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包括配电箱、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配电箱上设置有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节能风机和风轮,节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节能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可通过配电箱为节能风机供电,随后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随后节能风机将水与空气雾化后并通过双层喷嘴机构喷出,当需要缩小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可将各个内喷嘴叶通过磁性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开口更小的内喷嘴,由此能够在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更加便捷的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雾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喷雾器是喷雾器材的简称,喷雾器是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由压缩空气的装置和细管、喷嘴等组成。然而,在喷洒作业时时常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现有的喷雾器在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能够在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更加便捷的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包括配电箱、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所述双层喷嘴机构;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节能风机和风轮,所述节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节能风机内部,所述节能风机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双层喷嘴机构包括外喷嘴、内喷嘴叶和磁性件,所述外喷嘴与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至少设置有3个,每一所述内喷嘴叶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并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的另一端设置有磁性件。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节能风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速电机,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凸起,相邻的2个所述内喷嘴叶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可通过配电箱为节能风机供电,随后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随后节能风机将水与空气雾化后并通过双层喷嘴机构喷出,当需要缩小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可将各个内喷嘴叶通过磁性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开口更小的内喷嘴,由此能够在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更加便捷的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节能型喷雾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节能型喷雾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节能型喷雾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配电箱;2:支架;3:减速电机;4:进气口;5:节能风机;6:外喷嘴;7:进水口;8:风轮;9:凸起;10:内喷嘴叶;11:转轴;12:磁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了双层喷嘴机构,由此能够在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更加便捷的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包括配电箱、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所述双层喷嘴机构;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节能风机和风轮,所述节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节能风机内部,所述节能风机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双层喷嘴机构包括外喷嘴、内喷嘴叶和磁性件,所述外喷嘴与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至少设置有3个,每一所述内喷嘴叶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并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的另一端设置有磁性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可通过配电箱为节能风机供电,随后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随后节能风机将水与空气雾化后并通过双层喷嘴机构喷出,当需要缩小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可将各个内喷嘴叶通过磁性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开口更小的内喷嘴。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可通过配电箱为节能风机供电,随后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节能风机内部,随后节能风机将水与空气雾化后并通过双层喷嘴机构喷出,当需要缩小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可将各个内喷嘴叶通过磁性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开口更小的内喷嘴,由此能够在需要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时,更加便捷的改变喷洒的密度与范围。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节能风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箱固定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节能风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箱固定连接,有利于使用者能够调整节能型喷雾机的喷洒角度。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速电机,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速电机,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节能风机相连接,有利于使用者在调整节能型喷雾机的喷洒角度时更加的省力。进一步地,还包括凸起,相邻的2个所述内喷嘴叶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相邻的2个所述内喷嘴叶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有利于内喷嘴叶在未启用之前外喷嘴的内表面更加的平整,避免内喷嘴叶影响喷雾效果。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包括配电箱1、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配电箱1上设置有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所述双层喷嘴机构;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4、节能风机5和风轮8,所述节能风机5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节能风机5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并且采用焊接,所述风轮8设置于所述节能风机5内部,所述节能风机5上设置有进水口7并且采用焊接;所述双层喷嘴机构包括外喷嘴6、内喷嘴叶10和磁性件12,所述外喷嘴6与所述节能风机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且采用焊接,所述内喷嘴叶10共设置有8个,每一所述内喷嘴叶10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11,并且通过所述转轴11与所述外喷嘴6的内表面相连接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内喷嘴叶10的另一端设置有磁性件12;所述内喷嘴叶10在组合时,所述内喷嘴叶10上的所述磁性件12之间均为S极与N极的连接,所述内喷嘴叶10未组合时,所述内喷嘴叶10均通过所述磁性件12吸附于所述外喷嘴6内表面;还包括支架2,所述节能风机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一端与所述节能风机5相连接,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电箱1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所述双层喷嘴机构;/n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节能风机和风轮,所述节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节能风机内部,所述节能风机上设置有进水口;/n所述双层喷嘴机构包括外喷嘴、内喷嘴叶和磁性件,所述外喷嘴与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至少设置有3个,每一所述内喷嘴叶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并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的另一端设置有磁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节能型喷雾机和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节能型喷雾机上设置有所述双层喷嘴机构;
所述节能型喷雾机包括进气口、节能风机和风轮,所述节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双层喷嘴机构,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节能风机内部,所述节能风机上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双层喷嘴机构包括外喷嘴、内喷嘴叶和磁性件,所述外喷嘴与所述节能风机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至少设置有3个,每一所述内喷嘴叶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并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喷嘴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内喷嘴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映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