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与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44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与电致变色器件,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包括基底层、透明导电层、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密封部以及与导电部连接的至少一个侧引出电极;所述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于基底层的顶面;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连接;所述密封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变色材料层与第二导电层;变色材料层分别与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的透明导电层连接,导电层的密封部用于对变色材料层封边。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设置电致变色器件时无需额外的布电极操作,避免了空气中水氧的影响,且所得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与电致变色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涉及一种导电基体,尤其涉及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与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在电场作用下,材料发生可逆的变色现象。电致变色实质是一种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材料在外观上表现出颜色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是指在外电场及电流的作用下,可发生色彩变化的材料即为电致变色材料,其本质是材料的化学结构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材料吸收光谱的变化。具有实用价值的电致变色材料必须具备颜色变化的可逆性、颜色变化的方便性和灵敏性、颜色深度的可控性、颜色记忆性、驱动电压低、多色性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材料已基本具备上述性质,电致变色材料的特点和优势促使各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研制和开发。现有技术中,在制备电致变色器件时需要使用导电基体贴合变色材料,贴合完成后进行紫外光固化,固化完成后对电致变色器件进行收卷或者分切存储,但此时所得电致变色器件通常不具备隔绝水氧的能力,容易被空气中的水氧影响而造成变色不均匀的现象;同时,此时的电致变色器件仅依靠变色材料的上下表面与导电基体进行粘结,容易产生脱膜的现象。CN107922829A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的电解质层的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底、层状工作电极、位于工作电极和其他基底之间并且包含可移动的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层以及位于电解质材料与其他基底的导电涂层之间的对电极。该电致变色元件由各功能层层叠设置而成,在收卷或分切存储时难以避免脱膜以及水氧的影响;且电极的设置需要对布线区域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容易导致电致变色器件出现脱膜和/或弯折的问题。CN102830565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内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内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有机-无机电致变色薄膜。该电致变色薄膜以及电致变色器件仍然存在收卷或分切加工使容易受到水氧影响的问题;且存在布线时脱膜、弯折的缺陷。对此,提供一种具有边缘密封功能的导电基体以及电致变色器件,对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效率以及克服变色不均匀、脱膜与弯折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与电致变色器件,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通过预先设置侧引出电极,使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用于制备电致变色器件时省略了电极布置区域的清洗步骤,减少了脱膜的风险;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的密封部不仅能够起到封装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变色材料层的目的,还够改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增强电致变色器件中导电层与变色材料层的结合强度。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包括基底层、透明导电层、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密封部以及与导电部连接的至少一个侧引出电极;所述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于基底层的顶面;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连接;所述密封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连接包括:(1)导电部嵌入基底层,导电部的顶面与透明导电层的底面连接;(2)导电部的底部嵌入基底层,剩余部分嵌入或伸出所述透明导电层;(3)导电部完全嵌入透明导电层;(4)导电部的底部嵌入透明导电层,剩余部分伸出透明导电层;(5)导电部的底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所述“伸出”是指导电部的顶面高出透明导电层的顶面,或,导电部的顶面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平齐。本专利技术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存在接触部分,从而实现由导电部为透明导电层供电。而与导电部连接的侧引出电极则能够实现外部电源为导电部供电,从而实现了外部电源为透明导电层的供电。本专利技术所述密封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包括密封部设置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以使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形成电致变色器件时密封部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电致变色器件的布置需要对密封部的位置进行合理地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导电部伸出透明导电层时,所述密封部包覆导电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中设置导电部时,在设置导电部的区域内放置导电材料,所述放置导电材料的方法包括丝网印刷、移印、喷墨印刷、金属网格印刷、胶印、凹印、喷涂、点胶、气相沉积或贴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丝网印刷与移印的组合,移印与喷墨印刷的组合,喷墨印刷与金属网格印刷的组合,金属网格印刷与胶印的组合,胶印与凹印的组合,凹印与喷涂的组合,丝网印刷与点胶的组合,丝网印刷、喷墨印刷、金属网格印刷与点胶的组合,喷墨印刷、金属网格印刷、胶印、凹印与喷涂的组合或丝网印刷、移印、喷墨印刷、金属网格印刷、胶印、凹印、喷涂与点胶的组合。所述导电材料包括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箔、铜丝或导电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导电银浆与导电铜浆的组合,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纳米银导电油墨与导电胶膜的组合,铜箔与铜丝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导电铜浆、导电碳浆与导电胶膜的组合或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丝、铜箔与导电胶膜的组合,优选为导电银浆。优选地,在设置导电部之前,对设置导电部的区域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包括UVO法、电晕处理法或等离子清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UVO法与电晕处理法的组合,电晕处理法与等离子清洗的组合,UVO法与等离子清洗的组合或UVO法、电晕处理法与等离子清洗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UVO法”为使用紫外臭氧清洗机进行表面处理。经过预处理后导电部能够更好地结合在边缘密封导电基体中。本专利技术所述密封部的设置方法包括喷涂、点胶、丝网印刷、滴涂辊压、刮图或贴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喷涂与点胶的组合,喷涂与贴胶的组合,点胶与贴胶的组合或喷涂、点胶与贴胶的组合。所述密封部的材料包括本领域常规的具有绝缘且隔绝水氧效果的压敏胶、热熔胶、UV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侧引出电极的材料包括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箔、铜丝或导电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导电银浆与导电铜浆的组合,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纳米银导电油墨与导电胶膜的组合,铜箔与铜丝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导电铜浆、导电碳浆与导电胶膜的组合或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丝、铜箔与导电胶膜的组合,优选为导电银浆。优选地,所述基底层的材料包括玻璃和/或柔性基底材料。所述柔性基底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包括基底层、透明导电层、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密封部以及与导电部连接的至少一个侧引出电极;/n所述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于基底层的顶面;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连接;/n所述密封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包括基底层、透明导电层、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密封部以及与导电部连接的至少一个侧引出电极;
所述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于基底层的顶面;所述导电部与透明导电层连接;
所述密封部与透明导电层的顶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材料包括玻璃和/或柔性基底材料;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底材料的厚度为2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0.1nm-10μm,优选为0.1nm-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规则形状的导电部和/或不规则形状的导电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的宽度为0.02-100mm,厚度为0.05-500μm;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的厚度为0.05-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边缘密封导电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沉璧钟卓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