向第一过滤板141;第一滤前仓151外接第一排污管181,第一排污管181上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补料仓122内部设有竖置第二过滤板142,第二过滤板142与第一隔板11平行,第二补料仓122被第二过滤板142分隔出第二滤前仓152和第二滤后仓162,第二滤后仓162位于第二过滤板142和第一隔板11之间;第二滤后仓162内部设有第二冲洗装置172,第二冲洗装置172朝向第二过滤板142;第二滤前仓152外接第二排污管182,第二排污管182上设有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一过滤板141、第二过滤板142分别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多孔板过滤层、无纺布过滤层和铁杂质过滤层;多孔板过滤层、无纺布过滤层和铁杂质过滤层都竖置,且铁杂质过滤层朝向第一隔板11。优选的,所述第一补料仓121、第二补料仓122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141、第二过滤板142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冲洗装置171、第二冲洗装置172对称设置。本技术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其能过滤油墨,且清洗或更换滤材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插板阀131、第二插板阀132的交替开闭,来实现第一补料仓121、第二补料仓122交替工作,交替向储料仓110补充经过过滤的油墨;储料仓110中经过过滤的油墨通过出油墨管200供应印刷机。第一补料仓121工作时,开启第一插板阀131,关闭第二插板阀132,油墨加入第一滤前仓151,经过第一过滤板141过滤,再经过第一滤后仓161进入储料仓110;当第一过滤板141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开启第二插板阀132,关闭第一插板阀131,油墨加入第二滤前仓152,经过第二过滤板142过滤,再经过第二滤后仓162进入储料仓110,不需要中断向印刷机供应油墨;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该油墨池通过出油墨管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出油墨管上设有油墨泵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油墨池内部设有竖置第一隔板,油墨池被第一隔板分隔出储料仓和补料仓;出油墨管伸至储料仓底部;/n所述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垂直,且补料仓被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补料仓和第二补料仓;第一隔板底端设有第一过液口和第二过液口,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分设于第二隔板两侧,第一补料仓通过第一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二补料仓通过第二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一过液口由第一插板阀封闭,第二过液口由第二插板阀封闭;/n所述第一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一隔板平行,第一补料仓被第一过滤板分隔出第一滤前仓和第一滤后仓,第一滤后仓位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第一滤后仓内部设有第一冲洗装置,第一冲洗装置朝向第一过滤板;第一滤前仓外接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一排污阀;/n所述第二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一隔板平行,第二补料仓被第二过滤板分隔出第二滤前仓和第二滤后仓,第二滤后仓位于第二过滤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第二滤后仓内部设有第二冲洗装置,第二冲洗装置朝向第二过滤板;第二滤前仓外接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排污阀;/n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孔板过滤层、无纺布过滤层和铁杂质过滤层;且铁杂质过滤层朝向第一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机的油墨加料装置,包括油墨池,该油墨池通过出油墨管向印刷机供应油墨,出油墨管上设有油墨泵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池内部设有竖置第一隔板,油墨池被第一隔板分隔出储料仓和补料仓;出油墨管伸至储料仓底部;
所述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垂直,且补料仓被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补料仓和第二补料仓;第一隔板底端设有第一过液口和第二过液口,第一过液口、第二过液口分设于第二隔板两侧,第一补料仓通过第一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二补料仓通过第二过液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一过液口由第一插板阀封闭,第二过液口由第二插板阀封闭;
所述第一补料仓内部设有竖置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与第一隔板平行,第一补料仓被第一过滤板分隔出第一滤前仓和第一滤后仓,第一滤后仓位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第一滤后仓内部设有第一冲洗装置,第一冲洗装置朝向第一过滤板;第一滤前仓外接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一排污阀;
所述第二补料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烈冰
申请(专利权)人:泰马克精密铸造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