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相增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0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相增粘装置,涉及物料增粘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的热油循环体系热油回收率和热效率都很低的问题;该固相增粘装置,包括支座、旋转反应器、导油机构、冷凝机构和抽真空机构,所述导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顶端的第一储油箱,第一储油箱通过第一油管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又与加热箱连接,加热箱内设有多个加热器,加热箱与第一升压泵连接,第一升压泵通过第二油管与旋转反应器内的U型管连接,U型管固定在旋转反应器内且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进口连接,U型管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出口连接,热油出口与集油盒连接,所述集油盒通过第三油管与冷凝机构连接,提高了热油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相增粘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增粘领域,具体是一种固相增粘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物料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增粘,例如聚酯类。涤纶工业丝、无纺布、薄膜胶卷、工程塑料等生产时需要高粘度聚酯。目前经常使用的增粘装置主要是间歇式固相增粘装置,其结构包括:转鼓反应筒体,转鼓反应筒体包括内筒体和设置在内筒体外的夹套层,转鼓反应筒体活动支承在支撑架上、并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转鼓反应筒体的一端连接有导热油循环体系,导热油循环体系通过转鼓油管与转鼓反应筒体的夹套层相连通,转鼓反应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抽真空体系。现有的间歇式固相增粘装置存在着热油回收效率低,同时通过夹套层的方式使得热油在夹套层内温度下降的非常快,而且热效率也非常低,不方便热油的回收和循环使用,使得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相增粘装置,解决现有的热油循环体系热油回收率和热效率都很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相增粘装置,包括支座、旋转反应器、导油机构、冷凝机构和抽真空机构,所述导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相增粘装置,包括支座(1)、旋转反应器(2)、导油机构(4)、冷凝机构(5)和抽真空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机构(4)包括固定在支架(3)顶端的第一储油箱(41),第一储油箱(41)通过第一油管(42)与过滤器(43)连接,过滤器(43)又与加热箱(44)连接,加热箱(44)内设有多个加热器,加热箱(44)与第一升压泵(47)连接,第一升压泵(47)通过第二油管(45)与旋转反应器(2)内的U型管(24)连接,U型管(24)固定在旋转反应器(2)内且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进口(23)连接,U型管(2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出口(25)连接,热油出口(25)与集油盒(2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相增粘装置,包括支座(1)、旋转反应器(2)、导油机构(4)、冷凝机构(5)和抽真空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机构(4)包括固定在支架(3)顶端的第一储油箱(41),第一储油箱(41)通过第一油管(42)与过滤器(43)连接,过滤器(43)又与加热箱(44)连接,加热箱(44)内设有多个加热器,加热箱(44)与第一升压泵(47)连接,第一升压泵(47)通过第二油管(45)与旋转反应器(2)内的U型管(24)连接,U型管(24)固定在旋转反应器(2)内且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进口(23)连接,U型管(2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油出口(25)连接,热油出口(25)与集油盒(26)连接,集油盒(26)通过第三油管(51)与冷凝机构(5)连接,所述抽真空机构(6)通过第一真空管道(61)与右转轴(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增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设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与旋转反应器(2)上的左转轴(21)和右转轴(22)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21)内设有热油进口(23),热油进口(23)一端与导油机构(4)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反应器(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增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右支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展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荣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