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39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化学反应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包括壳体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罐体、支撑柱、进料管、真空抽管、出料管、双通阀、排料管、循环管、泵体和加热管,所述罐体的下表面两端固定有所述支撑柱,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真空抽管;利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相互交错分布,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对不同层次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对混合物料不断细化分离,使得物料搅拌质量更高;通过设置循环管和泵体,将罐体底部的物料输送到罐体顶部继续加工搅拌,可以避免底层的物料发生堆积,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经常使用的反应装置,现有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第二搅拌叶片和电机,搅拌轴设置于釜体内、并由电机驱动,搅拌轴上设有多组第二搅拌叶片。一般通过增加第二搅拌叶片的组数、以及加大电机的功率来提高搅拌效果,达到物料混合均匀的目的。原有的反应釜内部在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搅拌不均匀,导致反应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旨在解决原有的反应釜内部在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搅拌不均匀,导致反应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包括壳体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罐体、支撑柱、进料管、真空抽管、出料管、双通阀、排料管、循环管、泵体和加热管,所述罐体的下表面两端固定有所述支撑柱,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真空抽管,且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真空抽管的一侧,所述罐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双通阀,所述双通阀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排料管和所述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所述双通阀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所述泵体,所述罐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管;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电机、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框、第二搅拌框、过滤网、第二搅拌叶和刮板,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且所述转动电机位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真空抽管中间,所述转动电机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延伸入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搅拌叶,所述罐体的侧壁两端固定有所述第一搅拌框和所述第二搅拌框,且所述第一搅拌框和所述第二搅拌框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框上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二搅拌框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搅拌叶。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罐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减震垫,所述罐体和所述支撑柱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垫。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前端表面上开设有观察窗。本技术提供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叶间距相等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搅拌框上。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刮板,所述第一搅拌框远离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刮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利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相互交错分布,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对不同层次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对混合物料不断细化分离,使得物料搅拌质量更高;通过设置循环管和泵体,将罐体底部的物料输送到罐体顶部继续加工搅拌,可以避免底层的物料发生堆积,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壳体组件、11-罐体、12-支撑柱、13-进料管、14-真空抽管、15-出料管、16-双通阀、17-排料管、18-循环管、19-泵体、101-加热管、102-减震垫、103-观察窗、2-搅拌组件、21-转动电机、22-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24-第一搅拌框、25-第二搅拌框、26-过滤网、27-第二搅拌叶、28-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包括壳体组件1和搅拌组件2,壳体组件1包括罐体11、支撑柱12、进料管13、真空抽管14、出料管15、双通阀16、排料管17、循环管18、泵体19和加热管101,罐体11的下表面两端固定有支撑柱12,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进料管13和真空抽管14,且进料管13位于真空抽管14的一侧,罐体11的下表面固定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底端设置有双通阀16,双通阀16的两侧设置有排料管17和循环管18,循环管18远离双通阀16的一端设置在罐体11的顶端,循环管18上设置有泵体19,罐体1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01。搅拌组件2包括转动电机21、搅拌杆22、第一搅拌叶23、第一搅拌框24、第二搅拌框25、过滤网26、第二搅拌叶27和刮板28,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转动电机21,且转动电机21位于进料管13和真空抽管14中间,转动电机21的下表面设置有搅拌杆22,且搅拌杆22远离转动电机21的一端延伸入罐体11的内部,搅拌杆22上固定有第一搅拌叶23,罐体11的侧壁两端固定有第一搅拌框24和第二搅拌框25,且第一搅拌框24和第二搅拌框25位于第一搅拌叶23的外侧,第一搅拌框24上设置有过滤网26,第二搅拌框25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27。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2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1的内部,用于支撑罐体11,进料管13用于物料的进入,真空抽管14用于抽离罐体11内部的蒸汽,出料管15用于物料的出入,双通阀16用于控制物料的进出,排料管17用于将排料,泵体19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1的底部,用于输送物料通过循环管18进入到罐体11的顶部,加热管101用于对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加热,搅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1的上表面,用于驱动搅拌杆22带动移动搅拌叶23、过滤网26和第二搅拌叶27进行转动,刮板28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搅拌框24的外侧。进一步的,罐体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罐体11,提高了罐体11的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延长了罐体1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壳体组件1还包括减震垫102,罐体11和支撑柱12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102。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震垫102设置在罐体11和支撑柱12的连接处,可以减少罐体11产生的晃动,降低了噪音污染。进一步的,罐体11的前端表面上开设有观察窗103。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窗103开设在罐体11的前端表面上,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罐体11的内部物料的反应情况。进一步的,若干个第二搅拌叶27间距相等的固定在第二搅拌框2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框25上设置有若干个间距相等的第二搅拌叶27,可以均匀地对物料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搅拌组件2还包括刮板28,第一搅拌框24远离过滤网26的一侧设置有刮板28。在本实施方式中,刮板28设置在第一搅拌框24远离过滤网26的一侧,避免物料凝结在罐体11的侧壁上,造成浪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将物料通过进料管13倒入罐体11内部,启动转动电机21,驱动搅拌杆22上的第一搅拌叶23和搅拌杆22两侧的第一搅拌框24和第二搅拌框25进行转动,从而使使得第一搅拌叶23和第二搅拌叶27能够对不同层次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第二搅拌框25上的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搅拌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罐体(11)、支撑柱(12)、进料管(13)、真空抽管(14)、出料管(15)、双通阀(16)、排料管(17)、循环管(18)、泵体(19)和加热管(101),所述罐体(11)的下表面两端固定有所述支撑柱(12),所述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真空抽管(14),且所述进料管(13)位于所述真空抽管(14)的一侧,所述罐体(11)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双通阀(16),所述双通阀(16)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排料管(17)和所述循环管(18),所述循环管(18)远离所述双通阀(1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1)的顶端,所述循环管(18)上设置有所述泵体(19),所述罐体(1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管(101);/n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转动电机(21)、搅拌杆(22)、第一搅拌叶(23)、第一搅拌框(24)、第二搅拌框(25)、过滤网(26)、第二搅拌叶(27)和刮板(28),所述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21),且所述转动电机(21)位于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真空抽管(14)中间,所述转动电机(21)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搅拌杆(22),且所述搅拌杆(22)远离所述转动电机(21)的一端延伸入所述罐体(11)的内部,所述搅拌杆(22)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搅拌叶(23),所述罐体(11)的侧壁两端固定有所述第一搅拌框(24)和所述第二搅拌框(25),且所述第一搅拌框(24)和所述第二搅拌框(25)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23)的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框(24)上设置有所述过滤网(26),所述第二搅拌框(25)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搅拌叶(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反应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搅拌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罐体(11)、支撑柱(12)、进料管(13)、真空抽管(14)、出料管(15)、双通阀(16)、排料管(17)、循环管(18)、泵体(19)和加热管(101),所述罐体(11)的下表面两端固定有所述支撑柱(12),所述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真空抽管(14),且所述进料管(13)位于所述真空抽管(14)的一侧,所述罐体(11)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双通阀(16),所述双通阀(16)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排料管(17)和所述循环管(18),所述循环管(18)远离所述双通阀(1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1)的顶端,所述循环管(18)上设置有所述泵体(19),所述罐体(1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管(101);
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转动电机(21)、搅拌杆(22)、第一搅拌叶(23)、第一搅拌框(24)、第二搅拌框(25)、过滤网(26)、第二搅拌叶(27)和刮板(28),所述罐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21),且所述转动电机(21)位于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真空抽管(14)中间,所述转动电机(21)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搅拌杆(22),且所述搅拌杆(22)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维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