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97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切料,对贵金属层、廉金属层进行切割,将贵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钉头、钉脚两部分,将廉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基体;步骤二:放料,通过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通孔下方的底部顶针将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保持在通孔内;步骤三:压焊成型,通过冷镦机对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压焊,镦制形成三复合电触头。步骤四:成品出料,将镦制成型的三复合电触头出料。步骤五:清理余料,将对压焊成型过程中遗留在余料槽内的余料清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铆钉触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电接触复合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也在节约用银量。电器开关内一些需要双面接触的触电的最可靠的制作方法是制作整体银合金材料的铆钉来使用,但由于贵金属层银的稀缺性及价格高昂,且近年来有逐渐走高的趋势,对生产厂家的成本压力非常大。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是目前代替双接触整体铆钉型电触头的产品,可以节约大量贵金属层资源。目前贵金属层覆层与廉金属层的焊接结合强度是制约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当前市场使用铆钉成型方法主要通过直接冷镦成型,结合面扩张度受限于产品设计规格尺寸大小,由于结合面变形量不足,结合面扩张面积小,结合强度不理想,部分使用焊接工艺成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确保了铆钉型触点边缘银层的厚度,避免因边缘银层的不足,造成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提前失效的型的三冲式冷镦铆钉触头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切料,对贵金属层、廉金属层进行切割,将贵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钉头、钉脚两部分,将廉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基体;步骤二:放料,通过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通孔下方的底部顶针将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保持在通孔内;步骤三:压焊成型,通过冷镦机对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压焊,镦制形成三复合电触头;步骤四:成品出料,将镦制成型的三复合电触头出料;步骤五:清理余料,将对压焊成型过程中遗留在余料槽内的余料清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一中,贵金属层为银金属合金材料层或银金属氧化物材料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一中,廉金属层为纯铜材料层或铜合金材料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二中,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按照钉脚、基体、钉头的顺序依次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分步:分步一:预镦,底模下方的底部顶针支撑钉脚、基体及钉头,冷镦机的预镦头插入通孔内对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预镦,使得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挤压预镦形成三层复合柱体;分步二:裁余料,钉头与基体的结合面之间、基体与钉脚的结合面之间受挤压相互结合,同时结合面因挤压变形而产生余料,余料挤入通孔旁的余料槽内,底部顶针将三层复合柱体上顶,与支撑模配合将余料切除;分步三:终镦成型,底部顶针支撑三层复合柱体,冷镦机上的成型模头下压,成型模头将三层复合柱体终镦形成铆钉三层复合电触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步一中,预镦头的压力值为1500~2500MPa,镦制时间为0.1-0.6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步二中,通孔上方的预镦头退回复位,底部顶针继续向上将三层复合柱体上顶至三层复合柱体的上端露出通孔,同时底部顶针与支撑模配合将余料切除,余料留在支撑模的余料槽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步三中,成型模头的压力值为1500~2500MPa,镦制时间为0.1~0.6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四中,三层复合电触头镦制成型,冷镦机的镦制模头退回复位,底部顶针继续向上顶出,将终镦成型的三层复合电触头从通孔上方出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五中,底部顶针退回复位,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一侧的推料刀将余料槽内的余料推至另一侧排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分步一时将材料冷镦制成三层复合柱体,各个材料层相互紧密结合,在分步三中,将三层复合柱体终镦成型,基于冷压焊原理,在一定镦制力作用下,提高材料焊接面径向变形量,得到更洁净焊接面,从而提高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焊接面结合强度。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二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步一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层复合柱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步三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钉头-11,钉脚-12,基体-13,支撑模-2,通孔-21,底部顶针-22,余料槽-23,预镦头-31,成型模头-32,余料-41,推料刀-42。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切料,对贵金属层、廉金属层进行切割,将贵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钉头11、钉脚12两部分,将廉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基体13;步骤二:放料,通过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21内,通孔21下方的底部顶针22将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保持在通孔21内;步骤三:压焊成型,通过冷镦机对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通孔21内的钉脚12、基体13及钉头11进行压焊,镦制形成三复合电触头;步骤四:成品出料,将镦制成型的三复合电触头出料;步骤五:清理余料41,将对压焊成型过程中遗留在余料41槽23内的余料41清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一中,贵金属层为银金属合金材料层或银金属氧化物材料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一中,廉金属层为纯铜材料层或铜合金材料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二中,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按照钉脚12、基体13、钉头11的顺序依次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21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分步:分步一:预镦,底模下方的底部顶针22支撑钉脚12、基体13及钉头11,冷镦机的预镦头31插入通孔21内对钉脚12、基体13及钉头11进行预镦,使得通孔21内的钉脚12、基体13及钉头11进行挤压预镦形成三层复合柱体;分步二:裁余料41,钉头11与基体13的结合面之间、基体13与钉脚12的结合面之间受挤压相互结合,同时结合面因挤压变形而产生余料41,余料41挤入通孔21旁的余料41槽23内,底部顶针22将三层复合柱体上顶,与支撑模2配合将余料41切除;分步三:终镦成型,底部顶针22支撑三层复合柱体,冷镦机上的成型模头32下压,成型模头32将三层复合柱体终镦形成铆钉三层复合电触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步一中,预镦头31的压力值为1500~2500MPa,镦制时间为0.1-0.6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步二中,通孔21上方的预镦头31退回复位,底部顶针22继续向上将三层复合柱体上顶至三层复合柱体的上端露出通孔21,同时底部顶针22与支撑模2配合将余料41切除,余料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切料,对贵金属层、廉金属层进行切割,将贵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钉头、钉脚两部分,将廉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基体;/n步骤二:放料,通过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通孔下方的底部顶针将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保持在通孔内;/n步骤三:压焊成型,通过冷镦机对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压焊,镦制形成三复合电触头;/n步骤四:成品出料,将镦制成型的三复合电触头出料;/n步骤五:清理余料,将对压焊成型过程中遗留在余料槽内的余料清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切料,对贵金属层、廉金属层进行切割,将贵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钉头、钉脚两部分,将廉金属层切割为适当长度的基体;
步骤二:放料,通过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通孔下方的底部顶针将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保持在通孔内;
步骤三:压焊成型,通过冷镦机对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压焊,镦制形成三复合电触头;
步骤四:成品出料,将镦制成型的三复合电触头出料;
步骤五:清理余料,将对压焊成型过程中遗留在余料槽内的余料清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贵金属层为银金属合金材料层或银金属氧化物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廉金属层为纯铜材料层或铜合金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送料装置将切割好的贵金属层及廉金属层按照钉脚、基体、钉头的顺序依次放入双面环切三复合电触头支承模的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铆钉型三复合电触头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分步:
分步一:预镦,底模下方的底部顶针支撑钉脚、基体及钉头,冷镦机的预镦头插入通孔内对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预镦,使得通孔内的钉脚、基体及钉头进行挤压预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彭志龙李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