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检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37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检修的装置,包括一个至少由两个刚性段24a,24b构成的铰接臂,它们绕轴线(A)互相铰接,以及通过两个曲柄28a,28b分别安装在铰接臂两端的两个平板30a,30b,每个曲柄可绕互相垂直的轴线(B、C)作两种转动,其中轴线(B)平行于轴线(A),轴线(C)垂直于相应平板的表面31a,31b。每个平板有能与热交换器的集管板12的管口20a相接合的固紧件32和一个安装检修工具的支架34。(*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修装置,该装置能钩住或紧固在装备于核反应堆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的管口,并可在上述集管板上移动,以便在热交换器的管子端部或其他够得着的部位采用适当的检修工具对管子内部进行诸如检查、检验和维修之类的检修工作。现有的检修装置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检修装置(详见法国专利FR-A-2309314)含有可在蒸汽锅炉的集管板上移动的活动装置。这种装置(称为十字臂spiders)有一个主体,该主体分成两部分,它们可在平行于集管板的两个正交方向彼此相对移动。该装置主体的每一部分都带有可与集管板的管口接合的固紧机构。该机构可沿垂直于集管板的方向移动,以便使携带它的部件发生移动。属于第一类的检修装置有若干缺点。具体说来,该装置的结构只限于在两个规定的方向上发生移动,并且每步移动要与管口网络的间距相对应。一旦网络的间距改变就必须采用另一种型号的检修装置,并且,如果管口的排列不符合两个规定方向时,这类检修装置就不能用。此外,当管口堵塞或空缺时,这种有限的位移可能性就使其无法进入某些管子。这种活动式检修装置还有一个缺点,即通常必须靠人工将它们送入热交换器,这种操作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很难进行的,因为考虑到热交换器内有放射性。另外,如果想借助于辅助机构来送入或取出这类检修装置,那么这种辅助装置将会相当复杂且难于使用,所以实践中至今未被采用。最后,当机器正在运转时,无法使用这种装置进行检修工作。第二类现有的检修装置带有一固定在集管板上准确指定点的锚块,以便确定一个固定点,铰链连接臂或非铰链连接臂从该固定点起延伸,连接臂的自由端支承有检修工具。这种装置可详见西屋电气公司的“ROSA”遥控机械手。这类检装置一般比活动式装置有较大的使用灵活性,并且特别适用于集管板的管口按不同网络形式排列的情况,其中有些管口还可能是堵塞或空缺的。但是,同活动式装置一样,这类检修装置也只能在所有部件都不动并相对于集管板精确定位时才能进行检修工作。此外,该类装置也要靠人工送入热交换器内。最后,由于用作固定点的锚块要压在放置该检修装置的热交换器腔室底板上,故不同腔室尺寸的热交换器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检修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的检修装置,这种装置的新颖而特别简单的设计使它具有现有技术中的活动式检修装置和固定式检修装置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活动式检修装置,它可用于可能具有堵塞管口而且管口按任意网络形式排列的集管板,而与使用该装置的热交换器腔室的尺寸无关。此外,这种装置还可在远距离的工作台上操纵其进入和退出,并且可在任何时候,即使在机器正在运转时,都可进行检修工作。按照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一种检修装置来达到上述目的,这种装置可固定在热交换器的集管板的管口并可在上述集管板上移动,该装置包括一个至少由两个刚性段通过形成第一轴线的铰链互相连接而成的铰接臂;两个安装在铰接臂两端并各有两个绕相互垂直的第二和第三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的曲柄;两个分别由每个曲柄支承的,并各自带有用于安装至少一种检修工具的机构和可与集管板的管口接合的固紧机构的平板;以及能操纵绕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转动的动力装置。显然,按此法设计的装置具有可用来适应各种管口排列网络形式的自由度。而且,可以是在其中的一个平板处进行检修工作(其固紧机构与集管板的管口接合),而另一个平板则在移动。当移动时间远远短于检修操作所需的时间时,就可以同时进行两项检修操作,这就比现有技术的装置更能赢得宝贵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检修装置也可适用于集管板带有堵塞或不通的管子的场合,而这种情况无法采用现有的检修装置进行检修操作。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曲柄的自由度可使平板固定在其他的位置上。如果还不能固紧的话,则可以利用与携带着进行检修的检修工具的平板相对的另一平板固定于集管板上的固定点装置的方式进行检修操作。极其合理的是,第一轴线垂直于每个刚性段的纵向轴线,而每条第二轴线则平行于上述的第一轴线。由于平板有一个能够压在集管板上的平面,故每条第三轴线垂直于含有该第三轴线的曲柄所支承的平板的平面。为了能远距离操纵该检修装置进入和退出热交换器,铰接臂的最大长度最好能保证当一个平板的固紧机构与集管板的管口接合时,另一个平板能位于热交换器外壳上的检修口内或热交换器之外。在此情况下,检修装置也包括一个带有可与平板的固紧机构相配合的孔眼的平台,以及可使该平台在相对地远离热交换器的底部位置与检修口前方并邻近热交换器外壳处的上部位置之间移动的提升机构。为了使检修装置具有可适应热交换器集管板上的管口排列网络形式的通用特性,平板最好采用可拆卸的固紧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曲柄上。下面结合附图较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检修装置进入蒸汽锅炉的水箱内的侧视图;图2是悬吊在蒸汽锅炉集管板上的图1所示的检修装置的底视图;图3是联接图1和图2中检修装置铰接臂的两个刚性段的联接机构的剖面放大图;图4是与图3相当的剖面图,示出了两个刚性段的可拆卸式联接机构,它与连接两个刚性段的铰链相联;图5是图4中可拆式联接机构的局部侧面剖视图;图6是一个局部侧面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铰接臂的每一刚性段自由端的曲柄和平板;图7是从图6所示的平板的底部而视的局部剖面图。图1示出了核反应堆的蒸汽锅炉的下部,本专利技术的检修装置可以在其中使用。但是,必须指出,本专利技术的检修装置不限于这一用途,它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热交换器,如冷凝器等。示于图1的蒸汽锅炉的一部分包括一个具有垂直对称轴的外壳10,水平集管板12与外壳10连接,以便同外壳10的半球形底部构成一主腔室14(通常称为水箱)。腔室14由垂直隔板16分成入口区和出口区。外壳10的半球形下部有一个通常用检修门(未示出)关紧的检修口18,以供检修工人进入主腔室14的入口区和出口区。除此之外,还有一组倒U形管20与集管板12的管口20a相连接,连接的方法是,每根管子的相对的两端分别接通主腔室14的入口区和出口区。集管板12的管口20a呈网络状排列,其形状和间距可随上述蒸汽锅炉的类型而变化。按照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检修装置22可远距离地进行需要在蒸汽锅炉内做的全部工作。这些工作具体包括对管道20或该装置够得着的任何其他部位进行检查、检验和维修。必须注意,不应认为该装置仅限于上述应用,而是可用来进行任何需做的工作。检修装置22要固定在集管板12的管口20a。它还要在上述集管板12上移动,以便能进入集管板整个表面上的任一管口,不管管口20a组成的网络的形状和间距如何,也不管是否可能有堵塞或不通的管子或存在较大的障碍物。为了说明在没有人操作的情况下将检修装置22遥控引入蒸汽锅炉主腔室14的可能性,图1示出上述装置的三个不同位置Ⅰ、Ⅱ、Ⅲ,下面将加以说明。但是,首先参考图1和2简单说明一下检修装置22的结构。首先,检修装置22有一个由铰链26将两个刚性段24a,24b互相连接而成的铰接臂。沿刚性段24a,24b长度的大部分各有一条垂直于铰链26所形成的转动轴线A的纵向轴线。刚性段24a,24b的长度相同,它们的两端分别连到铰链26和曲柄28a,28b上。每一个曲柄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可绕平行于轴线A的轴线B和垂直于轴线B的轴线C转动。曲柄28a,28b各自支承具有平面31a,31b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固定在热交换器的集管板的管口并能在该集管板上移动的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两个刚性段通过具有第一轴线的铰链互相连接而成的铰接臂;两个分别安装在铰接臂两端并且各有两个可绕相互垂直的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的曲柄;两个分别装在每个曲柄上并且各自带有安装着至少一种检修工具的机构和可与集管板的管口相接合的固紧机构的平板;以及能操纵绕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克勒布热瓦
申请(专利权)人:互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