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送料组件(2)、整形组件(3)和夹取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2)的左侧配合有所述整形组件(3),所述整形组件(3)包括有立柱(5)和楔形块(6);所述立柱(5)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所述楔形块(6);所述整形组件(3)的后侧还配合有所述夹取组件(4),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有X轴直线模组(7)、Z轴直线模组(8)和第一气动夹爪(9)。夹取组件(4)将夹取送料组件(2)上的工件并移动该工件,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被楔形块(6)的整形刃口撑开至合适的间距,实现了对工件两个弧形臂间距的自动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4和5所示:一种首饰扣链工件,包括有环形部A、V形连接部B和一对弧形臂C;其环形部A呈半圆状,该环形部A下部的两端通过V形连接部B连接形成封闭的第一圆环;该V形连接部B的下方对称设有一对弧形臂C,两个弧形臂C的自由端相互抵靠至一起后可形成封闭的第二圆环,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成平面90度错位。现有的生产加工作业中:首先,由操作员将第一个工件的环形部A插入到第待焊接工件的一对弧形臂C之间;然后将待焊接工件的两个弧形臂C压紧形成第二圆环并将两个弧形臂C的自由端焊接固定,使得第一个工件的第一圆环和待焊接工件的第二圆环相互扣合;依此方式将多个工件焊接形成首饰扣链。这种组装方式对操作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首饰扣链工件较小,不易于操作员夹持与焊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同时长时间作业、劳动强度大等多种因素也容易导致操作员疲劳,进而导致产品的不良率升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焊接,但是在自动化焊接的过程中,存在着个别待焊接工件的两个弧形臂C间距太小的情况,导致另一个工件的环形部A无法插入到待焊接工件的两个弧形臂C中。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目的是在首饰扣链的自动化焊接作业中,将每一个工件的两个弧形臂自动调整至合适间距。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送料组件(2)、整形组件(3)和夹取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2)的左侧配合有所述整形组件(3),所述整形组件(3)包括有立柱(5)和楔形块(6);所述立柱(5)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所述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设有与工件的弧形臂配合的整形刃口;所述整形组件(3)的后侧还配合有所述夹取组件(4),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有X轴直线模组(7)、Z轴直线模组(8)和第一气动夹爪(9);所述X轴直线模组(7)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X轴直线模组(7)的滑座上设有所述Z轴直线模组(8);所述Z轴直线模组(8)的滑座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环形部的第一气动夹爪(9)。优选的,所述Z轴直线模组(8)的滑座上设有安装支架(11);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2)包括有直线振动送料器(12)、振动盘(13)和料道(14);所述料道(14)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13)连接;所述料道(14)还配合有所述直线振动送料器(12),所述直线振动送料器(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夹取组件夹取送料组件上的工件并移动该工件,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被楔形块的整形刃口撑开至合适的间距,实现了对工件两个弧形臂间距的自动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形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夹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加工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图5示本技术所加工的两个工件的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工作台,(2)送料组件,(3)整形组件,(4)夹取组件,(5)立柱,(6)楔形块,(7)X轴直线模组,(8)Z轴直线模组,(9)第一气动夹爪,(10)第二气动夹爪,(11)安装支架,(12)直线振动送料器,(13)振动盘,(14)料道,(A)环形部,(B)V型连接部,(C)弧形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送料组件2、整形组件3和夹取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2的左侧配合有所述整形组件3,所述整形组件3包括有立柱5和楔形块6;所述立柱5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所述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的上端成型有与工件的弧形臂配合的整形刃口;所述整形组件3的后侧还配合有所述夹取组件4,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有X轴直线模组7、Z轴直线模组8、第一气动夹爪9和第二气动夹爪10;所述X轴直线模组7设于所述工作台1的固定座上;所述X轴直线模组7的滑座上设有所述Z轴直线模组8;所述Z轴直线模组8的滑座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环形部的第一气动夹爪9,另一侧设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弧形臂的第二气动夹爪1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直线模组7、所述Z轴直线模组8结构相同,均选用的是滚珠丝杆型直线模组,该滚珠丝杆型直线模组的电机接于外部电源并通过联轴器驱动丝杆工作,再由丝杆驱动滑座,最终实现了由所述X轴直线模组7的驱动设置在其滑座上的Z轴直线模组8做水平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功,由所述Z轴直线模组8驱动其滑座上设置的第一气动夹爪9和第二气动夹爪10做垂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Z轴直线模组8的滑座上设有安装支架11;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动夹爪10。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与所述第二气动夹爪10在工作时接于外部气源。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2包括有直线振动送料器12、振动盘13和料道14;所述料道14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13连接;所述料道14还配合有所述直线振动送料器12,所述直线振动送料器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所述振动盘13向所述料道14送料,所述直线振动送料器12将所述料道14上的工件振至所述料道14靠近所述楔形块6的一端;然后,所述Z轴直线模组8驱动其滑座上的第一气动夹爪9下行,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夹取一个工件的环形部,待夹取完成后所述Z轴直线模组8驱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上行复位;然后,所述X轴直线模组7驱动其滑座上的Z轴直线模组8左行至所述楔形块6的正上方;最后,所述Z轴直线模组8驱动其滑座上的第一气动夹爪9下行,所述第一气动夹爪9上夹持的工件的两个弧形臂在下行过程中被所述楔形块6的整形刃口撑开至合适的间距。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首饰扣链工件的自动化焊接作业中,自动调整工件两个弧形臂的间距。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送料组件(2)、整形组件(3)和夹取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2)的左侧配合有所述整形组件(3),所述整形组件(3)包括有立柱(5)和楔形块(6);所述立柱(5)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所述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设有与工件的弧形臂配合的整形刃口;所述整形组件(3)的后侧还配合有所述夹取组件(4),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有X轴直线模组(7)、Z轴直线模组(8)和第一气动夹爪(9);所述X轴直线模组(7)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X轴直线模组(7)的滑座上设有所述Z轴直线模组(8);所述Z轴直线模组(8)的滑座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环形部的第一气动夹爪(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首饰扣链夹取整形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送料组件(2)、整形组件(3)和夹取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2)的左侧配合有所述整形组件(3),所述整形组件(3)包括有立柱(5)和楔形块(6);所述立柱(5)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所述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设有与工件的弧形臂配合的整形刃口;所述整形组件(3)的后侧还配合有所述夹取组件(4),所述夹取组件(4)包括有X轴直线模组(7)、Z轴直线模组(8)和第一气动夹爪(9);所述X轴直线模组(7)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X轴直线模组(7)的滑座上设有所述Z轴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忠,唐菊芝,
申请(专利权)人:胡志忠,唐菊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