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5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薄膜,其中防雾涂层位于防指纹涂层和第一聚苯乙烯膜之间;隔热反射膜位于第一聚苯乙烯膜和基膜之间,并且隔热反射膜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结构,抗静电薄膜内均匀镶嵌有玻璃微珠;基膜设置在隔热反射膜与第二聚苯乙烯膜之间;抗静电薄膜位于基膜和第二聚苯乙烯膜之间;第二聚苯乙烯膜位于抗静电薄膜与保护膜之间;防指纹涂层、防雾涂层、第一聚苯乙烯膜、隔热反射膜、基膜、抗静电薄膜、第二聚苯乙烯膜、保护膜通过共挤形成紧密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度高,节约了更换成本,保证了薄膜的持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薄膜
本技术涉及薄膜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静电薄膜。
技术介绍
聚苯乙烯薄膜是将聚苯乙烯加热熔融,涂制或压制成膜。一般使用的聚苯乙烯是经过双向拉伸的薄膜和软片。因双向拉伸聚乙烯的通气性、热收缩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的收缩包装。其薄片透明度与光泽性较好,适合加工各种容器的盖子。为增加聚苯乙烯薄膜使用的广泛性及其性能的多样性,目前已经生产出多种基于聚苯乙烯薄膜基础的复合薄膜或薄片,但是其在复合过程中,通常采用胶水粘接,不但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在使用时,复合薄膜内层包裹使用时,容易产生水雾,外层缺乏反光性能,对于光线的反射性较低,同时在使用时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由于静电吸附作用,薄膜上会落上粉尘,从而降低反光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雾、高反光性能的抗静电薄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指纹涂层、防雾涂层、第一聚苯乙烯膜、隔热反射膜、基膜、抗静电薄膜、第二聚苯乙烯膜、保护膜;其中所述防雾涂层位于所述防指纹涂层和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隔热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和所述基膜之间,并且所述隔热反射膜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结构,所述基膜内均匀镶嵌有玻璃微珠;所述抗静电薄膜设置在所述基膜与第二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位于所述抗静电薄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所述防指纹涂层、所述防雾涂层、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所述隔热反射膜、所述基膜、所述抗静电薄膜、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所述保护膜通过共挤形成紧密复合结构。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防雾涂层为采用防雾涂料涂敷在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上的涂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抗静电薄膜为抗静电PET薄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保护膜为AR保护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基膜采用树脂制成,所述玻璃微珠嵌入基膜部分为玻璃微珠直径的2/5-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隔热反射膜采用金属反射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抗静电薄膜中,所述防指纹涂层采用防指纹涂层剂涂覆而成。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薄膜,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共挤复合成型,无需浇水粘接复合,降低生产成本,复合后结构强度高,防指纹涂层能够防止残留指纹痕迹,提高薄膜清洁度;防雾涂层的设置避免在第一聚苯乙烯膜的上出现起雾的现象;隔热反射膜和通过玻璃微珠能够将光线进行反射,一方面提高反光度,另一方面降低热量的传导,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薄膜的工作造成影响,保证了薄膜的反光性能;抗静电薄膜能够消除静电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吸附灰尘和杂质的情况发生,特别是抗静电薄膜的下表面涂覆有粘结有AR保护膜,即便是在抗静电薄膜落上灰尘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拆除AR保护膜,进行清理,因此起到了双重防护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度高,节约了更换成本,保证了薄膜的持久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种抗静电薄膜,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度高,节约了更换成本,保证了薄膜的持久耐用。一种抗静电薄膜,包括:防指纹涂层1、防雾涂层2、第一聚苯乙烯膜3、隔热反射膜4、基膜5、抗静电薄膜6、第二聚苯乙烯膜7、保护膜8;其中防雾涂层2位于防指纹涂层1和第一聚苯乙烯膜3之间;隔热反射膜4位于第一聚苯乙烯膜3和基膜5之间,并且隔热反射膜4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结构,基膜5内均匀镶嵌有玻璃微珠51;基膜5设置在隔热反射膜4与抗静电薄膜6之间;抗静电薄膜6位于基膜5和第二聚苯乙烯膜7之间;第二聚苯乙烯膜7位于抗静电薄膜6与保护膜8之间;防指纹涂层1、防雾涂层2、第一聚苯乙烯膜3、隔热反射膜4、基膜5、抗静电薄膜6、第二聚苯乙烯膜7、保护膜8通过共挤形成紧密复合结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防雾涂层2为采用防雾涂料涂敷在第一聚苯乙烯膜3上的涂层。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薄膜6为抗静电PET薄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膜8为AR保护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基膜5采用树脂制成,玻璃微珠61嵌入基膜5部分为玻璃微珠61直径的2/5-1/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反射膜4采用金属反射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防指纹涂层1采用防指纹涂层剂涂覆而成。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指纹涂层、防雾涂层、第一聚苯乙烯膜、隔热反射膜、基膜、抗静电薄膜、第二聚苯乙烯膜、保护膜;其中所述防雾涂层位于所述防指纹涂层和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隔热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和所述基膜之间,并且所述隔热反射膜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结构,所述基膜内均匀镶嵌有玻璃微珠;所述抗静电薄膜设置在所述基膜与第二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位于所述抗静电薄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所述防指纹涂层、所述防雾涂层、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所述隔热反射膜、所述基膜、所述抗静电薄膜、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所述保护膜通过共挤形成紧密复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指纹涂层、防雾涂层、第一聚苯乙烯膜、隔热反射膜、基膜、抗静电薄膜、第二聚苯乙烯膜、保护膜;其中所述防雾涂层位于所述防指纹涂层和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隔热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和所述基膜之间,并且所述隔热反射膜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结构,所述基膜内均匀镶嵌有玻璃微珠;所述抗静电薄膜设置在所述基膜与第二聚苯乙烯膜之间;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位于所述抗静电薄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所述防指纹涂层、所述防雾涂层、所述第一聚苯乙烯膜、所述隔热反射膜、所述基膜、所述抗静电薄膜、所述第二聚苯乙烯膜、所述保护膜通过共挤形成紧密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志斌吴成旺陈兆烈林大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惠亿美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