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农小珍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7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包括足套、固定套和支撑垫,所述足套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防脱带、第三通孔和第一弹力带,一侧设置有拉链结构,内侧设置有三个内袋,所述内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按摩球;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锁扣和第一通孔,与所述防脱带紧密相连;所述支撑垫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弹力带,且与所述足套底部通过魔术贴紧密相连;所述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用于将锻炼装置固定在腿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术后卧床患者腿部具有较好的锻炼作用,此外,本锻炼装置的内袋中可放置预防静脉血栓的中药包或热敷包,对腿部具有药敷、热敷和按摩作用,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术后久卧病床,容易引起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导致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的发病部位大多位于下肢,下肢静脉血栓是静脉血栓中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构成后综合征、肺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术后对下肢进行人工按摩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病情,然而这种方法护理工作量大,耗时费力。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锻炼装置,具有按摩、加热、锻炼等功能。然而,现有的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锻炼装置一般以锻炼、按摩为主,功能较单一,下肢缺乏主动运动,且不具备药敷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包括足套、固定套和支撑垫,所述足套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防脱带、第三通孔和第一弹力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套(1)、固定套(2)和支撑垫(3),所述足套(1)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防脱带(12)、第三通孔(13)和第一弹力带(6),一侧设置有拉链头(7)和拉链齿(8)组成的拉链结构,内侧设置有三个内袋(14),所述内袋(14)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按摩球(15);所述固定套(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13)相对应的第一通孔(5),与所述第一弹力带(6)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3)和第一通孔(5),将所述防脱带(12)与所述固定套(2)紧密相连;所述支撑垫(3)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0)和第二弹力带(11),且与所述足套(1)底部通过魔术贴(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套(1)、固定套(2)和支撑垫(3),所述足套(1)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防脱带(12)、第三通孔(13)和第一弹力带(6),一侧设置有拉链头(7)和拉链齿(8)组成的拉链结构,内侧设置有三个内袋(14),所述内袋(14)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按摩球(15);所述固定套(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13)相对应的第一通孔(5),与所述第一弹力带(6)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3)和第一通孔(5),将所述防脱带(12)与所述固定套(2)紧密相连;所述支撑垫(3)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0)和第二弹力带(11),且与所述足套(1)底部通过魔术贴(9)紧密相连,所述第二弹力带(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小珍
申请(专利权)人:农小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