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91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包括底座,底座的基面均固定连接有下梁定位机构和上梁定位机构,下梁定位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于底座基面的两个L型滑轨、两个立板和第一电机,两个L型滑轨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基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液压缸、立杆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顶部设有第一伸缩轴,第一伸缩轴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转轴,且延伸至U型槽的内部,转轴位于U型槽内部的外壁套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车身侧围夹具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事件进行定位、固定,劳动强度高,同时侧围加工时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包括顶盖、侧围以及地板。该汽车车身的制造方法为:首先通过钣金冲压分别成型顶盖、侧围以及地板,然后通过点焊或激光焊等焊接方法将三者焊接在一起,形成与设计形状和尺寸一样的汽车车身。顶盖、侧围以及地板在焊接之前需要对各自进行加工,比如说将立柱焊接到汽车车身侧围上、将窗上梁焊接到汽车车身侧围上等,这就需要通过夹具将立柱、窗上梁等部件进行定位,以方便作业。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侧围夹具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事件进行定位、固定,劳动强度高,同时侧围加工时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使得汽车车身侧围加工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车身侧围夹具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事件进行定位、固定,劳动强度高,同时侧围加工时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基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下梁定位机构和多个上梁定位机构,所述下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基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下梁定位机构(2)和多个上梁定位机构(3),所述下梁定位机构(2)包括有对称设置于底座(1)基面的两个L型滑轨(4)、两个第一立板(5)和第一电机(6),两个所述L型滑轨(4)滑动连接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液压缸(10)、第二立板(11)和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顶部设有第一伸缩轴(13),所述第一伸缩轴(13)远离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立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基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下梁定位机构(2)和多个上梁定位机构(3),所述下梁定位机构(2)包括有对称设置于底座(1)基面的两个L型滑轨(4)、两个第一立板(5)和第一电机(6),两个所述L型滑轨(4)滑动连接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液压缸(10)、第二立板(11)和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顶部设有第一伸缩轴(13),所述第一伸缩轴(13)远离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立板(11)靠近顶部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远离第二立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块(18),所述上梁定位机构(3)包括有竖直向上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底座(1)基面上的立柱(20),所述立柱(20)开设有U型槽(21),所述U型槽(2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槽(22),所述U型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3),所述立柱(20)靠近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转轴(26),转轴(26)延伸至U型槽(21)的内部,所述转轴(26)位于U型槽(21)内部的部分套接有齿轮(27),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湘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诚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