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95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安全壳(1)、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入口隔离阀(3)、密闭水箱(4)、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出口隔离阀(6)和蒸汽发生器(7);该系统采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利用安全壳壁面高效地利用海水使密闭水箱内蒸汽冷凝,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将海水作为最终热阱,可提供无时限的堆芯冷却能力;使得系统设备得到简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堆安全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愈加显得迫切。而海洋开发,尤其是深海资源开发,需要稳定、大容量的电能与热能,由于环境和用途的特殊性,小型堆(电功率小于300MW)核能系统成为海洋开发最具有优势的热、电能源系统。因为小型堆换料周期为2年或更长,可长时间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和热,将小型核电、热供应站装载于输送船或移动平台上为不同海域上资源的开发提供电力和海水淡化的热能,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此外,小型堆核能系统还可以为海上破冰船和其他船舶提供动力。同大型核蒸汽供应系统一样,小型堆正常运行时,同样需要通过蒸汽发生器带出堆芯裂变释热,从而保证反应堆正常运行。一旦蒸汽发生器不可用,则需要考虑配置堆芯余热排出系统,以导出堆芯衰变热,防止堆芯恶化。如丧失主给水事故后,蒸汽发生器带热能力有限,堆芯释热与蒸汽发生器带热失配,此时如无有效的排热系统,堆芯热量将无法导出,引起堆芯升温恶化甚至发生堆芯熔化。<br>传统核电厂中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壳(1)、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入口隔离阀(3)、密闭水箱(4)、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出口隔离阀(6)和蒸汽发生器(7);/n所述入口隔离阀(3)设置于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上,所述出口隔离阀(6)设置于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上,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7)二次侧出口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水箱(4)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密闭水箱(4)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的另一端与所述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壳(1)、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入口隔离阀(3)、密闭水箱(4)、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出口隔离阀(6)和蒸汽发生器(7);
所述入口隔离阀(3)设置于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上,所述出口隔离阀(6)设置于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上,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7)二次侧出口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水箱(4)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密闭水箱(4)相连,所述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7)二次侧入口相连,所述密闭水箱(4)布置于所述安全壳(1)内壁面,所述安全壳(1)部分或全部浸泡于海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8),所述安全阀(8)的一端与所述密闭水箱(4)的顶部相连,所述安全阀(8)的另一端通向安全壳(1)内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水箱(4)在摇摆状态下的底部标高高于所述蒸汽发生器(7)顶部的标高,所述密闭水箱(4)的安全壳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展王海涛刘镝杨波曹克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