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初始的接收窗口值;建立集合;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等于0,若是则判定扫描结束,否则计算时隙比例;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如何通过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扫码技术例如条码识别技术、RFID标签识别技术是非接触的目标对象识别和追踪技术,在生活生产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采用重复多次扫描解决识别大量物品的技术方案中,每次接收窗口通常是固定的。如果接收窗口设置得大,扫码时间会增大;如果接收窗口设置得小,扫码的识别率会降低。由此可知,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接收窗口值的技术方案,尤其是在物品数量事先不清楚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通过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从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方案。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对物品携带的标签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响应。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设置初始的接收窗口值;步骤S02、建立集合,所述集合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或标签特征值;步骤S03、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步骤S04、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步骤S05、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步骤S06、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步骤S07、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等于0,若是则判定扫描结束,否则计算时隙比例;步骤S08、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返回步骤S03。优选地,所述初始的接收窗口值是根据应用场景的历史经验估算或根据历史记录设置或对标签数量估算后按相应比例设置的任一项。优选地,所述时隙比例包括碰撞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和/或空闲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和/或碰撞时隙数量与成功时隙数量的比值和/或碰撞时隙数量与空闲时隙数量的比值。优选地,所述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是根据此次扫码的时隙比例和/或前一次扫码的时隙比例和/或前M次扫码的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M值为事先设置的正整数,M>1。优选地,所述调整接收窗口值是根据碰撞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或碰撞时隙数量与成功时隙数量的比值或碰撞时隙数量与空闲时隙数量的比值调整接收窗口值,当比值在阈值区间内时不改变接收窗口值,当比值超出阈值区间上限时增大接收窗口值,当比值低于阈值区间下限时减小接收窗口值。优选地,所述调整接收窗口值是当空闲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在阈值区间内时不改变接收窗口值,当空闲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超出阈值区间上限时减小接收窗口值,当空闲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小于阈值区间下限时增大接收窗口值。进一步优选地,当连续N次的比值超出阈值区间上限或低于阈值区间下限时,接收窗口值的调整量大于前N-1次的接收窗口值调整量,N是正整数。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阅读器;标签;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系统具有的优点是:(1)根据每次扫码得到的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通过自适应的方式实现扫码识别率和识别时间的平衡,提高扫码识别的效率。(2)根据扫码后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了解应用场景的特征,为动态合理地调整接收窗口值提供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但不限定于依托一种标签识别技术系统(基于RFID标签识别技术的智能书包系统或基于RFID标签识别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等),由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物品上的标签根据射频信号的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响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设置初始的接收窗口值;步骤S02、建立集合,所述集合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或标签特征值;步骤S03、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步骤S04、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步骤S05、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步骤S06、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步骤S07、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等于0,若是则判定扫描结束,否则计算时隙比例;步骤S08、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返回步骤S03。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初始的接收窗口值是根据应用场景的历史经验估算或根据历史记录设置或对标签数量估算后按相应比例设置的任一项。其中根据应用场景的历史经验估算是指根据应用场景中所需识别的物品标签数量级估算所需要的接收窗口值,根据历史记录设置是指根据最近多次接收窗口值的平均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任一项设置,对标签数量估算后按相应比例设置是指先对标签数量进行模糊估算后按照估算值的比例设置接收窗口值。本实施例中步骤S01、根据应用场景的历史经验估算是指根据应用场景中所需识别的物品标签数量级估算所需要的接收窗口值M0=100。步骤S02、阅读器建立集合,所述集合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或标签特征值。本实施例中,阅读器建立集合A,此时集合A为空集,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标签特征值,其中标签特征值是标签编码的标识位。步骤S03、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本实施例中,阅读器发送包含有接收窗口值和集合A的射频信号,此时接收窗口值M1=100。步骤S04、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本实施例中,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集合中标签编码和对应的特征值匹配,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步骤S05、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本实施例中,RFID阅读器接收到12个不同的响应码,将不同的响应码对应的标签编码和特征值添加至集合A。步骤S06、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统计本次扫码的空闲时隙数F1=8、碰撞时隙数C1=80,成功时隙数S1=12。步骤S07、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01、设置初始的接收窗口值;/n步骤S02、建立集合,所述集合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或标签特征值;/n步骤S03、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n步骤S04、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n步骤S05、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n步骤S06、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n步骤S07、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等于0,若是则判定扫描结束,否则计算时隙比例;/n步骤S08、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返回步骤S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设置初始的接收窗口值;
步骤S02、建立集合,所述集合用于存储标签编码和/或标签特征值;
步骤S03、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信号中包含接收窗口值和集合;
步骤S04、物品携带的标签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判断标签的编码和/或特征值是否在集合中,若是则标签不响应,否则标签生成响应码并发送至阅读器;
步骤S05、阅读器识别标签响应码并将识别出的标签编码和/或特征值添加至集合;
步骤S06、统计接收窗口中空闲时隙、碰撞时隙和成功时隙的数量;
步骤S07、判断此次碰撞时隙的数量是否等于0,若是则判定扫描结束,否则计算时隙比例;
步骤S08、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返回步骤S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的接收窗口值是根据应用场景的历史经验估算或根据历史记录设置或对标签数量估算后按相应比例设置的任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比例包括碰撞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和/或空闲时隙数量与接收窗口值的比值和/或碰撞时隙数量与成功时隙数量的比值和/或碰撞时隙数量与空闲时隙数量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整接收窗口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隙比例调整接收窗口值是根据此次扫码的时隙比例和/或前一次扫码的时隙比例和/或前M次扫码的时隙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军荣,叶仁杰,雷艳超,王定娟,王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