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33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内筒、驱动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电力系统,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从壳体的顶部向下延伸,容纳腔的顶部敞开,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内筒设置于容纳腔内,内筒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内筒用于容纳土石料;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容纳腔的底壁与内筒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内筒旋转,驱动轴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内筒及其内部容纳物的重量;加热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外侧,用于烘干内筒及其内部容纳物;驱动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电力系统电连接,以接受电力系统的电能。采用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测量土石料的含泥量,测量简单且准确,大大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及混凝土工程质量,建筑行业对建设用砂、卵石、碎石及砂砾石等含泥(石粉)量均有具体规定,该含量可统称为土石料含泥量。目前,对于土石料含泥量的检测,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测量计算:烘干——称重——浸泡——水洗——过筛——烘干——称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测量土石料含泥量的装置,所以,试验时需多次冲洗试样、烘干及称量,存在试验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费时费工、试验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不足,且难以满足需及时了解现场砂、石含泥(石粉)量时的时间要求。为此,亟待提供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以提高土石料含泥量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土石料含泥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从所述壳体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敞开,底部设置有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11)的顶部敞开,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6)和通风孔(17),所述排水孔(16)上设置截止阀,所述通风孔(17)设置有止水开关;/n内筒(20),所述内筒(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内筒(20)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内筒(20)用于容纳土石料;/n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31)穿过所述容纳腔(11)的底壁与所述内筒(2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所述内筒(20)旋转,所述驱动轴(31)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11)的顶部敞开,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6)和通风孔(17),所述排水孔(16)上设置截止阀,所述通风孔(17)设置有止水开关;
内筒(20),所述内筒(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内筒(20)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内筒(20)用于容纳土石料;
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31)穿过所述容纳腔(11)的底壁与所述内筒(2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所述内筒(20)旋转,所述驱动轴(31)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32),用于测量所述内筒(20)及其内部容纳物的重量;
加热装置(40),所述加热装置(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外侧,并与所述通风孔(17)连通,用于烘干所述内筒(20)及其内部容纳物;
电力系统,所述驱动装置(30)和所述加热装置(40)均与所述电力系统电连接,以接受所述电力系统输送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筒(20)内的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沿所述内筒(20)的侧壁设置,且与所述内筒(2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1)的网孔直径范围为0.07mm-0.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支架(12),所述导向支架(12)与所述内筒(20)配合,用于稳固所述内筒(20)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凤邢亮桂婞王治斌张守超刘晓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