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64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包括千斤顶、支撑棒、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轴承套圈的内侧,千斤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千斤顶的千斤顶托架,千斤顶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棒的一端,支撑棒的而另一端连接第一顶型柱体,第一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顶型柱体,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第一顶型柱体、支撑棒、千斤顶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所述支撑棒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撑棒的支撑棒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型工装充分的保证了顶型过程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
本技术属于轴承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
技术介绍
现如今风电轴承市场,正迈向海上风电大兆瓦级别发展,大套圈在加工过程中,套圈的热处理变形量很难控制,在大兆瓦风电轴承套圈实际加工中时常会出现套圈变形量很差的情况,由于椭圆大多数情况下的变形是对称性的,如不进行顶型,套圈无法继续加工出合格产品,因此可利用螺旋式千斤顶配合工装进行顶型操作。顶型工装应用于大兆瓦级风电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变形量控制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大兆瓦级风电轴承套圈变形工装对套圈顶型,使套圈的变形量控制在工艺允许范围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包括千斤顶、支撑棒、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轴承套圈的内侧,千斤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千斤顶的千斤顶托架,千斤顶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棒的一端,支撑棒的而另一端连接第一顶型柱体,第一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顶型柱体,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第一顶型柱体、支撑棒、千斤顶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所述支撑棒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撑棒的支撑棒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托架为V型托架。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托架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上托架和下托架通过螺栓连接对千斤顶进行固定和限位,两个千斤顶托架分别设置在千斤顶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棒固定架为带有通孔的加筋板,通孔的直径与支撑棒的直径相配合,两个支撑棒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支撑棒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均设置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的顶出端设置有固定座,支撑棒穿过固定座与千斤顶的顶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还包括底座和支腿,顶型工装设置在底座上,千斤顶托架和支撑棒固定架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轴承套圈下方设置有若干支腿,若干支腿均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下方均设置有托块,托块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两个互相垂直设置的槽钢,槽钢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支腿,四个支腿将轴承套圈支撑抬起,千斤顶托架和支撑棒固定架均焊接在底座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棒为直径100mm的铁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顶型工装充分的保证了顶型过程的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顶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千斤顶,2、支撑棒,3、第一顶型柱体,4、第二顶型柱体,5、轴承套圈,6、千斤顶托架,7、支撑棒固定架,8、底座,9、支腿,10、固定座,11、托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附图1,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包括千斤顶1、支撑棒2、第一顶型柱体3、第二顶型柱体4、底座8和支腿9;所述千斤顶1和轴承套圈5设置在底座8上,轴承套圈5通过若干支腿9支撑在底座上,千斤顶1设置在轴承套圈5的内侧,千斤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千斤顶的千斤顶托架6,千斤顶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棒2的一端,支撑棒的而另一端连接第一顶型柱体3,第一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顶型柱体4,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第一顶型柱体3、支撑棒2、千斤顶1和第二顶型柱体4的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所述支撑棒2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撑棒的支撑棒固定架7,千斤顶托架6和支撑棒固定架7均固定在底座8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棒2为直径100mm的铁棒。优选的,所述底座8为两个互相垂直设置的槽钢,槽钢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支腿9,四个支腿9将轴承套圈5支撑抬起,千斤顶托架6和支撑棒固定架7均焊接在底座8上。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托架6为V型托架。千斤顶托架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上托架和下托架通过螺栓连接对千斤顶进行固定和限位,两个千斤顶托架分别设置在千斤顶的两端。上托架和下托架均设置为V型槽,上托架的V型槽倒扣,将千斤顶限制在两个V型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棒固定架7为带有通孔的加筋板,通孔的直径与支撑棒的直径相配合,两个支撑棒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支撑棒的两端。支撑棒固定架底部与槽钢底座焊接连接,支撑棒固定架与槽钢底座通过三角形筋板加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型柱体3和第二顶型柱体4的端部均设置为弧形。防止顶型柱体损伤轴承套圈。本工装作用于轴承外圈时,第一顶型柱体3和第二顶型柱体4的弧形端部与轴承外圈内滚道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的顶出端设置有固定座10,支撑棒2穿过固定座10与千斤顶的顶出端连接。固定座减小了千斤顶顶出端的震动,起到了防颤加固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下方均设置有托块11,托块固定在底座上。优选的,所述千斤顶为螺旋式千斤顶。应用顶型工装对大兆瓦级风电轴承套圈进行顶型处理时,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由于套圈的壁厚大、变形量大,因此在选用顶型工装设计时候,安全、实用成为工装设计的主旋律,千斤顶选用吨位级别大的,可以节时省力操作;第二、由于套圈的直径大,在选用顶型工装底板等设计时,一定要刚性足,保证顶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在利用螺旋式千斤顶进行顶型套圈操作时,安全性及实用性是首选考虑。在整个顶型工装的设计过程中,顶型工装的底部可选用槽钢作为底座8,稳定刚性足够,保证顶型工作的安全性。在顶型工装设计中,由于顶型的力量会很大,千斤顶的支撑是个难点,在顶型操作过程中,如不借助千斤顶托架6作用,千斤顶会随着顶型套圈过程中,处于悬空状态,这个过程是个极其危险的过程,易导致套圈及千斤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受力不均导致套圈或千斤顶弹起,易发生危险。结合以往经验,在千斤顶的下端做个V型托板,在上端同样利用V型板上螺栓进行加紧固定,在顶型过程中,千斤顶会随着顶型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和千斤顶托架一起联动,不会因为受力不均导致弹起等危险。同时在连接千斤顶两端与工件之间的支撑棒2需是直径100的铁棒,顶型过程中,铁棒如不处于水平一直线上,也会出现受力不均导致产品套圈弹起发生危险。在此顶型工装设计中,将铁棒两端利用加筋板让铁棒固定在槽钢底座上,不会因此而弹起发生危险。本技术所涉及的风电轴承套圈变形顶型工装,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偏航变桨轴承热处理工序中,通过批量的轴承进行验证,通过该工装,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变形基本都在工艺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支撑棒、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轴承套圈的内侧,千斤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千斤顶的千斤顶托架,千斤顶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棒的一端,支撑棒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顶型柱体,第一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顶型柱体,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第一顶型柱体、支撑棒、千斤顶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所述支撑棒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撑棒的支撑棒固定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支撑棒、第一顶型柱体和第二顶型柱体;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轴承套圈的内侧,千斤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千斤顶的千斤顶托架,千斤顶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棒的一端,支撑棒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顶型柱体,第一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第二顶型柱体,第二顶型柱体的端部与轴承套圈内径相接触,第一顶型柱体、支撑棒、千斤顶和第二顶型柱体的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所述支撑棒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撑棒的支撑棒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托架为V型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托架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上托架和下托架通过螺栓连接对千斤顶进行固定和限位,两个千斤顶托架分别设置在千斤顶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轴承套圈顶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棒固定架为带有通孔的加筋板,通孔的直径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宝徐猛赵铭孙晓旭杨金雷肖长春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