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2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包括槽体组件、导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槽体组件用于接收压滤机滤液;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槽体组件配合设置;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固,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
技术介绍
箱式或板框压滤机过滤时,由于进料泵的压力,滤液会从滤室中渗漏,渗漏的滤液会滴落到卸下的压榨后的滤饼上,增加了滤饼含水率。此外,滤布经长期工作后,滤布的过滤孔会被物料中的小颗粒堵塞,影响过滤效率,为恢复工作效率,目前一般采用水洗刷滤布,洗涮滤布的水需要收集排出。现有压滤机一般是通过翻板装置来实现上述滤液或洗刷水的收集与排出,其不足之处是翻板机构复杂,调试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包括槽体组件、导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槽体组件用于接收压滤机滤液;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槽体组件配合设置;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所述的压滤机自动接液槽,还包括车轮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和槽体组件经车轮组件配合滑动相连;所述车轮组件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槽体组件上的车轮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机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齿轮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与齿条啮合、带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所述齿条经齿条固定座与槽体组件底端固连。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与电机相连的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的轮轴固连。所述槽体组件包括槽盒和设于槽盒底端的车轮组件。在槽盒底端设有支撑件,所述车轮组件经支撑件与槽盒相连。在车轮组件外侧的槽盒底端设有一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设于压滤机外部的排液管路相连。所述支撑件为方钢管,所述方钢管顶端与所述槽盒底端焊接相连,所述方钢管底端与所述车轮组件固连。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对应所述导轨组件设置的轮座,轮座上支撑设有车轮,所述车轮与导轨组件配合滑动。所述轮座经螺纹紧固件与槽体底端可拆卸相连。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至少一条导轨。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导轨相对设于所述槽体组件下方的两侧,在各导轨上方对应设有所述车轮组件。所述的压滤机自动接液槽,还包括设于导轨组件外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三角板或方形板。在靠近限位件的导轨组件端部设有一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经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槽体组件在动力组件驱动下的最大移动行程。避免碰触限位板。所述限位开关经一传感器座与所述导轨组件端部固连。所述导轨组件经地脚螺栓固定于基础地面上。上述压滤机自动接液槽设于滤饼收集区上方的基础地面上,具体为上述压滤机自动接液槽的导轨组件固定于滤饼收集区上方的基础地面上。这一设计与压滤机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收集压滤机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避免对滤饼造成淋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采用槽体组件、导轨组件、动力组件和车轮组件相结合的结构,配合现有箱式或板框压滤机使用,能够很好的收集压滤机过滤时渗漏的滤液及用于洗刷滤布的滤液,无需再调试翻板机构进行上述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的排出,有效阻止了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淋湿滤饼的问题,收集的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能够容易收集和排出。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固,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车轮组件与导轨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盒、1.1排液口、2车轮组件、2.1轮座、2.2车轮、2.3螺栓、3导轨组件、3.1限位板、4动力组件、4.1驱动电机、4.2减速机、4.3齿轮、4.4齿条、4.5齿条固定座、5限位开关、6滤板、7滤饼收集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所示,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的导轨组件固定于滤饼收集区7上方的基础地面上、滤板6下方,与压滤机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收集压滤机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避免对滤饼造成淋湿。具体的,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包括用于接收压滤机滤液的槽盒1,所述槽盒为不锈钢钢板盒,在槽盒底端面的两侧均设有两前后相对设设置的两方钢管,方钢管顶端与所述槽盒底面焊接相连,方钢管底端与一车轮组件2相连;所述车轮组件包括与方钢管底端相连的轮座2.1,轮座上支撑设有车轮2.2,轮座通过螺栓2.3与方钢管底端可拆卸相连;在槽盒1下方设有导轨组件3,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导轨,导轨采用轻轨,轴向定靠车轮挡边定位,导轨与槽盒底面每一侧的两车轮配合设置,在各导轨的外端设有一限位板3.1,所述限位板用于阻止车轮组件移动出导轨。所述车轮组件经动力组件4带动槽盒沿导轨移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1和减速机4.2,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一齿轮4.3的轮轴固连,在槽盒1底端对应所述齿轮设有一齿条4.4,所述齿条经齿条固定座4.5与槽盒底端面相连。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槽盒底端的车轮在导轨内滑动,带动槽盒移动至压滤机滤板6下方或离开滤板6下方。为了避免车轮移出导轨,在两导轨的两外端均设置了限位板3.1,限位板为三角形挡板;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车轮移动过程中碰触到限位板,对限位板造成冲击和损坏,在限位板的内侧的导轨上还设置了限位开关5,限位开关5为一接近开关,通过限位开关的设置,车轮在移动至限位开关位置即不再继续移动,具体是通过与驱动电机和限位开关分别相连的控制器实现控制,保证了使用的安全和稳定。通过在槽盒底端设置排液口1.1,方便与外部排液管连接,将槽盒收集的渗漏滤液和洗布清洗液及时排出。使用时,该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安装在压滤机滤板6下面,压滤机过滤开始时,驱动电机转动,齿轮驱动齿条,槽盒移动到滤板6下面,接触到接近开关后,驱动电机制动,槽盒停止移动,收集渗漏的滤液并由排液口输出到规定位置;过滤完成后,驱动电机反转,槽盒沿导轨回退,触到导轨另一端的起点接近开关,驱动电机再次制动,压滤机卸饼,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组件、导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槽体组件用于接收压滤机滤液;所述导轨组件与槽体组件配合设置;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n车轮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和槽体组件经车轮组件配合滑动相连;所述车轮组件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槽体组件上的车轮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n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机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齿轮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与齿条啮合、带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n所述槽体组件包括槽盒和设于槽盒底端的车轮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组件、导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槽体组件用于接收压滤机滤液;所述导轨组件与槽体组件配合设置;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
车轮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和槽体组件经车轮组件配合滑动相连;所述车轮组件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槽体组件上的车轮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
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机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槽体组件底端,所述齿轮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与齿条啮合、带动槽体组件沿导轨组件移动;
所述槽体组件包括槽盒和设于槽盒底端的车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自动接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对应所述导轨组件设置的轮座,轮座上支撑设有车轮,所述车轮与导轨组件配合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魁魏希刚孙凤花张朋李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