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38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型的冶金尘泥无害化处理系统,涉及冶金尘泥回收用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智能电控装置、定量进料装置、冷却装置、除尘过滤系统和支架系统,反应釜内设有区域加热部结合定量进料装置控制每个区域加热部内的物料相同便于温度控制,同时保证反应釜前端防堵塞功能,冷却装置可以将物料进行充分冷却,除尘过滤系统将冷却装置内产生的粉尘气体和反应釜内的粉尘气体进行集中过滤净化处理,实现环保排放,通过支架系统将反应釜更加稳定支撑,避免其内物料对反应釜的冲击使其支架系统寿命更长节约后续维修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尘泥回收用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传统矿选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其内部的物料充分且均匀受热且结构复杂,造成资源利用率较低下。现有技术专利电磁加热反应釜回转窑(CN201510622694.7)采用螺旋搅片和储能芯棒结合解决其受热不均匀和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是其反应釜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清洗不利于长久生产使用;利用防晃滚轮和加热料管形成三角结构解决晃动问题,同时利用冷却支管降低防晃滚轮的温度解决其温度对寿命影响的问题,但是无法根除其长久使用易损坏的问题;冷却装置对加热料管冷却箱电磁感应线圈内注水解决冷却问题,但是电磁感应线圈先降下温度加热料管仍处于高温状态,对物料冷却不理想。故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加热且便于清洗、保证使用寿命、无污染排放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实现高效环保功能,同时便于控制其物料在反应釜内均匀加热实现高效加热功能,还便于清洗反应釜内壁,利用支架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与支架的高强度摩擦以致于经常更换支架或使其采用高强度材料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釜和智能电控装置,所述反应釜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反应釜的前端连接有定量进料装置和第一管道,所述反应釜的后端连接有冷却装置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一管道共同连通有除尘过滤系统,所述反应釜上缠绕有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系统和传动件,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区域加热部,每个所述区域加热部均由两个隔离组件和反应釜内壁组成,每个所述隔离组件与反应釜的内壁之间均预留有过料口,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料口沿周向交错设置,所述智能电控装置通过线缆控制定量进料装置、电磁感应线圈、除尘过滤系统和冷却装置启停。进一步的,所述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给料仓和底座,所述给料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给料仓的底部设有自动式开合挡板,所述底座上设有运输装置和滚道槽,所述运输装置位于自动式开合挡板的底部且活动于滚道槽内,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第一连接杆、电动液压缸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运输车上设有称重单元和铰接的盛放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盛放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电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自动式开合挡板和电动液压缸均与智能电控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过滤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箱体上设有U形结构支架和排尘口,所述U形结构支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上下移动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上固定连接有滑轮组件,所述U形结构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智能电控装置电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U形结构支架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滑轮组件匹配的凸轮,位于所述过滤模块顶部的箱体内壁上设有抽风设备和过滤池结构,所述排尘口处设有一门板和倾斜设置且位于箱体内部的排尘板。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出料板、水泵、雾化喷头和风机,所述出料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过滤池结构连通且与智能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雾化喷头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雾化喷头通过管道与水泵连通且管道上设有与智能电控装置电连接的电磁阀,位于所述雾化喷头前侧的出料板上固定连接有翘料板,所述风机与智能电控装置电连接且固定安装在雾化喷头下方的出料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弹性件和过滤器,所述弹性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过滤器的两侧,所述弹性件远离定位槽槽壁的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过滤器包括矩形框体和过滤板,所述矩形框体上开设有与滚轮匹配的滑槽,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卡紧机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与卡紧机构匹配的卡合槽,所述过滤板通过卡紧机构与卡合槽匹配固定在矩形框体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系统包括支撑座和固定环,所述支撑座位于反应釜的底部,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向轮和支撑件,所述固定导向轮和支撑件交叉设置,所述固定导向轮上设有减震层,所述支撑件内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有导向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架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内侧,所述导向杆上固定连接有滑块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在导向杆的外侧且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所述第二滚轮包括与导向杆转动连接的主体和与主体一体连接的球体,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球体贴合的限位槽和与固定导向轮贴合的轨道槽。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固定座和隔离板,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窑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卡件,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卡槽,所述隔离板背对固定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周向设置的拨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设有定量进料装置和区域加热部,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给料仓、自动式开合挡板、运输车、称重单元、盛放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电动液压缸,在智能电控装置控制自动式开合挡板实现对盛放斗内进行卸料,在称重单元作用下实现单次精准控制承载量,并在电动液压缸作用下使盛放斗内的物料转至反应釜前端啮,在反应釜转动一周后进行下次转运,结合区域加热部的可拆卸的隔离组件实现等量物料在拨料板的作用下实现均匀加热,再在倾斜设置的反应釜旋转下移至下移区域加热部进行加热,通过中控只需要控制转速即可保证加热效果,充分实现矿石内物质的利用率。2、本技术中设有冷却装置,利用智能电控装置控制电磁阀和水泵实现水泵和雾化喷头连通使其与物料实现充分接触实现高效冷却,同时在风机作用下实现再次冷却,冷却后带有水份的气体沿第二管道至除尘过滤实现过滤,使其冷却效果更为显著。3、本技术中设有除尘过滤系统,利用电机带动转轴和其上的凸轮转动,凸轮的外周面往复挤压滑轮组件致使过滤模块实现上下往复运动,避免粉尘颗粒堵塞过滤模块,同时过滤模块包括弹性件和过滤器,过滤器包括矩形框体和过滤板,利用弹性件上的滚轮和矩形框体上的滑槽配合,实现过滤板的快速拆装工作,为更换过滤板提供便利。4、本技术中设有支架系统,支架系统包括支撑座、安装架、固定导向轮、支撑件、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二滚轮,利用带有减震层的固定导向轮实现物料对反应釜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其强度大大降低并有效降低其反应釜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和智能电控装置(2),所述反应釜(1)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反应釜(1)的前端连接有定量进料装置(3)和第一管道(11),所述反应釜(1)的后端连接有冷却装置(4)和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和第一管道(11)共同连通有除尘过滤系统(5),所述反应釜(1)上缠绕有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1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3)的外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系统(6)和传动件,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区域加热部,每个所述区域加热部均由两个隔离组件(14)和反应釜(1)内壁组成,每个所述隔离组件(14)与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均预留有过料口(15),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料口(15)沿周向交错设置,所述智能电控装置(2)通过线缆控制定量进料装置(3)、电磁感应线圈(13)、除尘过滤系统(5)和冷却装置(4)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和智能电控装置(2),所述反应釜(1)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反应釜(1)的前端连接有定量进料装置(3)和第一管道(11),所述反应釜(1)的后端连接有冷却装置(4)和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和第一管道(11)共同连通有除尘过滤系统(5),所述反应釜(1)上缠绕有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1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3)的外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系统(6)和传动件,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区域加热部,每个所述区域加热部均由两个隔离组件(14)和反应釜(1)内壁组成,每个所述隔离组件(14)与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均预留有过料口(15),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料口(15)沿周向交错设置,所述智能电控装置(2)通过线缆控制定量进料装置(3)、电磁感应线圈(13)、除尘过滤系统(5)和冷却装置(4)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进料装置(3)包括给料仓(31)和底座,所述给料仓(31)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给料仓(31)的底部设有自动式开合挡板(32),所述底座上设有运输装置和滚道槽(33),所述运输装置位于自动式开合挡板(32)的底部且活动于滚道槽(33)内,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34)、第一连接杆(35)、电动液压缸(36)和第二连接杆(37),所述运输车(34)上设有称重单元(39)和铰接的盛放斗,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盛放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电动液压缸(36)的输出端上,所述电动液压缸(36)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5)上开设有滑槽(38),所述第二连接杆(3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滑槽(38)内,所述自动式开合挡板(32)和电动液压缸(36)均与智能电控装置(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过滤系统(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通,所述箱体(51)上设有U形结构支架(52)和排尘口,所述U形结构支架(52)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上下移动的过滤模块(53),所述过滤模块(53)上固定连接有滑轮组件,所述U形结构支架(52)上固定安装有与智能电控装置(2)电连接的电机(54),所述电机(5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5),所述转轴(55)远离电机(54)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U形结构支架(52)上,所述转轴(55)上固定连接有与滑轮组件匹配的凸轮(56),位于所述过滤模块(53)顶部的箱体(51)内壁上设有抽风设备和过滤池结构,所述排尘口处设有一门板和倾斜设置且位于箱体(51)内部的排尘板(57)。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钱江强雄召王端祥吴家骥成振宏毛协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旷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