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列世界第五,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肝细胞癌诊断的金标准为组织活检,然而该方法存在取样难、代表性不全、并发症等风险。肝细胞癌早期筛查主要依赖影像学方法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影像学方法较依赖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且灵敏度不够。AFP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仅有39–64%和76–91%,假阳性、假阴性率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无创的肝细胞癌诊断方法。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是指从肿瘤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是造成肿瘤扩散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与肝细胞的预后和恶性进展有关,因此检测肝细胞癌CTC可用于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监测,疗效评估等领域。目前基于亲和法分离肝细胞癌CTC的方法主要依赖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celladhesionmolec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构建捕获芯片,所述的捕获芯片包括两个处理单元,其中,每个处理单元包括:/n由多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微柱组成的微阵列、以及位于该三角形微阵列入口一侧的进样口和位于该三角形微阵列出口一侧的出样口;/n其中,微阵列的采用如下排布方式:Dc=1.4*G*(Δλ/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捕获芯片,所述的捕获芯片包括两个处理单元,其中,每个处理单元包括:
由多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微柱组成的微阵列、以及位于该三角形微阵列入口一侧的进样口和位于该三角形微阵列出口一侧的出样口;
其中,微阵列的采用如下排布方式:Dc=1.4*G*(Δλ/λ)0.48,其中G指微柱间的水平间距,λ为同一列中两微柱中心的距离,Δλ指同一行中第二个三角形相对于第一个三角形的侧向偏移值,Dc为微流控整体临界尺寸;
第一处理单元的微阵列上修饰有设有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抗体,第二处理单元的微阵列设有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抗体;
2)样品分别从两个处理单元的入口进入,并从出口流出;
3)对两个处理单元捕获后的循环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染色法鉴定上皮表型与非上皮表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G为38-50μm,λ为110-130μm,Δλ为2-5μm,Dc为11-13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在每个处理单元的流速为0.5-0.7mL/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在每个处理单元的流速为0.6m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表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免疫染色方法为,使用DAPI作为细胞核染料,ASGPR鉴定肝细胞癌CTC,EpCAM鉴定上皮型肝细胞癌CTC,CD45作为白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勇,朱琳,林慧彬,万霜,陈小锋,宋彦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