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49951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行程路径;所述行程路径中包括多个定位点;获取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通过该实施例方案,相比较于基础的轨迹回放,提供以运动体的前进方向为视角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及终端
本文涉及计算机计算技术,尤指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模拟行程轨迹的软件,这些软件在模拟行程过程中,运动体沿着地图上的行程轨迹上移动,其运动体移动的过程中地图的方位始终保持不变,只有运动体沿着行程轨迹移动,且用户观看其模拟行程轨迹时,用户的视线需跟随运动体的移动而移动。现有技术中,因地图的方位一直朝北,而当行程路径为朝东时,运动体则需要沿着行程路径朝东移动,且用户的视线也需跟随运动体的移动朝东移动,因此用户在体验此类模拟行程软件时,容易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及终端,能够相比较于基础的轨迹回放,提供以运动体的前进方向为视角的观看体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取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行程路径;所述行程路径中包括多个定位点;获取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包括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计算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的直线距离;根据当前终端屏幕的尺寸、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的直线距离以及不同层级瓦片的地图的比例尺,计算与所述直线距离匹配的层级瓦片的目标地图。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行程路径中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将多个定位点加载到所述目标地图上的相应位置;根据多个定位点在所述目标地图上的位置,在所述目标地图上形成所述目标路径。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路径中的起点和终点在所述目标地图上的位置,在所述目标路径的起点上加载预设的运动体,并控制所述运动体沿所述目标路径移动至终点;和/或,根据目标地图的瓦片层级,获取运动体在目标地图上的移动速度;其中,不同瓦片层级的地图具有不同的预设速度;和/或,在根据所述行程路径中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将多个定位点加载到所述目标地图上的相应位置之前,检测所述行程路径所在地图使用的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目标地图使用的第二坐标系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不相同时,将多个定位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转化为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可以包括:获取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连续的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其中,所述三个连续的定位点可以包括: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当前所在定位点、所述第二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当前所在定位点相邻的下一个定位点;所述第三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定位点相邻的下一个定位点;计算三个连续的定位点中相邻两个定位点所连接的矢量直线之间的夹角;将所述夹角作为所述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角变化度数。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夹角所满足的角度范围判断所述夹角是否有效。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可以包括:顺时针夹角;所述根据所述夹角所满足的角度范围判断所述夹角是否有效可以包括: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满足:0°-90°以及270°-360°时,判定所述顺时针夹角有效;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满足:90°-270°时,判定所述顺时针夹角无效。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可以包括: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有效,且所述顺时针夹角满足:0°-15°时,保持目标地图方位不变;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有效,且所述顺时针夹角满足:15°-90°时,将所述顺时针夹角作为旋转角度按照顺时针方向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有效,且所述顺时针夹角满足:270°-360°时,将所述顺时针夹角作为旋转角度按照逆时针方向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顺时针夹角无效时,舍弃所述第二定位点,并确定所述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三定位点相邻的下一个定位点,定义为第四定位点;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点、所述第三定位点和所述第四定位点重新计算所述视角变化度数。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坐标信息可以包括经纬度信息;在获取该行程路径中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经纬信息的差值和/或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相邻定位点;从所述相邻定位点中选择一个定位点删除;并根据剩余的定位点进行行程路径纠偏和/或目标路径纠偏;和/或,根据所述运动体的运动速度和预设计算式计算目标地图的方位旋转速度;其中,所述预设计算式包括:目标地图的方位旋转速度=视角变化度数/(运动体的运动速度*预设速度阈值^2);和/或,根据所述运动体的运动速度,计算采集所述定位点的坐标信息的采集间隔时长。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获取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行程路径;所述行程路径中包括多个定位点;获取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通过该实施例方案,相比较于基础的轨迹回放,提供以运动体的前进方向为视角的观看体验,从而使用户直观地感受到处于当前位置时下一位置在目标地图上的方位,从而提高用户在行程模拟过程中的观看体感。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行程路径;所述行程路径中包括多个定位点;/n获取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n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n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行程路径;所述行程路径中包括多个定位点;
获取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
根据所述视角变化度数相应地对目标地图进行方位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包括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计算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的直线距离;
根据当前终端屏幕的尺寸、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的直线距离以及不同层级瓦片的地图的比例尺,计算与所述直线距离匹配的层级瓦片的目标地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目标地图中建立目标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行程路径中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将多个定位点加载到所述目标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根据多个定位点在所述目标地图上的位置,在所述目标地图上形成所述目标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路径中的起点和终点在所述目标地图上的位置,在所述目标路径的起点上加载预设的运动体,并控制所述运动体沿所述目标路径移动至终点;和/或,
根据目标地图的瓦片层级,获取运动体在目标地图上的移动速度;其中,不同瓦片层级的地图具有不同的预设速度;和/或,
在根据所述行程路径中多个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将多个定位点加载到所述目标地图上的相应位置之前,检测所述行程路径所在地图使用的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目标地图使用的第二坐标系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不相同时,将多个定位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转化为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行程轨迹的视角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计算运动体在所述目标路径上移动时所述目标地图所需的视角变化度数包括:
获取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连续的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其中,所述三个连续的定位点包括: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当前所在定位点、所述第二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当前所在定位点相邻的下一个定位点;所述第三定位点为所述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定位点相邻的下一个定位点;
计算三个连续的定位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轩陆川周舒婷王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