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29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的集成测试系统,包括控制柜、警报灯、移动轮、柜门、合页、机械锁止机构、显示屏、输入键盘、工控机、电源接口、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散热扇、转接接口、电压信号线转接接口、动力线转接接口、温度信息号转接接口、警报灯控制模块、电源主机、铜排、试验台、试验桌、固定支架、箱体、标尺、箱体门、合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工控机、试验台等集成,可以提高大电流测试中的安全性,减少人员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常规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但近年来暴露出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使得消费者对安全使用电动汽车的信心大打折扣。和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充电时间方面的不足,也极大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目前行业内聚焦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以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电动汽车充电连接系统作为大电流的传输路径,其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评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只有经过更长周期、更严条件的检测评价,才能保证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针对充放电连接系统的电性能测试评价主要从温升、电压降、接触电阻、最大电流能力、耐久等方面开展,各项测试大多需要实时采集温度、电流、电压降等参数。目前,在国内相关检测机构中,一般将温度或电压与电流分开采集,并人工进行结果判定。这种测试方法不能同步测试并输出温度、电压和电流的数据、无法实时监控测试结果、不能自动化结果判定等。此外,由于测试电流较大,对测试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以提升大电流测试中的安全性,减少人员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包括试验台、转接接口、以及控制柜,所述转接接口的一端与试验台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连接,用于实现温度、电流、电压采集线路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工控机、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用于向工控机传输温度、电压、电流信息,所述工控机接收通讯模块输出的电压、温度和电流信息,同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多个电源主机,用于模拟不同的使用工况,输出各种复杂波形的电流电压曲线;所述电源模块通过铜排并联,达到多倍电流输出能力。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有柜门,柜门通过合页实现开合,同时控制柜上安装有机械锁止机构;所述机械锁止机构实现柜门的锁止和打开。进一步的,所述工控机内还设有警报灯控制模块,所述警报灯控制模块连接工控机,通过警报灯控制模块实现警报灯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内部上方还设有散热扇。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中部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输入键盘;所述显示屏用以实现人机交互;所述输入键盘用于输入对工控机的控制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下部的外侧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配电柜,对内部各模块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接口安装在控制柜下部的外侧,包括电压信号线转接接口、动力线转接接口、以及温度信息号转接接口,所述电压信号线转接口用于将试样电压信号线连接至电压采集模块,实现电压采集;所述温度信号线转接口用于将试样温度信号线连接至温度采集模块,实现温度采集;所述动力线转接口用于连接试样,实现供电。进一步的,所述试验台包括试验桌、固定支架、以及箱体,所述试验台中部外侧有开孔,试样信号线和动力线通过穿过此开孔与控制柜连接;所述试验桌用于支撑固定支架和箱体;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合页方式实现开合,所述固定支架还设有散热孔,所述固定支架两侧带有标尺;所述箱体包括箱体门、合页,所述箱体门通过合页方式实现开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能够模拟各类测试工况,输出复杂电流波形,满足不同测试需求;(2)减少了人员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能够实时记录有效数据,便于建立测试数据库,对产品做出正确评价;(4)能够对结果进行自动判定,节省人力,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5)具有隔离装置和自动监控保护功能,防止样品损坏、人员伤害。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柜;2-警报灯;3-移动轮;4-柜门;5-合页;6-机械锁止机构;7-显示屏;8-输入键盘;9-工控机;10-电源接口;11-电流采集模块;12-电压采集模块;13-温度采集模块;14-通讯模块;15-电源模块;16-散热扇;17-转接接口;18-电压信号线转接接口;19-动力线转接接口;20-温度信息号转接接口;21-警报灯控制模块;22-电源主机;23-铜排;24-试验台;25-试验桌;26-固定支架;27-箱体;28-标尺;29-箱体门;30-合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的集成测试系统,包括控制柜1、警报灯2、移动轮3、柜门4、合页5、机械锁止机构6、显示屏7、输入键盘8、工控机9、电源接口10、电流采集模块11、电压采集模块12、温度采集模块13、通讯模块14、电源模块15、散热扇16、转接接口17、电压信号线转接接口18、动力线转接接口19、温度信息号转接接口20、警报灯控制模块21、电源主机22、铜排23、试验台24、试验桌25、固定支架26、箱体27、标尺28、箱体门29、合页30。所述控制柜1顶部安装有警报灯2,警报灯2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转接接口、以及控制柜,所述转接接口的一端与试验台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连接,用于实现温度、电流、电压采集线路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转接接口、以及控制柜,所述转接接口的一端与试验台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连接,用于实现温度、电流、电压采集线路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工控机、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用于向工控机传输温度、电压、电流信息,所述工控机接收通讯模块输出的电压、温度和电流信息,同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多个电源主机,用于模拟不同的使用工况,输出各种复杂波形的电流电压曲线;所述电源模块通过铜排并联,达到多倍电流输出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有柜门,柜门通过合页实现开合,同时控制柜上安装有机械锁止机构;所述机械锁止机构实现柜门的锁止和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内还设有警报灯控制模块,所述警报灯控制模块连接工控机,通过警报灯控制模块实现警报灯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连接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未倩倩王娇娇李晓陈赫石昊天李杨黄炘孔治国赵凌霄李川陈丽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