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57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包括柔性固定夹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座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多处漏水孔,并且底座右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所述控制电箱安装在底座顶部端面左端,且控制电箱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轴承转盘安装于底座顶部,且承接架安装在轴承转盘顶部端面上;所述金属管道底部固定在底座内,且金属管道进水端与外部高压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安装在金属管道上;有利于通过内外两侧扇形喷头将水流分别喷射至承接架内外两侧端面上,对承接架外侧所固定的油缸活塞杆进行全方位冲洗作业,去除油缸活塞杆车削加工所残留的金属杂质,保障油缸活塞杆外部洁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缸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油缸是将液压能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油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组成;油缸可以参考CN208281275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缸体,缸体内限定有腔室,缸体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油口;活塞,活塞设在腔室内,活塞与缸体的底部配合限定出缓冲间隙;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通过安装件相连,缸体的底部设有避让槽以包容安装件,活塞杆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腔室连通的第二油口;缓冲件,缓冲件设在缸体的底部且与避让槽间隔开布置,缓冲件与活塞的位置相对应;导向套,导向套设在腔室内且与活塞杆相配合以使活塞杆沿导向套的轴向可活动;现有类似的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对油缸活塞杆外部清洁效果较差,油缸活塞杆在车削加工生产时沾附有部分金属杂质和少量灰尘,金属杂质的存在容易影响油缸产品质量,需要人工手动对油缸活塞杆外部金属杂质和灰尘进行擦洗清洁,效率较慢,容易影响油缸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对油缸活塞杆外部清洁效果较差,油缸活塞杆在车削加工生产时沾附有部分金属杂质和少量灰尘,金属杂质的存在容易影响油缸产品质量,需要人工手动对油缸活塞杆外部金属杂质和灰尘进行擦洗清洁,效率较慢,容易影响油缸加工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漏水孔,排水口,控制电箱,轴承转盘,金属管道,扇形喷头,电磁阀,承接架,外壳,密封门,柔性固定夹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座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多处漏水孔,并且底座右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所述控制电箱安装在底座顶部端面左端,且控制电箱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轴承转盘安装于底座顶部,且承接架安装在轴承转盘顶部端面上;所述金属管道底部固定在底座内,且金属管道进水端与外部高压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安装在金属管道上,且电磁阀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相连通;所述承接架为圆形框架结构,且承接架位于底座顶部,并且外壳套装在承接架外部;所述外壳底部安装在底座顶部端面上,且外壳前侧安装有一处密封门;所述驱动电机呈倒置状安装在外壳顶部,且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固定夹为圆弧形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且柔性固定夹套装在油缸活塞杆外部,并且柔性固定夹安装在承接架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固定夹共有二十四组,且柔性固定夹呈环绕状安装在承接架外壁上,并且承接架位于外壳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道顶部分为双管道结构,且金属管道顶部分别位于承接架内外两侧;所述金属管道顶部双管道结构外侧均呈上下排列状设有四处扇形喷头,且扇形喷头喷口处分别朝向承接架内侧和外侧。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顶部端面上,且承接架顶部与驱动电机相连,并且驱动电机带动承接架转动连接于外壳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转盘为圆环状结构,且轴承转盘安装在底座顶部内,并且承接架底部贴合在轴承转盘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承接架和柔性固定夹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柔性固定夹将油缸活塞杆呈竖直状固定在承接架7外壁上,保障后期油缸活塞杆转动清洗时的稳定性;并且配合柔性固定夹环绕状排列的设置,便于人员将多处油缸活塞杆呈环绕状固定在承接架外壁上,同时对多处油缸活塞杆进行清洗作业,提升油缸活塞杆清洗效率。2.金属管道和内外两侧扇形喷头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内外两侧扇形喷头将水流分别喷射至承接架内外两侧端面上,对承接架外侧所固定的油缸活塞杆进行全方位冲洗作业,去除油缸活塞杆车削加工所残留的金属杂质,保障油缸活塞杆外部洁净效果;并且配合承接架和驱动电机的使用,可在扇形喷头对承接架外侧油缸活塞杆进行清洗作业的同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承接架外侧油缸活塞杆在外壳内部慢速转动,使承接架外侧所固定的油缸活塞杆能够依次转动至扇形喷头部位处,对油缸活塞杆进行清洗,保障承接架外侧各部位处油缸活塞杆清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侧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座轴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承接架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101、漏水孔;102、排水口;2、控制电箱;3、轴承转盘;4、金属管道;5、扇形喷头;6、电磁阀;7、承接架;8、外壳;801、密封门;9、柔性固定夹;10、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漏水孔101,排水口102,控制电箱2,轴承转盘3,金属管道4,扇形喷头5,电磁阀6,承接架7,外壳8,密封门801,柔性固定夹9和驱动电机10;所述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座1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多处漏水孔101,并且底座1右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102;所述控制电箱2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左端,且控制电箱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轴承转盘3安装于底座1顶部,且承接架7安装在轴承转盘3顶部端面上;所述金属管道4底部固定在底座1内,且金属管道4进水端与外部高压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6安装在金属管道4上,且电磁阀6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所述承接架7为圆形框架结构,且承接架7位于底座1顶部,并且外壳8套装在承接架7外部;所述外壳8底部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上,且外壳8前侧安装有一处密封门801;所述驱动电机10呈倒置状安装在外壳8顶部,且驱动电机10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说明:上述所提到的轴承转盘3与传统转动餐桌底部所安装的转盘底座相同,为现有成熟技术,不在过多描述。其中,所述柔性固定夹9为圆弧形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且柔性固定夹9套装在油缸活塞杆外部,并且柔性固定夹9安装在承接架7外壁上;具体作用,可通过柔性固定夹9将油缸活塞杆呈竖直状固定在承接架7外壁上,保障后期油缸活塞杆转动清洗时的稳定性。其中,所述柔性固定夹9共有二十四组,且柔性固定夹9呈环绕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漏水孔(101),排水口(102),控制电箱(2),轴承转盘(3),金属管道(4),扇形喷头(5),电磁阀(6),承接架(7),外壳(8),密封门(801),柔性固定夹(9)和驱动电机(10);所述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座(1)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多处漏水孔(101),并且底座(1)右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102);所述控制电箱(2)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左端,且控制电箱(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轴承转盘(3)安装于底座(1)顶部,且承接架(7)安装在轴承转盘(3)顶部端面上;所述金属管道(4)底部固定在底座(1)内,且金属管道(4)进水端与外部高压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6)安装在金属管道(4)上,且电磁阀(6)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所述承接架(7)为圆形框架结构,且承接架(7)位于底座(1)顶部,并且外壳(8)套装在承接架(7)外部;所述外壳(8)底部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上,且外壳(8)前侧安装有一处密封门(801);所述驱动电机(10)呈倒置状安装在外壳(8)顶部,且驱动电机(10)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商务车油缸的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漏水孔(101),排水口(102),控制电箱(2),轴承转盘(3),金属管道(4),扇形喷头(5),电磁阀(6),承接架(7),外壳(8),密封门(801),柔性固定夹(9)和驱动电机(10);所述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底座(1)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多处漏水孔(101),并且底座(1)右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102);所述控制电箱(2)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左端,且控制电箱(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轴承转盘(3)安装于底座(1)顶部,且承接架(7)安装在轴承转盘(3)顶部端面上;所述金属管道(4)底部固定在底座(1)内,且金属管道(4)进水端与外部高压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6)安装在金属管道(4)上,且电磁阀(6)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所述承接架(7)为圆形框架结构,且承接架(7)位于底座(1)顶部,并且外壳(8)套装在承接架(7)外部;所述外壳(8)底部安装在底座(1)顶部端面上,且外壳(8)前侧安装有一处密封门(801);所述驱动电机(10)呈倒置状安装在外壳(8)顶部,且驱动电机(10)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箱(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商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建邓文军苏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