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0163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中心处理单元、天线和用户,基于用户数和天线数选择合适的传输方法,以降低虚拟小区间的干扰,提升整体容量。若天线数大于用户数时,则采用联合预编码,在传输本虚拟小区用户信息的同时,降低其对邻区边缘用户的干扰。若天线数等于用户数时,则采用虚拟小区内预编码,主要降低虚拟小区内用户间干扰。若天线数小于用户数时,则采用基于正交配对和指派算法的用户配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线性预编码计算复杂度低,可显著降低邻区对边缘用户的干扰和虚拟小区内的组间干扰,可适用于天线数和用户数不同的各种场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联合预编码抑制邻区干扰的方法和一种基于正交配对和指派算法的用户配对方法。
技术介绍
移动用户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性增长对无线传输系统容量有更大的需求。传统的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天线系统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无需增加额外的时频资源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但是集中式系统的天线集中于基站,会存在边缘用户问题,即地理位置接近基站的用户具有较强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由于路径损耗的影响,接收信号强度较弱,这使得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号质量较差。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antennasystem,DAS)可以用来改善此类问题。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各个天线位于小区不同地理位置,可以大大的缩短了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因此分布式天线系统有着更均匀的信号覆盖、更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中心处理单元、若干用户和天线,所有的天线通过同轴电缆或光纤等方式接入中心处理单元,所述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各用户测量与各天线的距离和/或信道增益系数,将测量结果反馈给中心处理单元;/nS2、中心处理单元根据测量结果为每个用户选择一定数量的天线作为服务天线,从而形成虚拟小区;/nS3、中心处理单元根据各个虚拟小区的用户数和天线数选择合适的传输方法,具体规则如下:/n若天线数大于用户数时,该虚拟小区将其内用户和邻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预编码,所述的联合预编码为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或者迫零预编码,并采用平均功率分配或者迭代注水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中心处理单元、若干用户和天线,所有的天线通过同轴电缆或光纤等方式接入中心处理单元,所述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各用户测量与各天线的距离和/或信道增益系数,将测量结果反馈给中心处理单元;
S2、中心处理单元根据测量结果为每个用户选择一定数量的天线作为服务天线,从而形成虚拟小区;
S3、中心处理单元根据各个虚拟小区的用户数和天线数选择合适的传输方法,具体规则如下:
若天线数大于用户数时,该虚拟小区将其内用户和邻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预编码,所述的联合预编码为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或者迫零预编码,并采用平均功率分配或者迭代注水算法分配每个用户的功率,其中,所述的邻区的定义是距离上邻近的虚拟小区或受该虚拟小区干扰较严重的虚拟小区;
若天线数等于用户数时,该虚拟小区只对其内用户进行预编码,所述的联合预编码为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或者迫零预编码,并采用平均功率分配或者迭代注水算法分配每个用户的功率;
若天线数小于用户数时,该虚拟小区采用基于正交配对和指派算法的用户配对方法,对用户进行配对,然后以信道增益大的用户作为主用户进行迫零预编码,配对用户叠加编码后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天线数大于用户数时,参与联合预编码的邻区边缘用户的数量根据天线数选择一个或者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正交配对和指派算法的用户配对方法过程如下:
根据虚拟小区用户的信道正交性和信道增益大小,采用正交配对算法,选取每个配对的基准用户,接着再根据剩余用户与基准用户之间的信道相关性和信道增益差异通过指派算法,进行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虚拟小区下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中心处理单元根据各个虚拟小区的用户数和天线数选择合适的传输方法,若天线数大于用户数时,包括如下步骤:
S311、该虚拟小区根据距离或者干扰强度选择参与联合预编码的邻区,并根据天线数选择邻区中参与的用户数量,根据距离或者干扰强度选择参与用户;
S312、对该虚拟小区内用户和选定的邻区用户进行联合预编码;
S313、采用平均功率分配或者迭代注水算法分配每个用户的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舟冯穗力唐玮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