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尘泥回收用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传统矿选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其内部的物料充分且均匀受热且结构复杂,造成资源利用率较低下。现有技术专利电磁加热反应釜回转窑(CN201510622694.7)采用螺旋搅片和储能芯棒结合解决其受热不均匀和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是其反应釜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清洗不利于长久生产使用;利用防晃滚轮和加热料管形成三角结构解决晃动问题,同时利用冷却支管降低防晃滚轮的温度解决其温度对寿命影响的问题,但是无法根除其长久使用易损坏的问题;冷却装置对加热料管冷却箱电磁感应线圈内注水解决冷却问题,但是电磁感应线圈先降下温度加热料管仍处于高温状态,对物料冷却不理想。故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加热且便于清洗、保证使用寿命、无污染排放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实现高效环保功能,同时便于控制其物料在反应釜内均匀加热实现高效加热功能,还便于清洗反应釜内壁,利用支架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与支架的高强度摩擦以致于经常更换支架或使其采用高强度材料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和智能电控装置(2),所述反应釜(1)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反应釜(1)的前端连接有定量进料装置(3)和第一管道(11),所述反应釜(1)的后端连接有冷却装置(4)和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和第一管道(11)共同连通有除尘过滤系统(5),所述反应釜(1)上缠绕有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1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3)的外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系统(6)和传动件,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区域加热部,每个所述区域加热部均由两个隔离组件(14)和反应釜(1)内壁组成,每个所述隔离组件(14)与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均预留有过料口(15),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料口(15)沿周向交错设置,所述智能电控装置(2)通过线缆控制定量进料装置(3)、电磁感应线圈(13)、除尘过滤系统(5)和冷却装置(4)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和智能电控装置(2),所述反应釜(1)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反应釜(1)的前端连接有定量进料装置(3)和第一管道(11),所述反应釜(1)的后端连接有冷却装置(4)和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和第一管道(11)共同连通有除尘过滤系统(5),所述反应釜(1)上缠绕有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1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3)的外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系统(6)和传动件,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区域加热部,每个所述区域加热部均由两个隔离组件(14)和反应釜(1)内壁组成,每个所述隔离组件(14)与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均预留有过料口(15),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料口(15)沿周向交错设置,所述智能电控装置(2)通过线缆控制定量进料装置(3)、电磁感应线圈(13)、除尘过滤系统(5)和冷却装置(4)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进料装置(3)包括给料仓(31)和底座,所述给料仓(31)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给料仓(31)的底部设有自动式开合挡板(32),所述底座上设有运输装置和滚道槽(33),所述运输装置位于自动式开合挡板(32)的底部且活动于滚道槽(33)内,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34)、第一连接杆(35)、电动液压缸(36)和第二连接杆(37),所述运输车(34)上设有称重单元(39)和铰接的盛放斗,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盛放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电动液压缸(36)的输出端上,所述电动液压缸(36)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5)上开设有滑槽(38),所述第二连接杆(3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滑槽(38)内,所述自动式开合挡板(32)和电动液压缸(36)均与智能电控装置(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尘泥处理中无害化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过滤系统(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通,所述箱体(51)上设有U形结构支架(52)和排尘口,所述U形结构支架(52)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上下移动的过滤模块(53),所述过滤模块(53)上固定连接有滑轮组件,所述U形结构支架(52)上固定安装有与智能电控装置(2)电连接的电机(54),所述电机(5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5),所述转轴(55)远离电机(54)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U形结构支架(52)上,所述转轴(55)上固定连接有与滑轮组件匹配的凸轮(56),位于所述过滤模块(53)顶部的箱体(51)内壁上设有抽风设备和过滤池结构,所述排尘口处设有一门板和倾斜设置且位于箱体(51)内部的排尘板(57)。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钱江,强雄召,王端祥,吴家骥,成振宏,毛协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旷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