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28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室主体,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且喷淋室主体的前侧的底部连接有硅粉盛接装置,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前侧靠近硅粉盛接装置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喷淋室主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喷淋室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磁阀、扇叶、电机和扇叶罩壳,可以在喷淋室内注入一定量的尾气并对这一部分尾气进行充分的喷淋,使得尾气中的硅粉较为充分的与水混合,从而提高了该湿法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从目前国际太阳电池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为单晶硅、多晶硅、带状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多晶硅在层层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中混杂着许多成品或未成品的硅粉,若直接将这些尾气排放在大气中,不仅会浪费资源且还会污染环境。目前,用于多晶硅生产的回收装置通常采用湿法回收方式,指的是将尾气中的硅粉混合在水中并将这些混合着硅粉的水收集起来以将硅粉回收。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但是这些湿法回收装置普遍存在由于尾气在喷淋室内是不断流动的,注入喷淋室内的尾气还未完全与水混合在一起就从排气管排走,且不能方便的收集硅粉。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室主体,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且喷淋室主体的前侧的底部连接有硅粉盛接装置,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前侧靠近硅粉盛接装置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喷淋室主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喷淋室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所述第一水管远离喷淋室主体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所述出气管的外侧远离喷淋室主体的位置连接有风扇罩壳,所述风扇罩壳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电机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扇叶,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粉盛接装置包括盛接槽,所述盛接槽的前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盛接槽的底端设置有滤水板,所述盛接槽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滑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条与滑槽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盛接槽与喷淋室主体通过滑条和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的内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潜水泵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室主体的前侧的底部开设有方孔,所述盛接槽设置在方孔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磁阀、扇叶、电机和扇叶罩壳,可以在喷淋室内注入一定量的尾气并对这一部分尾气进行充分的喷淋,使得尾气中的硅粉较为充分的与水混合,从而提高了该湿法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实用性。2、通过滑条、滑槽、滤水板和盛接槽,可以方便的使混合着硅粉的水经滤水板分离,使得硅粉留在滤板上以方便人们将硅粉收集起来,从而提高了该湿法回收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中的水箱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中的喷淋室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中的风扇罩壳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中的硅粉盛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第一水管;3、进气管;4、电磁阀;5、出气管;6、风扇罩壳;7、控制器;8、喷淋室主体;9、硅粉盛接装置;10、支撑脚;11、潜水泵;12、喷淋头;13、第二水管;14、扇叶;15、电机安装座;16、电机;17、滑槽;91、滤水板;92、盛接槽;93、把手;94、滑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室主体8,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7,且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的底部连接有硅粉盛接装置9,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靠近硅粉盛接装置9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滑槽17,喷淋室主体8的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脚10,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3,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2,喷淋室主体8的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5,喷淋室主体8的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管13,第二水管13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2,第一水管2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一端连接有水箱1,水箱1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11,出气管5的外侧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位置连接有风扇罩壳6,风扇罩壳6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15,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远离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扇叶14,进气管3和出气管5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4。在图5中:硅粉盛接装置9包括盛接槽92,盛接槽92的前侧设置有把手93,盛接槽92的底端设置有滤水板91,盛接槽92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滑条94,从而在混合着硅粉的水落入盛接槽92内时,水可以从滤水板91上开设的滤眼流走,硅粉留在滤水板91上,在盛接槽92上积留较多的硅粉时,手持把手93,并通过滑槽17和滑条94将盛接槽92从喷淋室主体8内抽出,以将滤水板91上的硅粉收集起来。在图1中:滑条94与滑槽17的内侧相连接,盛接槽92与喷淋室主体8通过滑条94和滑槽17滑动连接,从而在盛接槽92上积留较多的硅粉时,可以手持把手93,并通过滑槽17和滑条94将盛接槽92从喷淋室主体8内抽出。在图2和3中:第一水管2的一端与潜水泵11相连接,第一水管2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13的内部相连接,从而潜水泵11可以将水箱1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2注入第二水管13内并从喷淋头12喷洒在喷淋室主体8内。在图1、2和4中:电机16、潜水泵11和电磁阀4均与控制器7电性相连,从而控制器7可以控制电机16、潜水泵11和电磁阀4工作。在图1中: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的底部开设有方孔,盛接槽92设置在方孔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该湿法回收装置回收混杂在尾气中的部分硅粉时,首先将进气管3与外接尾气排管相连接,打开进气管3上所连接的电磁阀4,以往喷淋室主体8内注入一定量的尾气,然后关闭进气管3上所连接的电磁阀4,打开潜水泵11,潜水泵11将水箱1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2注入第二水管13内并从喷淋头12喷洒在喷淋室主体8内,使得尾气中混杂的部分硅粉与水相混合并下落至盛接槽92上,在喷淋适当的时间后,打开出气管5上的电磁阀4以及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扇叶14转动,以将喷淋室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室主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7),且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的底部连接有硅粉盛接装置(9),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靠近硅粉盛接装置(9)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滑槽(17),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脚(10),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2),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5),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2),所述第一水管(2)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一端连接有水箱(1),所述水箱(1)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11),所述出气管(5)的外侧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位置连接有风扇罩壳(6),所述风扇罩壳(6)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15),所述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远离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扇叶(14),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5)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晶硅尾气中硅粉的湿法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室主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7),且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的底部连接有硅粉盛接装置(9),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前侧靠近硅粉盛接装置(9)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滑槽(17),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脚(10),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水管(2),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5),所述喷淋室主体(8)的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2),所述第一水管(2)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一端连接有水箱(1),所述水箱(1)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11),所述出气管(5)的外侧远离喷淋室主体(8)的位置连接有风扇罩壳(6),所述风扇罩壳(6)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15),所述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远离电机安装座(15)的一侧安装有扇叶(14),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5)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4)。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康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