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95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口抛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包括摩擦棒,电机输出轴和贯穿旋转架的中心的主转轴固定连接,摩擦棒的一端依次贯穿旋转架上的固定套和旋转架左侧开设的滑槽并和固定套固定连接和滑槽活动连接,摩擦棒另一端和阀门管的管口内壁贴合,螺纹杆顶部贯穿旋转架并和旋转架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和摩擦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架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的支撑杆和支撑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螺纹杆使摩擦棒贴合管口内壁,通过插入管内的支撑杆和支撑垫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达到减小因摩擦棒磨损导致贴合不紧密所导致的误差和工作时装置晃动而造成的误差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口抛光
,具体为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阀门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阀门在生产过程中对阀门端口有特殊的要求,如果阀门端口不干净则会影响阀门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从而产生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阀门端口进行抛光去刺,传统的阀门端口抛光去刺装置因为长时间的使用会有摩擦损耗,造成阀门端口抛光去刺不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该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解决了阀门端口抛光去刺因为摩擦棒损耗晃动而导致抛光去刺不干净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包括底座、阀门管和扶把,还包括支撑杆、摩擦棒和螺纹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和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和托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的顶部和阀门管的外表面底部贴合。所述扶把的左侧中心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电机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包括底座(1)、阀门管(5)和扶把(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10)、摩擦棒(15)和螺纹杆(14);/n所述底座(1)的顶部和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和液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3)的顶部和托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4)的顶部和阀门管(5)的外表面底部贴合;/n所述扶把(6)的左侧中心和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和电机(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和主转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9)贯穿旋转架(12)的中心并和旋转架(12)固定连接;/n所述旋转架(12)左侧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端口加工抛光去刺装置,包括底座(1)、阀门管(5)和扶把(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10)、摩擦棒(15)和螺纹杆(14);
所述底座(1)的顶部和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和液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3)的顶部和托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4)的顶部和阀门管(5)的外表面底部贴合;
所述扶把(6)的左侧中心和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和电机(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和主转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9)贯穿旋转架(12)的中心并和旋转架(12)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架(12)左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旋转架的两侧外表面均和固定套(13)套接,所述摩擦棒(15)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套(13)和滑槽(16)并和固定套(13)固定连接和滑槽(16)活动连接,所述摩擦棒(15)的另一端和阀门管(5)的管口内壁贴合,所述螺纹杆(14)的顶部贯穿旋转架(12)并和旋转架(12)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艺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