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锤气缸冲压装置及其上料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锤气缸加工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电锤气缸冲压装置及其上料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锤气缸,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状的本体1,本体1上同轴穿设有通孔2,圆柱状的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3,通槽3与通孔2联通,且通槽3沿本体1轴向延伸并将本体1的一端贯穿。在对电锤气缸进行冲压加工时,首先在压力机上安装冲压模具,其次使用钳子,人为将待加工的柱状原料放入到冲压模具的模腔中,接着使用压力机上的模头挤压模腔中的原料,原料变形将模腔填满,之后使用钳子,人为将冲压完成的电锤气缸从模腔中取出,此时电锤气缸的冲压完成。不过整一过程中,多处需要人为参与,自动化程度较低,电锤气缸的冲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料组件,其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自动将原料放入到模腔中,一定程度上提升电锤气缸的冲压效率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料组件,包括供料轨道、进给机构以及夹取机构,所述供料轨道呈倾斜向下延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供料轨道(4)、进给机构(5)以及夹取机构(6),/n所述供料轨道(4)呈倾斜向下延伸;/n所述进给机构(5)包括设置于压力机(11)侧边的支架(51)、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架(51)上的进给板(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架(51)靠近或者远离压力机(11)的模腔的滑移驱动件(53);/n所述夹取机构(6)设置在所述进给板(52)上,所述夹取机构(6)包括两个夹爪(61)以及夹持驱动件(62),两个所述夹爪(61)均铰接在所述进给板(52)上,所述夹爪(61)靠近压力机(11)的端部为夹料端(611),所述夹爪(61)远离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供料轨道(4)、进给机构(5)以及夹取机构(6),
所述供料轨道(4)呈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进给机构(5)包括设置于压力机(11)侧边的支架(51)、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架(51)上的进给板(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架(51)靠近或者远离压力机(11)的模腔的滑移驱动件(53);
所述夹取机构(6)设置在所述进给板(52)上,所述夹取机构(6)包括两个夹爪(61)以及夹持驱动件(62),两个所述夹爪(61)均铰接在所述进给板(52)上,所述夹爪(61)靠近压力机(11)的端部为夹料端(611),所述夹爪(61)远离所述压力机(11)的端部为驱动端(612),所述夹持驱动件(62)连接在所述驱动端(612)上,所述夹持驱动件(62)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料端(61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供料轨道(4)的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段(7),且所述导向段(7)与所述供料轨道(4)之间经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组件,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夹爪(61)上均设置有斜面(8),两个所述夹爪(61)上的斜面(8)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斜面(8)之间的间距向着压力机(11)一侧逐渐增加;
所述夹持驱动件(62)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元件(621),所述驱动元件(621)包括驱动部(6211)以及第一弹性件(6212),所述驱动部(6211)固定在所述支架(51)上,且所述驱动部(6211)用于抵触所述斜面(8),进而驱动两个夹料端(611)背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6212)连接在所述进给板(52)与所述夹爪(61)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6212)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料端(611)相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进给板(52)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9),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对称分布于所述夹取机构(6)两侧的调节件(91),所述调节件(91)包括调节座(911)以及调节螺栓(912),所述调节座(911)固定在所述进给板(52)上,且所述调节座(911)凸出于所述进给板(52)的顶面,所述调节螺栓(912)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座(911)上,且所述调节螺栓(912)的端部贯穿所述调节座(911)且用于抵触所述夹爪(6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调节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焕,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百邦电动工具配件厂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